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路转换阀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00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路转换阀组,它由压紧螺钉、减磨片、弹簧压片、弹簧、控制阀片、控制阀座、密封垫组成;所述控制阀座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垫,控制阀座上安装有控制阀片、弹簧、弹簧压片、减磨片,使用压紧螺钉依次穿插过减磨片、弹簧压片、弹簧、控制阀片、控制阀座、密封垫固定在阀体上;它采用将新鲜气体直接引入麻醉蒸发装置后通过阀门切换实现气路的转换、通断,解决麻醉蒸发装置各气路在不同状态下的切换需求,替代复杂多连杆结构的打开方式提升产品安全性,解决产品运输或储存状态时麻醉气体压力堆积升高的释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路转换阀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可用于吸入麻醉剂的汽化蒸发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气路转换阀组。
技术介绍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麻醉蒸发装置通常分为新鲜气体通路、麻醉气体通路和混合气体通路。但目前基本采用多连杆机构打开旁通阀通路,以实现新鲜气体在打开刻度盘同时进入麻醉蒸发装置内,该种结构涉及多种传递机构异常复杂、故障率较高,易出现刻度盘打开而气路并未打开的故障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气路转换阀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路转换阀组,它由压紧螺钉、减磨片、弹簧压片、弹簧、控制阀片、控制阀座、密封垫组成;所述控制阀座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垫,控制阀座上安装有控制阀片、弹簧、弹簧压片、减磨片,使用压紧螺钉依次穿插过减磨片、弹簧压片、弹簧、控制阀片、控制阀座、密封垫固定在阀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螺钉由依次相连的前部凸台、中部凸台、后部凸台和大平头组成,前部凸台、中部凸台、后部凸台和大平头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前部凸台上设置有外螺纹,大平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内六角沉台;所述压紧螺钉的前部凸台上的外螺纹部拧旋在阀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压片包括圆形环台,圆形环台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圆孔,圆形环台的顶面一侧设置有圆柱销一,圆形环台的底面上另二侧设置有圆柱销二、圆柱销三。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片包括筒套,筒套的底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底座环台,底座环台的底面两侧对应设置有异形沉槽一、异形沉槽二,底座环台的底部中部设置有中心圆孔,筒套的顶面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U型槽一、U型槽二。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座包括圆形阀座,该圆形阀座的上端面按一定角度分布扇环形沉槽一、扇环形沉槽二、扇环形沉槽三、扇环形沉槽四、C形槽一、C形槽二、中心台阶孔、U形浅槽;该圆形阀座的底面分布U型沉槽三、E形沉槽一、E形沉槽二、D形沉槽一、D形沉槽二;其中:E形沉槽一两侧分别与扇环形沉槽一、扇环形沉槽四贯通,E形沉槽二两侧分别与扇环形沉槽二、扇环形沉槽三贯通,D形沉槽一与C形槽二贯通,D形沉槽二与C形槽一贯通。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垫包括圆形垫片,该圆形垫片的表面中部设置有中心圆孔,中心圆孔四周均匀设置有圆形孔一、圆形孔二、圆形孔三、圆形孔四,该圆形垫片一侧设置有U型缺口。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路转换阀组,它采用将新鲜气体直接引入麻醉蒸发装置后通过阀门切换实现气路的转换、通断,解决麻醉蒸发装置各气路在不同状态下的切换需求,替代复杂多连杆结构的打开方式提升产品安全性,解决产品运输或储存状态时麻醉气体压力堆积升高的释放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方向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方向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在阀体上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弹簧压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控制阀片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控制阀片的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控制阀座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控制阀座的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阀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压紧螺钉-1,减磨片-2,弹簧压片-3,弹簧-4,控制阀片-5,控制阀座-6,密封垫-7,阀体-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气路转换阀组,它由压紧螺钉1、减磨片2、弹簧压片3、弹簧4、控制阀片5、控制阀座6、密封垫7组成;所述控制阀座6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垫7,控制阀座6上安装有控制阀片5、弹簧4、弹簧压片3、减磨片2,使用压紧螺钉1依次穿插过减磨片2、弹簧压片3、弹簧4、控制阀片5、控制阀座6、密封垫7固定在阀体8上。