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03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橡胶类流量管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包括软管,所述软管外部固定安装有内胶层,内胶层外部固定安装有二层钢丝编织夹层,二层钢丝编织夹层外部固定安装有外胶层,外胶层外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层,保护层顶端固定安装有接头,接头外部套装有网套,所述保护层右侧与网套内侧壁之间活动安装有密封圈。该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解决了传统的软管裸露在外部,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在低压的环境下造成气管的损害以及影响其使用效果,同时供氧软管在接头处密封不严,造成气体泄漏,影响到航空供氧编织软管的使用,其防护性并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
本技术涉及橡胶类流量管路
,具体为一种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
技术介绍
航空供氧编织软管的管体柔软,表面光滑或呈条纹状,外胶层颜色有蓝色、红色,黄色,绿色或黑色,用于输送油类或气体用,橡胶的特性使管材拥有良好的耐侯性,夏季不软,冬天不硬,作业时得心应手,收放自如,良好的耐磨损性能,管材的材料及自身结构决定了管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减少磨损,重量轻,管材采用的是棉线或涤纶线编织粘合工艺,管材自身重量轻,降低工作时的劳累程度,同时也减轻磨损。目前市场上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传统的软管裸露在外部,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在低压的环境下造成气管的损害以及影响其使用效果,同时供氧软管在接头处密封不严,容易造成气体泄漏,影响到航空供氧编织软管的使用,其防护性并不高,故而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具备良好的耐侯性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软管裸露在外部,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在低压的环境下造成气管的损害以及影响其使用效果,同时供氧软管在接头处密封不严,造成气体泄漏,影响到航空供氧编织软管的使用,其防护性并不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防护性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包括软管,所述软管外部固定安装有内胶层,内胶层外部固定安装有二层钢丝编织夹层,二层钢丝编织夹层外部固定安装有外胶层,外胶层外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层,保护层顶端固定安装有接头,接头外部套装有网套,所述保护层右侧与网套内侧壁之间活动安装有密封圈,所述接头内部和网套顶端内部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通孔,网套右端活动安装有位于通孔内的螺栓,所述螺栓左端活动安装有位于网套左侧的螺帽;所述软管包括丁基橡胶层,丁基橡胶层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纯棉布层,第一纯棉布层外部固定安装有聚酯型层,聚酯型层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棉布层,第二棉布层外部固定安装有POD层。优选的,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与螺栓外部外螺纹相吻合的内螺纹,螺栓与接头和网套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内胶层为黑色EPDM混炼胶层,外胶层为SBR彩色混炼胶层编织而成。优选的,所述螺栓和螺帽均采用优质铜锻压而成。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与软管和网套的连接处均涂抹有密封胶。优选的,述内胶和外胶层外部均缠绕有PVC薄膜,所述POD层外部浸胶处理。(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通过设置接头,使得软管在使用时能够套接在网套内部,操作简单方便,同时配合密封圈、螺栓和螺帽的使用使得在连接处起到一个很好的密封作用,使得内部气体不会泄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密封防护性的作用,同时在软管外部设置有内胶层、二层钢丝编织夹层和保护层,增强了其抗压强度,起到了三重保护效果,使得软管能够在遭受外力时减少其损害程度,避免了气体的泄漏浪费,同时软管由多个防护层组成,通过设置有丁基橡胶层改变普通软管结构,增强其软体强度,增加管体挺性能力,确保软管达到预定用途,同时设置有聚酯型层在确保胶管柔软基础上增加管体挺性,以及设置有POD层采用浸胶方式,解决附着性能和软管外层纤维编织层摩擦断线问题,可对软管进行一定的防护,实现了提高软管实用性和防护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管、101丁基橡胶层、102第一纯棉布层、103聚酯型层、104第二棉布层、105POD层、2内胶