一种可精准施肥的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93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精准施肥的施肥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加料管,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的左端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精准施肥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农业耕作,农户根据经验和田块面积施肥,没有考虑种植密度、耕作制度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采用手工撒肥,不仅施肥不精确,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抛撒不均匀,下肥量凭经验控制,肥料利用率低,作物产量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精准施肥的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施肥
,具体为一种可精准施肥的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作物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施肥,以帮助农作物生长,传统的农业耕作,农户根据经验和田块面积施肥,没有考虑种植密度、耕作制度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采用手工撒肥,不仅施肥不精确,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抛撒不均匀,下肥量凭经验控制,肥料利用率低,作物产量和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准施肥的施肥装置,具备精准施肥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农业耕作,农户根据经验和田块面积施肥,没有考虑种植密度、耕作制度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采用手工撒肥,不仅施肥不精确,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抛撒不均匀,下肥量凭经验控制,肥料利用率低,作物产量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精准施肥的施肥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加料管,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精准施肥的施肥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加料管(3),所述壳体(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转轴的左端贯穿至壳体(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横杆(5),所述横杆(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6),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7),所述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方管(8),所述方管(8)的底部贯穿矩形孔(7)的内腔并固定连通有筒体(9),所述支撑板(1)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1),所述电动伸缩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精准施肥的施肥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加料管(3),所述壳体(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转轴的左端贯穿至壳体(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横杆(5),所述横杆(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6),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7),所述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方管(8),所述方管(8)的底部贯穿矩形孔(7)的内腔并固定连通有筒体(9),所述支撑板(1)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1),所述电动伸缩杆(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远离电动伸缩杆(11)的一侧贯穿至方管(8)的内腔,所述筒体(9)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转杆(13),所述转杆(13)的左端贯穿至筒体(9)的内腔,所述转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形桶(14),所述转杆(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筒体(9)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孔(16),所述支撑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相对的一侧贯穿设置有长杆(18),所述长杆(18)的两端均贯穿连接板(17)并延伸至连接板(17)的外部,所述长杆(18)表面的右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19),所述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9)啮合,所述长杆(1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车轮(20),所述支撑板(1)底部后侧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锋李秀艳张大伟崔菲菲陶姝宇张立明李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丰恒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