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盒子及物联网智能盒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880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盒子及物联网智能盒子,属于智能盒子技术领域。该一种智能盒子,包括盒体、降温组件和功能模块组件。所述底盖和所述上盖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顶部,所述接口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所述换热管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散热部和所述第三散热部的端部。所述功能模块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功能模块,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部和所述第三散热部顶部。换热管吸收盒体内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有利于通过流动的空气带走换热管上的热量,进而降低盒体内的温度,在降温的同时不会造成灰尘污染盒体内的电子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盒子及物联网智能盒子
本技术涉及智能盒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盒子及物联网智能盒子。
技术介绍
智能盒子的概念兴起于智能平板电脑,随着智能的市场火爆,为智能盒子带来新的希望。虽然智能盒子的标准还没有出来,甚至对其概念认识还没有统一。根据相关研究,智能盒子的市场也正在热门起来。现有物联网智能盒子只注重配置如内存,处理器等的性能方面的加强,而不注重功能方面的加强,现有物联网智能盒子结构比较固定,功能比较单一,散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盒子及物联网智能盒子,旨在改善现有物联网智能盒子功能比较单一以及散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盒子,包括盒体、降温组件和功能模块组件。所述盒体包括壳体、底盖、上盖和接口组件,所述底盖和所述上盖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顶部,所述接口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换热管、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换热管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换热管包括呈U形分布且依次连接的第一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盒体(10),所述盒体(10)包括壳体(110)、底盖(120)、上盖(130)和接口组件,所述底盖(120)和所述上盖(130)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110)的底部和顶部,所述接口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10)侧壁;/n降温组件(30),所述降温组件(30)包括换热管、第一散热件(340)、第二散热件(350)、第一风扇(360)和第二风扇(370),所述换热管固定于所述壳体(110)内部,所述换热管包括呈U形分布且依次连接的第一散热部(310)、第二散热部(320)和第三散热部(330),所述第一散热件(340)和所述第二散热件(350)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10),所述盒体(10)包括壳体(110)、底盖(120)、上盖(130)和接口组件,所述底盖(120)和所述上盖(130)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110)的底部和顶部,所述接口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10)侧壁;
降温组件(30),所述降温组件(30)包括换热管、第一散热件(340)、第二散热件(350)、第一风扇(360)和第二风扇(370),所述换热管固定于所述壳体(110)内部,所述换热管包括呈U形分布且依次连接的第一散热部(310)、第二散热部(320)和第三散热部(330),所述第一散热件(340)和所述第二散热件(350)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部(310)和所述第三散热部(330)内,所述第一风扇(360)和所述第二风扇(370)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散热部(310)和所述第三散热部(330)的端部;
功能模块组件(40),所述功能模块组件(40)包括固定板(410)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410)顶部的功能模块(420),所述固定板(410)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部(310)和所述第三散热部(330)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盒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20),所述固定件(20)包括弯制呈Z型的第一段(210)、第二段(220)和第三段(230),所述第二段(220)的一侧连接有夹板(240),所述盒体(10)固定于所述第三段(230)和所述夹板(24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230)和所述上盖(130)接触,所述夹板(240)和所述底盖(120)接触,所述第一段(210)、第三段(230)和所述夹板(240)上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武晓王启中吴逸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意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