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停车场的降温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16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停车场的降温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通风管道前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弹簧,所述通风管道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风机,所述通风管道内部远离过滤网一侧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出通风管道外侧安装在水泵上侧,所述水泵通过导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填埋在土层内部,所述循环管出水端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伸出通风管道与蓄水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蓄水池填埋在地下,夏季地下水温度较低,将冷水通过水泵导入循环管内部,在方通过风机带动空气流动,将冷空气导入车库内部,对车库内部进行通风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停车场的降温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降温通风设备
,具体为一种智慧停车场的降温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停车场是指建筑在地下用来停放各种大小机动车辆的建筑物,主要由停车间、通道、坡道或机械提升间、出入口、调车场地等组成,停车场内部在夏季时需要进行通风降温,避免停车场内部空气温度加高,产生异样的气味,现有的制冷方式一般是喷水的方式进行降温,喷水会导致停车场内部湿度较大,容易对车辆外部配件造成腐蚀。为此,提出一种智慧停车场的降温通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停车场的降温通风装置,将蓄水池填埋在地下,夏季地下水温度较低,将冷水通过水泵导入循环管内部,在方通过风机带动空气流动,将冷空气导入车库内部,对车库内部进行通风降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停车场的降温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在通风管道上下两端,所述通风管道前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焊接在过滤网内侧,所述弹簧另一端焊接在挡板上侧,所述挡板分别焊接在通风管道内部上下两侧,所述通风管道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通风管道内部,所述通风管道内部远离过滤网一侧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通风管道内部,所述循环管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出通风管道外侧安装在水泵上侧,所述水泵通过导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水泵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墙体上侧,所述蓄水池填埋在土层内部,所述循环管出水端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伸出通风管道与蓄水池连接。通风管道用于进行通风换气,固定板用于对通风管道进行安装,风机用于带动气流流动,过滤网用于对对进入通风管道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弹簧能够使得过滤网产生震动,使得附着在过滤网上侧的灰尘脱落,挡板用于固定弹簧,循环管用于进行水循环,出水管用于将循环管内部的水导出,进水管用于将水导入循环管内部,水泵用于带动水流动,蓄水池用于储存水。优选的,所述循环管上侧设置有多个导热板,且相邻导热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导热板焊接在循环管上侧。导热板使用的时铝铜合金制品,具有较好的导热性,通过冷水进行降温,增加冷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空气降温的效率。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道内侧设置有锥形孔板,所述锥形孔板四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通风管道内部,所述锥形孔板排布由多个锥形孔。空气穿过锥形孔板时,空气的流道将会变窄,气的速度将会提升,提高动力后的空气将会快速的充满停车场,提高停车场内部通风降温的效率。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侧设置有软金属垫,所述软金属垫焊接在固定板内侧。软金属垫的质地较为柔软,在安装通风管道时,软金属垫将会受压产生变形,对固定板与墙体衔接的更加的紧密,使得通风管道安装的更加的稳定。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道前端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焊接在通风管道前端位置。限位板用于限制过滤网的活动范围,避免在使用时过滤网脱离通风管道。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倾斜设置,所述过滤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过滤网倾斜设置,便于附着在过滤网上侧的灰尘通过重力的原因自行脱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蓄水池填埋在地下,夏季地下水温度较低,将冷水通过水泵导入循环管内部,在方通过风机带动空气流动,将冷空气导入车库内部,对车库内部进行通风降温;2、本技术,导热板使用的时铝铜合金制品,具有较好的导热性,通过冷水进行降温,增加冷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空气降温的效率;3、本技术,限位板用于限制过滤网的活动范围,避免在使用时过滤网脱离通风管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循环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通风管道;2、固定板;3、风机;4、过滤网;5、弹簧;6、挡板;7、锥形孔板;8、软金属垫;9、限位板;10、导热板;11、循环管;12、出水管;13、进水管;14、水泵;15、蓄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停车场的降温通风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