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原位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41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原位实验装置,包括浮球、筏笼、铅锤、连接管和取样管,该实验装置包括两套贝类养殖组合体,贝类养殖组合体通过浮球、若干筏笼和铅锤依次通过连接绳串联连接形成,两套贝类养殖组合体相对应的筏笼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取样管一端与连接管连通、另一端设有塞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开放水体中原位开展对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样品的收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重复利用,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原位实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贝类排氨率检测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原位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产渔业科学研究领域内,现有技术对于测定不同水层的水体中贝类排氨率还没有专门的原位实验装置。通常,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无法直接进行原位实验,往往通过间接采集不同水层水体样品或在实验室模拟状态下进行。由于野外水体状况受多因素影响很大,其分析结果与实际贝类在野外生理活动出入较大,出现偏差,导致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原位实验装置,能够实现在开放水体中原位开展对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样品的收集。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原位实验装置,包括浮球、筏笼、铅锤、连接管和取样管,该实验装置包括两套贝类养殖组合体,所述贝类养殖组合体通过浮球、若干筏笼和铅锤依次通过连接绳串联连接形成,两套贝类养殖组合体相对应的筏笼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取样管一端与连接管连通、另一端设有塞盖。所述筏笼的周向为实体结构、上下两侧面为筛网结构。所述连接管为T型三通管结构,所述取样管通过螺纹结构与连接管的中部支管连接。所述连接管分别与筏笼连通的端口设有筛网。所述贝类养殖组合体中筏笼的数量设置为3-7个。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多级筏笼分别对不同水层的贝类进行养殖,通过连接管将不同层级筏笼中的水体导入到相应的取样管中,从而能够实现在开放水体中原位开展对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样品的收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重复利用,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原位实验装置,包括浮球1、筏笼2、铅锤3、连接管4和取样管5。该实验装置包括两套贝类养殖组合体,贝类养殖组合体通过浮球1、五级筏笼2和铅锤3依次通过连接绳串联连接形成。筏笼2的周向为采用聚乙烯板制成的实体结构,上下两侧面为筛网结构,用于养殖不同水层的贝类,保证水体能自由从筏笼2上下通过,以保证贝类摄食的需要。两套贝类养殖组合体相对应的筏笼2之间通过连接管4连通,连接管4分别与筏笼2连通的端口设有筛网。接管4为聚乙烯材质的T型三通管结构,取样管5为聚乙烯管,一端通过螺纹结构与连接管4的中部支管连接,另一端设有塞盖,通过将塞盖打开能够将取样管5中收集的水体取出用于测定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进一步换算出不同水层贝类的排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原位实验装置,包括浮球(1)、筏笼(2)、铅锤(3)、连接管(4)和取样管(5),其特征在于:该实验装置包括两套贝类养殖组合体,所述贝类养殖组合体通过浮球(1)、若干筏笼(2)和铅锤(3)依次通过连接绳串联连接形成,两套贝类养殖组合体相对应的筏笼(2)之间通过连接管(4)连通,所述取样管(5)一端与连接管(4)连通、另一端设有塞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原位实验装置,包括浮球(1)、筏笼(2)、铅锤(3)、连接管(4)和取样管(5),其特征在于:该实验装置包括两套贝类养殖组合体,所述贝类养殖组合体通过浮球(1)、若干筏笼(2)和铅锤(3)依次通过连接绳串联连接形成,两套贝类养殖组合体相对应的筏笼(2)之间通过连接管(4)连通,所述取样管(5)一端与连接管(4)连通、另一端设有塞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水层贝类排氨率测定原位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筏笼(2)的周向为实体结构、上下两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隋延鸣蒋玫李子牛唐保军王帅杰曾梦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