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412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定排扩容器、闪蒸装置、脱盐装置、水汽混合装置、除氧装置和补水装置,所述定排扩容器、闪蒸装置、脱盐装置顺次连通,所述脱盐装置通过第一连通管道与水汽混合装置上部相连通,水汽混合装置下部通过第二连通管道与除氧装置相连通,所述补水装置通过第三连通管道与水汽混合装置上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率高,通过对锅炉排出的热水进行闪蒸分离,将热水中的泛汽与其他废水进行分离处理,同时结合混合装置、除氧装置和补水装置,可以实现乏汽热能有效回收,提高了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属于热能回收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定期排污扩容器主要是将锅炉的定期污水降压扩容,定期排污水在较低压力下发生二次沸腾,得到一部分二次蒸汽,同时使排污水降温;二次蒸汽与排污水在定期排污扩容器内进行分离,分离出的蒸汽从上部的出口排出,排污水从下部的污水口排入地沟。目前,大多数电厂定排扩容器的二次蒸汽都是直接排入大气,在冬季,定排扩容器排空管直排大气,造成品质合格的闪蒸汽大量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冬季室外气温低,闪蒸汽在定排扩容器排空管外凝结变形,影响周边设备的安全;定排扩容后排出疏水直接排放到定排水箱,疏水温度较高,在定排扩容器水箱内再次扩容、闪蒸,闪蒸汽从定排扩容器水池的水泥盖密封不严的地方露出,影响周围的环境;导致锅炉房环境质量差;由于从定排扩容器排向大气的蒸汽具有较高的热值,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在工业生产中每套锅炉系统为了维持水质中的标准含盐量,都配备了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系统设备,当水质不合格时,将锅炉系统内等压下高温水由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排出锅炉系统,当系统排污时,面临着大量热能的浪费和相对较高质量的热水的浪费;另外一种锅炉辅机设备低位高压除氧器也和定期排污、连续排污一样,为了排除水中溶解氧,需要除氧器连续排除大量带压蒸汽和氧气的混合物,造成了大量的高压蒸汽热能和优质热水的浪费和环境的热污染。这部分被浪费的蒸汽称之为乏汽,乏汽是没有被污染的低温蒸汽,而现有工业生产中,对于乏汽没有很好的收能设备,多年来还是维持常规形式排放,大量热能的浪费就不可避免。对于定排扩容器乏汽浪费的情况,国内外出现了不少解决方法,中国专利CN206094989U公开了一种连定排乏汽收能装置,包括壳体和换热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壳体的另一侧从上至下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接,进水口与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该装置乏汽收能装置采用若干个蛇形盘管串联组成,属于间壁式换热,传热系数较直接换热更低,若为了保证乏汽回收份额,需要设计足够大的换热器面积,设备成本较高;而且水在蛇形管内流动,造成水侧阻力增大,需要额外增加水泵电耗,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乏汽热能有效回收的余热回收系统。一种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定排扩容器、闪蒸装置、脱盐装置、水汽混合装置、除氧装置和补水装置,所述定排扩容器、闪蒸装置、脱盐装置顺次连通,所述脱盐装置通过第一连通管道与水汽混合装置上部相连通,水汽混合装置下部通过第二连通管道与除氧装置相连通,所述补水装置通过第三连通管道与水汽混合装置上部相连通。本技术利用补水装置中的常温除盐水与低温蒸汽在水汽混合装置内充分混合从而提高进入除氧装置的除盐水温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通管道上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与水汽混合装置之间设有测温机构。测温机构的设置可以实时监测由水汽混合装置出来的除盐水(换热后的除盐水)温度,如果温度还未达到进入除氧器的温度时,则启动加热机构,除盐水通过加热机构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后进入除氧器,有效保证了进入除氧器的除盐水的温度,保证了除氧器的稳定运行。作为优选,所述脱盐装置还与盐水储箱相连通。经脱盐装置处理后的高含盐水可以存储在盐水储箱内以方便后续处理。作为优选,所述除氧装置包括除氧器、换热器和加热器,所述除氧器与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与加热器相连通,换热器与加热器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有测温装置,所述加热器与除氧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与补水装置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测温装置、加热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通。