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墙固定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95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墙固定夹,包括主体、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的面盖、与所述主体相连接的背板以及与所述背板相连接的固定件;所述背板上设有条形安装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呈一体结构的连接部以及贯穿所述固定部和连接部的固定安装孔,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条形安装孔的宽度;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条形安装孔内部,其外径小于所述条形安装孔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墙固定夹,通过条形安装孔的设置,且固定件并未固定于所述背板上,可以在条形安装孔内部转动,安装方便快捷,降低安装劳动强度,节约安装成本,可以匹配各种不同的安装墙体,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墙固定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淋浴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上墙固定夹。
技术介绍
上墙固定夹用于将玻璃或陶瓷制品的结构固定于墙上,如玻璃墙、陶瓷屏风等,现有的上墙固定夹安装过程复杂,需要将玻璃放在石基上,在墙上画出上墙固定夹的位置,然后将上墙固定夹拆下来,并放在墙上进行定位,再画出钻孔的位置,进行钻孔安装,安装过程极为复杂,增加劳动强度,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无疑对节约安装成本是不利的。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安装过程简单的上墙固定夹,节约安装成本,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墙固定夹,安装过程简单,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安装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上墙固定夹,包括主体、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的面盖、与所述主体相连接的背板以及与所述背板相连接的固定件;所述背板上设有条形安装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呈一体结构的连接部以及贯穿所述固定部和连接部的固定安装孔,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条形安装孔的宽度;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条形安装孔内部,其外径小于所述条形安装孔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优选地,所述主体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背板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为贯穿所述主体的螺孔。优选地,所述主体的表面背向所述背板的一侧上设有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面盖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所述面盖套设于所述安装构件的表面。优选地,所述面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相匹配的面板连接孔;所述面板连接孔为盲孔,且为螺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面板连接孔。优选地,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背板安装孔,所述背板安装孔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相匹配,通过螺钉实现所述背板及主体之间的固定安装。优选地,玻璃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主体与玻璃之间以及背板与玻璃之间均设有软性垫片。优选地,用于连接所述背板及主体的螺钉依次贯穿背板、玻璃以及主体;该螺钉与玻璃之间还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该螺钉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上墙固定夹,安装方便快捷,降低安装劳动强度,节约安装成本,通过条形安装孔的设置,使得固定件可以在其内滑动,用以防止钻孔位置偏移,影响安装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固定件并未固定于所述背板上,可以在条形安装孔内部转动,用以匹配各种不同的安装墙体,便于安装。2、本技术提供的上墙固定夹,通过将面盖与主体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上墙固定夹表面被刮花后,用户只需要更换面盖即可,更换方便,且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上墙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上墙固定夹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上墙固定夹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上墙固定夹的面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上墙固定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上墙固定夹,包括主体1、与所述主体1可拆卸连接的面盖2、与所述主体1相连接的背板3以及与所述背板3相连接的固定件4;所述背板3上设有条形安装孔31;所述固定件4包括固定部41、与所述固定部41呈一体结构的连接部42以及贯穿所述固定部41和连接部42的固定安装孔43,所述固定部41的外径大于所述条形安装孔31的宽度;所述连接部42伸入所述条形安装孔31内部,其外径小于所述条形安装孔31的宽度。如图2所示,所述主体1用于配合所述背板3实现玻璃制品的固定,其形状及大小与所述背板3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为了实现其与所述面盖2和背板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所述第一连接孔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2均为贯穿所述主体1的螺孔,便于通过螺钉实现所述面盖与所述主体1以及背板3与所述主体1之间的连接。为了防止所述上墙固定夹表面不平整,影响上墙固定夹美观的同时,还容易碰伤用户或家具,所述主体1的表面背向所述背板的一侧上设有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面盖2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便于将所述面盖2套设于所述安装构件的表面,保证所述上墙固定夹美观的同时,使得上墙固定夹表面平整,不易刮伤用户或家具。如图4-5所示,所述面盖2套设于所述安装构件的表面,用于装饰所述主体1,其与所述主体1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的面盖,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具体的,所述面盖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相匹配的面板连接孔21,所述面板连接孔21为盲孔,且为螺孔,便于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11和面板连接孔21,实现所述面盖2与所述主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据统计,上墙固定夹的使用寿命一般较长,而使用时间过程,面盖2使用时间过程,表面就会变花,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官,很多用户就会选择更换上墙固定夹,然而,一般用户自己更换上墙固定夹比较困难,因为需要打孔等,本技术通过将面盖2与主体1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上墙固定夹表面被刮花后,用户只需要更换面盖2即可,更换方便,且节约成本。所述背板3与所述主体1相连接,其呈弯曲状,且弯曲成直角,为了实现所述固定件4的安装,所述背板3上设有条形安装孔31,所述条形安装孔31的宽度与所述固定件4相匹配,其长度大于其宽度,便于所述固定件4在所述条形安装孔31内部滑动,用以防止钻孔位置偏移,影响上墙固定夹的顺利安装。如图2和5所示,为了实现所述背板3与所述主体1之间的固定安装,所述背板3上还设置有背板安装孔32,所述背板安装孔32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相匹配,便于通过螺钉实现所述背板3及主体1之间的固定安装。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件4用于实现所述上墙固定夹与墙体之间的固定安装,其包括固定部41、与所述固定部41呈一体结构的连接部42以及贯穿所述固定部41和连接部42的固定安装孔43,所述固定部41的外径大于所述条形安装孔31的宽度;所述连接部42伸入所述条形安装孔31内部,其外径小于所述条形安装孔31的宽度。受墙体本身材料或安装条件的限制,如需要钻孔的位置已经固定有螺钉或内部安装有水管等,此时,就需要变换固定螺钉的安装方向或安装位置,对于传统的上墙固定夹而言,遇到这种情况就无法固定,本技术的所述固定部41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42的外径,且所述连接部42伸入所述条形安装孔31内部,固定件4并未固定于背板3上,故所述固定件4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在条形安装孔31内部转动,改变安装角度,还可以在条形安装孔31内部滑动,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墙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的面盖、与所述主体相连接的背板以及与所述背板相连接的固定件;/n所述背板上设有条形安装孔;/n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呈一体结构的连接部以及贯穿所述固定部和连接部的固定安装孔,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条形安装孔的宽度;/n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条形安装孔内部,其外径小于所述条形安装孔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墙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的面盖、与所述主体相连接的背板以及与所述背板相连接的固定件;
所述背板上设有条形安装孔;
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呈一体结构的连接部以及贯穿所述固定部和连接部的固定安装孔,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条形安装孔的宽度;
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条形安装孔内部,其外径小于所述条形安装孔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墙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墙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背板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为贯穿所述主体的螺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墙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表面背向所述背板的一侧上设有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面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振辉杨煜铭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