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916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装置,包括滴灌管和密封盖体,所述滴灌管内开设有D形滴灌通道,所述滴灌管上还开设有恒压槽、齿形流动限制槽、滴灌槽和虹吸补偿槽,所述压力平衡隔板一侧开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虹吸补偿槽远离滴灌槽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对挤压弹簧,所述虹吸平衡孔与D形滴灌通道内设置的虹吸平衡球连通,所述虹吸平衡球内灌注有清水;所述一级套筒活动插设在密封套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柔性压力膜在压力作用下扩张配合齿形流动限制槽从而保证滴灌孔的流速,同时在灌溉时,打开滴灌槽,停止灌溉时关闭滴灌槽,并通过虹吸平衡球的体积膨胀补偿虹吸的体积,有效防止滴定管液体倒灌从而导致的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缺水大国,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121位,所以发展精准滴灌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滴灌水肥一体化施肥是一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但是滴灌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诸如容易堵塞、盐分积累烧苗和限制根系发展等缺点。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1613626.5”的一种小流量滴灌灌水器及滴灌设备,该滴灌灌水器包括进水腔和出水腔,该进水腔包括进水口和流道,该流道与该进水口连通,该流道为锯齿形流道;该出水腔包括第一出水口,该第一出水口与该流道连通;该锯齿形流道的锯齿高度为0.90mm,锯齿间距为1.14mm,流道宽度为0.55mm,流道深度为0.58mm,锯齿角度为30°,该锯齿形流道的任意相对两个齿的齿尖平齐,上述滴灌灌水器的流量可以低达0.6L/h,解决了如何进一步减少滴灌灌水器的灌水流量的问题,上述滴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装置,包括滴灌管(1)和密封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1)内开设有D形滴灌通道(3),所述滴灌管(1)上还开设有恒压槽(4)、齿形流动限制槽(5)、滴灌槽(6)和虹吸补偿槽(7),所述恒压槽(4)顶部与D形滴灌通道(3)连通,所述恒压槽(4)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压力平衡隔板(29)和水流通道板(8),所述压力平衡隔板(29)一侧开设有水流通道(9),所述水流通道板(8)上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上部的压力平衡隔板(29)上安装有柔性压力膜(11),所述水流通道板(8)底部的恒压槽(4)内开设有与齿形流动限制槽(5)连通的通道,所述齿形流动限制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装置,包括滴灌管(1)和密封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1)内开设有D形滴灌通道(3),所述滴灌管(1)上还开设有恒压槽(4)、齿形流动限制槽(5)、滴灌槽(6)和虹吸补偿槽(7),所述恒压槽(4)顶部与D形滴灌通道(3)连通,所述恒压槽(4)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压力平衡隔板(29)和水流通道板(8),所述压力平衡隔板(29)一侧开设有水流通道(9),所述水流通道板(8)上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上部的压力平衡隔板(29)上安装有柔性压力膜(11),所述水流通道板(8)底部的恒压槽(4)内开设有与齿形流动限制槽(5)连通的通道,所述齿形流动限制槽(5)远离恒压槽(4)一端通过通道与滴灌槽(6)连通;
所述虹吸补偿槽(7)远离滴灌槽(6)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对挤压弹簧(12),所述挤压弹簧(1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管(13)的固定板(14)上,所述伸缩管(13)另一侧的固定板(14)上开设有虹吸平衡孔(15),所述虹吸平衡孔(15)与D形滴灌通道(3)内设置的虹吸平衡球(16)连通,所述虹吸平衡球(16)内灌注有清水;
与挤压弹簧(12)连接的所述固定板(14)上还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富仓孟凡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益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