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490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设置于仪器仪表显示器外层玻璃表面,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基板,平行设置于外层玻璃表面,在第一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第一基板平面取向的光取向层;光取向层,在光取向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光学微结构用于使一束光线变成多束光线且向不同方向传播;液晶层,平行设置于光取向层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防眩膜的工作原理不同于传统防眩膜所基于的光散射原理,其利用所设计制作的人工微结构的光学衍射原理使入射的强光向不同方向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
技术介绍
仪器仪表显示器通常由高透明的玻璃作为近用户端的最外层封装,在强太阳光照射下由于玻璃反射会出现眩光现象,使操作者在该环境下很难看清仪器仪表显示器上的信息内容。常见的防眩膜是由膜内微小粒子或者粗糙光学表面引起的光散射,进而产生雾化效果,可以有效抑制眩光的产生,然而现有的防眩膜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设置于仪器仪表显示器外层玻璃表面,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基板,平行设置于外层玻璃表面,在第一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第一基板平面取向的光取向层;光取向层,在光取向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光学微结构用于使一束光线变成多束光线且向不同方向传播;液晶层,平行设置于光取向层的上表面。本技术公开的防眩膜的工作原理不同于传统防眩膜所基于的光散射原理,其利用所设计制作的人工微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设置于仪器仪表显示器外层玻璃表面,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n第一基板,平行设置于所述外层玻璃表面,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平面取向的光取向层;/n光取向层,在所述光取向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所述光学微结构用于使一束光线变成多束光线且向不同方向传播;/n液晶层,平行设置于所述光取向层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设置于仪器仪表显示器外层玻璃表面,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
第一基板,平行设置于所述外层玻璃表面,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平面取向的光取向层;
光取向层,在所述光取向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所述光学微结构用于使一束光线变成多束光线且向不同方向传播;
液晶层,平行设置于所述光取向层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的厚度为D,



其中,N为0或自然数,λ为需要防眩的可见光中心波长长度,(ne-no)为液晶双折射率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微结构可以为以下一种或多种结构:
二元光栅光学微结构、多元光栅光学微结构、偏振光栅光学微结构、短焦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基板,平行设置于所述液晶层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图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骁乾郑致刚黄文彬张新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