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螺钉1由依次相连的前部凸台、中部凸台、后部凸台和大平头组成,前部凸台、中部凸台、后部凸台和大平头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前部凸台上设置有外螺纹,大平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内六角沉台;所述压紧螺钉1的前部凸台上的外螺纹部拧旋在阀体8内。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弹簧压片3包括圆形环台,圆形环台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圆孔31,圆形环台的顶面一侧设置有圆柱销一32,圆形环台的底面上另二侧设置有圆柱销二33、圆柱销三34。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所述控制阀片5包括筒套,筒套的底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底座环台,底座环台的底面两侧对应设置有异形沉槽一51、异形沉槽二52,底座环台的底部中部设置有中心圆孔53,筒套的顶面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U型槽一54、U型槽二55。进一步地,如图7-图8所示,所述控制阀座6包括圆形阀座,该圆形阀座的上端面按一定角度分布扇环形沉槽一601、扇环形沉槽二602、扇环形沉槽三605、扇环形沉槽四606、C形槽一603、C形槽二604、中心台阶孔607、U形浅槽608;该圆形阀座的底面分布U型沉槽三609、E形沉槽一610、E形沉槽二612、D形沉槽一611、D形沉槽二613;其中:E形沉槽一610两侧分别与扇环形沉槽一601、扇环形沉槽四606贯通,E形沉槽二612两侧分别与扇环形沉槽二602、扇环形沉槽三605贯通,D形沉槽一611与C形槽二604贯通,D形沉槽二613与C形槽一603贯通。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密封垫7包括圆形垫片,该圆形垫片的表面中部设置有中心圆孔,中心圆孔四周均匀设置有圆形孔一72、圆形孔二73、圆形孔三74、圆形孔四75,该圆形垫片一侧设置有U型缺口7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设计中,如图10所示,阀体8的顶面上四周设置有新鲜气体入口81、混合气体出口82、混合气体入口83、新鲜气体出口84,新鲜气体出口84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孔85,阀体8的顶面中部设置有中心孔86;其中:中心孔86下部为螺纹孔;新鲜气体入口81为外界新鲜气体进入口,混合气体出口82为混合气体通向麻醉机的气路孔,混合气体入口83为混合腔的气体通路出口,新鲜气体出口84为新鲜气体进入混合腔入口。本设计的压紧螺钉1的利用其前部凸台上的外螺纹,拧旋至阀体8内中心孔86中,(中心孔86下部为螺纹孔)。本设计中,压紧螺钉1穿过减磨片2、弹簧压片3的中心孔31、弹簧4、控制阀片5的中心孔53、控制阀座6的中心孔607、密封垫7中心孔后进入阀体8的中心孔86,螺纹端固定。由于中心孔86下部为螺纹孔,因此能够实现螺旋相连。其中:阀体8限位孔85处有圆柱销,该圆柱销突出表面,密封垫7的U形缺口71卡于圆柱销处,控制阀座6的U形沉槽三609卡于圆柱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路转换阀组,其特征在于:它由压紧螺钉、减磨片、弹簧压片、弹簧、控制阀片、控制阀座、密封垫组成;所述控制阀座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垫,控制阀座上安装有控制阀片、弹簧、弹簧压片、减磨片,使用压紧螺钉依次穿插过减磨片、弹簧压片、弹簧、控制阀片、控制阀座、密封垫固定在阀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路转换阀组,其特征在于:它由压紧螺钉、减磨片、弹簧压片、弹簧、控制阀片、控制阀座、密封垫组成;所述控制阀座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垫,控制阀座上安装有控制阀片、弹簧、弹簧压片、减磨片,使用压紧螺钉依次穿插过减磨片、弹簧压片、弹簧、控制阀片、控制阀座、密封垫固定在阀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路转换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钉由依次相连的前部凸台、中部凸台、后部凸台和大平头组成,前部凸台、中部凸台、后部凸台和大平头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前部凸台上设置有外螺纹,大平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内六角沉台;所述压紧螺钉的前部凸台上的外螺纹部拧旋在阀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路转换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压片包括圆形环台,圆形环台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圆孔,圆形环台的顶面一侧设置有圆柱销一,圆形环台的底面上另二侧设置有圆柱销二、圆柱销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路转换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毅安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