由于除氧器也会存在蒸汽排出而造成能源浪费的缺陷,本技术对除氧器部分也进行了乏汽热能回收,除氧器的乏汽进入换热器与补水装置进入换热器的除盐水换热后排出,测温装置实时检测换热后的除盐水的温度,将温度信号发给控制器,控制器将加热信号发给加热器,除盐水通过加热器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后进入除氧器。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乏汽热能回收效率,同时保证了除氧器的安全运行。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层以上的填料层。采用填料换热,降低设备的复杂性,在消耗较少能源的情况下,将乏汽中的余热进行回收。作为优选,所述水汽混合装置包括设置在上部的腔体,设置在中部的文丘里混合器,以及设置在下部的收集箱,所述第一连通管道的底端、第三连通管道的底端分别设置在上部腔体内;所述第二连通管道与下部收集箱相连通。通过文丘里混合器实现汽水的充分混合,将蒸汽热量换热给冷却除盐水,加热后的除盐水进入收集箱中,实现乏汽热量回收。作为优选,腔体内第一连通管道底端设有第一喷嘴,腔体内第三连通管道底端设有第二喷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二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三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三调节阀。通过调节阀不仅可以控制流量流速,而且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率高,通过对锅炉排出的热水进行闪蒸分离,将热水中的泛汽与其他废水进行分离处理,同时结合混合装置、除氧装置和补水装置,可以实现乏汽热能有效回收,提高了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水汽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除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定排扩容器1、闪蒸装置2、脱盐装置3、水汽混合装置4、除氧装置5和补水装置6,所述定排扩容器1、闪蒸装置2、脱盐装置3顺次连通,所述脱盐装置3通过第一连通管道7与水汽混合装置4上部相连通,水汽混合装置4下部通过第二连通管道8与除氧装置5相连通,所述补水装置6通过第三连通管道9与水汽混合装置4上部相连通。本技术利用补水装置中的常温除盐水与低温蒸汽在水汽混合装置内充分混合从而提高进入除氧装置的除盐水温度。所述除氧装置包括除氧器10、换热器11和加热器12,所述除氧器10与换热器11相连通,所述换热器11与加热器12相连通,换热器11与加热器12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有测温装置13,所述加热器12与除氧器10相连通;所述换热器11与补水装置6相连通;所述测温装置13、加热器12分别与控制器相连通。由于除氧器也会存在蒸汽排出而造成能源浪费的缺陷,本技术对除氧器部分也进行了乏汽热能回收,除氧器的乏汽进入换热器与补水装置进入换热器的除盐水换热后排出,测温装置实时检测换热后的除盐水的温度,将温度信号发给控制器,控制器将加热信号发给加热器,除盐水通过加热器加热到所需要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定排扩容器、闪蒸装置、脱盐装置、水汽混合装置、除氧装置和补水装置,所述定排扩容器、闪蒸装置、脱盐装置顺次连通,所述脱盐装置通过第一连通管道与水汽混合装置上部相连通,水汽混合装置下部通过第二连通管道与除氧装置相连通,所述补水装置通过第三连通管道与水汽混合装置上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定排扩容器、闪蒸装置、脱盐装置、水汽混合装置、除氧装置和补水装置,所述定排扩容器、闪蒸装置、脱盐装置顺次连通,所述脱盐装置通过第一连通管道与水汽混合装置上部相连通,水汽混合装置下部通过第二连通管道与除氧装置相连通,所述补水装置通过第三连通管道与水汽混合装置上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管道上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与水汽混合装置之间设有测温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盐装置还与盐水储箱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装置包括除氧器、换热器和加热器,所述除氧器与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与加热器相连通,换热器与加热器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有测温装置,所述加热器与除氧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与补水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石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用信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