通风管道1,通风管道1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焊接在通风管道1上下两端,通风管道1前端设置有过滤网4,过滤网4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弹簧5,弹簧5一端焊接在过滤网4内侧,弹簧5另一端焊接在挡板6上侧,挡板6分别焊接在通风管道1内部上下两侧,通风管道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风机3,风机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通风管道1内部,通风管道1内部远离过滤网4一侧设置有循环管11,循环管11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通风管道1内部,循环管11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伸出通风管道1外侧安装在水泵14上侧,水泵14通过导管与蓄水池15连接,水泵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墙体上侧,蓄水池15填埋在土层内部,循环管11出水端与出水管12连接,出水管12伸出通风管道1与蓄水池15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风管道1用于进行通风换气,固定板2用于对通风管道1进行安装,风机3用于带动气流流动,过滤网4用于对对进入通风管道1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弹簧5能够使得过滤网4产生震动,使得附着在过滤网4上侧的灰尘脱落,挡板6用于固定弹簧,循环管11用于进行水循环,出水管12用于将循环管11内部的水导出,进水管13用于将水导入循环管11内部,水泵14用于带动水流动,蓄水池15用于储存水。具体的,如图3所示,循环管11上侧设置有多个导热板10,且相邻导热板10之间的距离相等,导热板10焊接在循环管11上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热板10使用的时铝铜合金制品,具有较好的导热性,通过冷水进行降温,增加冷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空气降温的效率。具体的,如图2所示,通风管道1内侧设置有锥形孔板7,锥形孔板7四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通风管道1内部,锥形孔板7排布由多个锥形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空气穿过锥形孔板7时,空气的流道将会变窄,气的速度将会提升,提高动力后的空气将会快速的充满停车场,提高停车场内部通风降温的效率。具体的,如图2所示,固定板2内侧设置有软金属垫8,软金属垫8焊接在固定板2内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软金属垫8的质地较为柔软,在安装通风管道1时,软金属垫8将会受压产生变形,对固定板2与墙体衔接的更加的紧密,使得通风管道1安装的更加的稳定。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通风管道1前端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板9,限位板9焊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停车场的降温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道(1),所述通风管道(1)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焊接在通风管道(1)上下两端,所述通风管道(1)前端设置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焊接在过滤网(4)内侧,所述弹簧(5)另一端焊接在挡板(6)上侧,所述挡板(6)分别焊接在通风管道(1)内部上下两侧,所述通风管道(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风机(3),所述风机(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通风管道(1)内部,所述通风管道(1)内部远离过滤网(4)一侧设置有循环管(11),所述循环管(11)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通风管道(1)内部,所述循环管(11)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13),所述进水管(13)伸出通风管道(1)外侧安装在水泵(14)上侧,所述水泵(14)通过导管与蓄水池(15)连接,所述水泵(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墙体上侧,所述蓄水池(15)填埋在土层内部,所述循环管(11)出水端与出水管(12)连接,所述出水管(12)伸出通风管道(1)与蓄水池(1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停车场的降温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道(1),所述通风管道(1)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焊接在通风管道(1)上下两端,所述通风管道(1)前端设置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焊接在过滤网(4)内侧,所述弹簧(5)另一端焊接在挡板(6)上侧,所述挡板(6)分别焊接在通风管道(1)内部上下两侧,所述通风管道(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风机(3),所述风机(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通风管道(1)内部,所述通风管道(1)内部远离过滤网(4)一侧设置有循环管(11),所述循环管(11)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通风管道(1)内部,所述循环管(11)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13),所述进水管(13)伸出通风管道(1)外侧安装在水泵(14)上侧,所述水泵(14)通过导管与蓄水池(15)连接,所述水泵(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墙体上侧,所述蓄水池(15)填埋在土层内部,所述循环管(11)出水端与出水管(12)连接,所述出水管(12)伸出通风管道(1)与蓄水池(15)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海珂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雍华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