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导通测试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45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导通测试电路,包括调压器、高压变压器、保护电阻、二极管、开关S1、开关S2、开关S3、门极触发电源、被测晶闸管及其阻尼回路;调压器的一次侧和电源相连接,二次侧和高压变压器的一次侧相连接;高压变压器的二次侧正极与保护电阻、二极管、开关S1、被测晶闸管正极串联;高压变压器的二次侧负极与被测晶闸管的负极连接;阻尼回路、开关S3与被测晶闸管并联;被测晶闸管门极与开关S2和门极触发电源正极串联,门极触发电源负极连接在被测晶闸管的负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拆除晶闸管阻尼回路,晶闸管导通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对阻尼电容进行放电,降低了现场工作量,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导通测试电路
本技术涉及晶闸管,具体涉及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导通测试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LCC直流工程广泛采用晶闸管换流阀的技术方案,高压直流工程为12脉动换流阀,特高压直流工程为双12脉动换流阀,因此晶闸管成为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成为直流工程的重点监测和检修对象。晶闸管是使用寿命较长的电气设备,在直流工程环境下理论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在近年的直流工程检修过程中,各个直流工程均发现了一定的数量的性能下降晶闸管,运行时间比较久的直流工程的晶闸管性能下降问题尤其突出,甚至出现了晶闸管耐压降低导致多片晶闸管被击穿,直接引起直流闭锁事故。可见,在直流工程检修过程中对晶闸管性能进行测试是十分必要的。晶闸管的主要作用为换流,在触发脉冲出现的时刻及时导通,实现交直流的转换,若晶闸管导通不正常一方面影响电能质量,另一方面可能引起换相失败甚至直流闭锁。因此,晶闸管导通测试是晶闸管的重要测试项目。晶闸管的常规测试方法一般仅考虑了晶闸管本身,但在工程环境下晶闸管在安装在阀塔内部且与其阻尼回路并联,给晶闸管的导通测试造成了不利影响。将晶闸管取下阀塔进行测试的工作量较大,会严重影响复电时间,而晶闸管在阀塔上采用常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阻尼回路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另外测试过程中阻尼电容可能会进行充电,测试结束后需要进行放电。为此,晶闸管导通测试的具体实施应存在一定问题,如阻尼回路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测试结束后需要对阻尼电容放电等,因此有必要开发适用于晶闸管带阻尼回路工况下的导通测试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导通测试电路,可以使晶闸管带阻尼回路开展导通测试,不需解开阻尼回路和对阻尼电容放电,降低现场人员开展测试的工作量。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导通测试电路,包括调压器T1、高压变压器T2、保护电阻R1、二极管D1、开关S1、开关S2、开关S3、门极触发电源、被测晶闸管T、以及与被测晶闸管T并联的阻尼回路;调压器T1的一次侧和电源相连接,调压器T1的二次侧和高压变压器T2的一次侧相连接;高压变压器T2的二次侧正极经保护电阻R1与二极管D1正极连接,二极管D1负极与开关S1的一端连接,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在被测晶闸管T的正极上;高压变压器T2的二次侧负极与被测晶闸管T的负极连接;开关S3与被测晶闸管T并联,且位于开关S1与被测晶闸管T之间;被测晶闸管T的门极经开关S2与门极触发电源U的正极连接,门极触发电源U的负极连接在被测晶闸管T的负极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导通测试电路还包括与被测晶闸管T并联的电压表V,用于测量阻尼回路两端电压。进一步地,所述的被测晶闸管T的负极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进一步地,所述的开关S1、开关S2、开关S3的初状态为关断。本技术的导通测试电路,其测试步骤为:a.合上开关S1;b.调整调压器T1,使电压表V电压达到60%的晶闸管正向重复峰值电压;c.