层、3二层钢丝编织夹层、4外胶层、5保护层、6接头、7网套、8密封圈、9螺栓、10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包括软管1,软管1外部固定安装有内胶层2,内胶层2外部固定安装有二层钢丝编织夹层3,二层钢丝编织夹层3外部固定安装有外胶层4,内胶2和外胶层4外部均缠绕有PVC薄膜,所述POD层105外部浸胶处理,内胶层2为黑色EPDM混炼胶层,外胶层4为SBR彩色混炼胶层编织而成,外胶层4外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层5,保护层5顶端固定安装有接头6,接头6外部套装有网套7,保护层5右侧与网套7内侧壁之间活动安装有密封圈8,密封圈8与软管1和网套7的连接处均涂抹有密封胶,接头6内部和网套7顶端内部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通孔,网套7右端活动安装有位于通孔内的螺栓9,通孔内部设置有与螺栓9外部外螺纹相吻合的内螺纹,螺栓9与接头6和网套7螺纹连接,螺栓9左端活动安装有位于网套7左侧的螺帽10,螺栓9和螺帽10均采用优质铜锻压而成;软管1包括丁基橡胶层101,丁基橡胶层101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纯棉布层102,第一纯棉布层102外部固定安装有聚酯型层103,聚酯型层103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棉布层104,第二棉布层104外部固定安装有POD层105。综上所述,该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通过设置接头6,使得软管1在使用时能够套接在网套7内部,操作简单方便,同时配合密封圈8、螺栓9和螺帽10的使用使得在连接处起到一个很好的密封作用,使得内部气体不会泄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密封防护性的作用,同时在软管1外部设置有内胶层2、二层钢丝编织夹层3和保护层5,增强了其抗压强度,起到了三重保护效果,使得软管1能够在遭受外力时减少其损害程度,避免了气体的泄漏浪费,同时软管1由多个防护层组成,通过设置有丁基橡胶层101改变普通软管结构,增强其软体强度,增加管体挺性能力,确保软管1达到预定用途,同时设置有聚酯型层103在确保胶管1柔软基础上增加管体挺性,以及设置有POD层105采用浸胶方式,可防止外部棉布层和编织层等容易摩擦断线等问题出现,并提高了其附着性能,可对软管1进行一定的防护,实现了提高软管1实用性和防护性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包括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外部固定安装有内胶层(2),内胶层(2)外部固定安装有二层钢丝编织夹层(3),二层钢丝编织夹层(3)外部固定安装有外胶层(4),外胶层(4)外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层(5),保护层(5)顶端固定安装有接头(6),接头(6)外部套装有网套(7),所述保护层(5)右侧与网套(7)内侧壁之间活动安装有密封圈(8),所述接头(6)内部和网套(7)顶端内部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通孔,网套(7)右端活动安装有位于通孔内的螺栓(9),所述螺栓(9)左端活动安装有位于网套(7)左侧的螺帽(10);/n所述软管(1)包括丁基橡胶层(101),丁基橡胶层(101)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纯棉布层(102),第一纯棉布层(102)外部固定安装有聚酯型层(103),聚酯型层(103)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棉布层(104),第二棉布层(104)外部固定安装有POD层(1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种材料复合的航空供氧编织软管,包括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外部固定安装有内胶层(2),内胶层(2)外部固定安装有二层钢丝编织夹层(3),二层钢丝编织夹层(3)外部固定安装有外胶层(4),外胶层(4)外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层(5),保护层(5)顶端固定安装有接头(6),接头(6)外部套装有网套(7),所述保护层(5)右侧与网套(7)内侧壁之间活动安装有密封圈(8),所述接头(6)内部和网套(7)顶端内部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通孔,网套(7)右端活动安装有位于通孔内的螺栓(9),所述螺栓(9)左端活动安装有位于网套(7)左侧的螺帽(10);
所述软管(1)包括丁基橡胶层(101),丁基橡胶层(101)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纯棉布层(102),第一纯棉布层(102)外部固定安装有聚酯型层(103),聚酯型层(103)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棉布层(104),第二棉布层(104)外部固定安装有POD层(105)。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宇陈永彦袁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通易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