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117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封装结构,包括底座、第一灯珠、第二灯珠、第一金属引脚、第二金属引脚、第三金属引脚和第四金属引脚,所述第一灯珠、第二灯珠并列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金属引脚和第二金属引脚分别安装于第一灯珠的两端,所述第三金属引脚和第四金属引脚分别安装于第二灯珠的两端,所述第一金属引脚和第三金属引脚的极性相反且通过第一导线电性连接,第二金属引脚和第四金属引脚的极性相反且通过第二导线电性连接;上述一种LED灯封装结构,通过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两条导线,即可分别控制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开启和关闭,使整个电路线路比较简单,接线比较容易,不易接错,提高了效率,保证了灯具外观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LED灯封装
,具体为一种LED灯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双色调光调色LED灯是一种常用照明灯具,它广泛应用在吊灯、吸顶灯、台灯、落地灯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单色温的灯具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因此诞生了双色、三色甚至更多色温的灯具。这就使布板走线更加复杂,生产工艺难度大大增加。目前,控制两种颜色的灯具开启或关闭通常就需要控制模块通过4跟导线进行控制;造成了接线多、容易接错、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多跟导线的交错相连也影响整个灯具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封装结构。一种LED灯封装结构,包括底座、第一灯珠、第二灯珠、第一金属引脚、第二金属引脚、第三金属引脚和第四金属引脚,所述第一灯珠、第二灯珠并列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金属引脚和第二金属引脚分别安装于第一灯珠的两端,所述第三金属引脚和第四金属引脚分别安装于第二灯珠的两端,所述第一金属引脚和第三金属引脚的极性相反且通过第一导线电性连接,第二金属引脚和第四金属引脚的极性相反且通过第二导线电性连接。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第一灯珠为冷光灯、第二灯珠为暖光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第一灯珠包括发光二极管D1,第二灯珠包括发光二极管D2。上述一种LED灯封装结构,通过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两条导线,即可分别控制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开启和关闭,使整个电路线路比较简单,接线比较容易,不易接错,提高了效率,保证了灯具外观的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LED灯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LED灯封装结构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LED灯封装结构的现有技术的四线接法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LED灯封装结构,包括底座10、第一灯珠、第二灯珠、第一金属引脚20、第二金属引脚30、第三金属引脚40和第四金属引脚50,所述第一灯珠、第二灯珠并列安装在底座10上,所述第一金属引脚20和第二金属30引脚分别安装于第一灯珠的两端,所述第三金属引脚40和第四金属引脚50分别安装于第二灯珠的两端,所述第一金属引脚20和第三金属引脚40的极性相反且通过第一导线电性连接,第二金属引脚30和第四金属引脚50的极性相反且通过第二导线电性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与控制电路的A端和B端电性连接,当控制电路A端发送高电平、B端发送低电平时,第一金属引脚20、第二金属引脚30导通,第一灯珠点亮,因为第一金属引脚20与第三金属引脚40的极性相反,第二金属引脚30和第四金属引脚50极性相反,所以第二灯珠处于不导通状态,第二灯珠不亮;当控制电路A端发送低电平、B端发送高电平时,第三金属引脚40、第四金属引脚50导通,第二灯珠点亮,因为第一金属引脚20与第三金属引脚40的极性相反,第二金属引脚30和第四金属引脚50极性相反,所以第一灯珠处于不导通状态,第一灯珠不亮。上述一种LED灯封装结构,通过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两条导线,即可分别控制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开启和关闭,使整个电路线路比较简单,接线比较容易,不易接错,提高了效率,保证了灯具外观的美观。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第一灯珠为冷光灯、第二灯珠为暖光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第一灯珠包括发光二极管D1,第二灯珠包括发光二极管D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灯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灯珠、第二灯珠、第一金属引脚、第二金属引脚、第三金属引脚和第四金属引脚,所述第一灯珠、第二灯珠并列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金属引脚和第二金属引脚分别安装于第一灯珠的两端,所述第三金属引脚和第四金属引脚分别安装于第二灯珠的两端,所述第一金属引脚和第三金属引脚的极性相反且通过第一导线电性连接,第二金属引脚和第四金属引脚的极性相反且通过第二导线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灯珠、第二灯珠、第一金属引脚、第二金属引脚、第三金属引脚和第四金属引脚,所述第一灯珠、第二灯珠并列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金属引脚和第二金属引脚分别安装于第一灯珠的两端,所述第三金属引脚和第四金属引脚分别安装于第二灯珠的两端,所述第一金属引脚和第三金属引脚的极性相反且通过第一导线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位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安规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