检测电压表V电压趋于稳定后,合上开关S2,对被测晶闸管T进行触发;d若电压表V降为0,则说明被测晶闸管T触发正常,依次断开开关S1、开关S2,测试结束;若电压表V未降为0,则说明被测晶闸管T未触发,合上开关S3,电压表V降为0后,依次断开开关S1、开关S2、开关S3,测试结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导通测试电路,首先对阻尼电容进行充电,通过晶闸管导通后阻尼回路电压的变化判断晶闸管是否导通,在不解开阻尼回路接线的情况下完成晶闸管导通测试,不需要拆除晶闸管阻尼回路,晶闸管导通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对阻尼电容进行放电,极大的降低了晶闸管现场导通测试的工作量,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导通测试电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导通测试电路,包括:调压器T1、高压变压器T2、保护电阻R1、二极管D1、开关S1、开关S2、开关S3、门极触发电源U、被测晶闸管T及其阻尼回路,图中,阻尼回路包括串联的阻尼电容C和阻尼电阻R。调压器T1的一次侧和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调压器T1的二次侧和高压变压器T2的一次侧相连接,调压器T1通过一个在同一铁芯上自身短路的动线圈,沿铁芯上下移动,以改变另外两个匝数相等而反向串联的线圈的阻抗与电压分配,调节输出电压0-220kV至高压变压器T2的一次测。高压变压器T2的二次侧正极依次与保护电阻R1、二极管D1、开关S1串联,其中,二极管D1正极与保护电阻R1连接,二极管D1负极与开关S1连接,R1可取1000Ω,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在被测的被测晶闸管T的正极上,开关S1初状态为关断。当高压变压器T2一次侧施加交流电压时,通过交变磁场,高压变压器T2二次侧将感应出交流电压,两侧电压与线圈匝数成正比,高压变压器T2二次侧可输出的电压峰值应大于被测晶闸管出厂耐压水平。高压变压器T2的二次侧负极与被测晶闸管T的负极连接。被测晶闸管T的阻尼回路、开关S3与被测晶闸管T并联,且开关S3位于开关S1和被测晶闸管T之间,开关S3初状态为关断。被测晶闸管T的门极经开关S2与门极触发电源U的正极连接,门极触发电源U的负极连接在被测晶闸管T的负极上,开关S2初状态为关断,门极触发电源U需能满足被测晶闸管的触发条件。同时,被测晶闸管T的负极接地。此外,电路还包括与被测晶闸管T并联的电压表V,用于测量阻尼回路两端电压。本电路测试步骤为:a.合上开关S1,使阻尼电容C充电;b.调整调压器T1,使电压表V电压达到60%的晶闸管正向重复峰值电压,正向重复峰值电压为晶闸管的基本性能参数,如高肇直流晶闸管正向重复峰值电压为7.5kV,则本电路测试时使电压表V电压达到4.56kV;c.检测电压表V电压趋于稳定后,合上开关S2,对被测晶闸管T进行触发;d.若电压表V降为0,则说明被测晶闸管T触发正常,依次断开开关S1、开关S2,测试结束。若电压表V未降为0,则说明被测晶闸管T未触发,合上开关S3,电压表V降为0后,依次断开开关S1、开关S2、开关S3,测试结束。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导通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器T1、高压变压器T2、保护电阻R1、二极管D1、开关S1、开关S2、开关S3、门极触发电源U、被测晶闸管T、以及与被测晶闸管T并联的阻尼回路;/n调压器T1的一次侧和电源相连接,调压器T1的二次侧和高压变压器T2的一次侧相连接;高压变压器T2的二次侧正极经保护电阻R1与二极管D1正极连接,二极管D1负极与开关S1的一端连接,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在被测晶闸管T的正极上;高压变压器T2的二次侧负极与被测晶闸管T的负极连接;开关S3与被测晶闸管T并联,且位于开关S1与被测晶闸管T之间;被测晶闸管T的门极经开关S2与门极触发电源U的正极连接,门极触发电源U的负极连接在被测晶闸管T的负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导通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器T1、高压变压器T2、保护电阻R1、二极管D1、开关S1、开关S2、开关S3、门极触发电源U、被测晶闸管T、以及与被测晶闸管T并联的阻尼回路;
调压器T1的一次侧和电源相连接,调压器T1的二次侧和高压变压器T2的一次侧相连接;高压变压器T2的二次侧正极经保护电阻R1与二极管D1正极连接,二极管D1负极与开关S1的一端连接,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在被测晶闸管T的正极上;高压变压器T2的二次侧负极与被测晶闸管T的负极连接;开关S3与被测晶闸管T并联,且位于开关S1与被测晶闸管T之间;被测晶闸管T的门极经开关S2与门极触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霁阳彭光强何竞松李清王越杨李章允梁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