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履带行走式液压注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91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用履带行走式液压注浆泵,采用履带结构,方便其在煤矿井下自由行走;冷却箱采用双层冷却结构,预冷腔内通过循环弯折结构的冷却铜管进行初步冷却;再冷腔内采用垂直设置的铜管,再冷腔内充满循环冷却水,液压油在铜管内流过时可进一步释放剩余的热量,使液压油完全冷却,流入冷油汇聚腔后排出;在二位四通阀上设置换向回位机构,在回位簧的作用下能够保证导向杆在拉出后及时回复至原位,带动二位四通阀的阀芯恢复至原位,完成一次完成的换向,且导向杆与连接片之间采用拉簧结构的弹性软连接,能够避免导向杆滑动速度过快而对二位四通阀的阀芯造成伤害,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应用在煤矿注浆泵上效果非常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用履带行走式液压注浆泵
本技术涉及煤矿设备
,具体为一种煤矿用履带行走式液压注浆泵。
技术介绍
煤矿用液压注浆泵是利用压力,使易凝固的物质或混合料向岩层或土壤的裂缝和空腔中进行准确地注射,以达到减少渗水,固结岩层和土壤之目的。主要适用于含瓦斯煤矿、建井以及井下防水工程,也可用于隧道开凿与维护,修建水坝、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的基础处理和各类地下工程等。一方面,目前注浆泵的吸浆、排浆均采用液压油缸作为动力驱动,液压油缸需要通过二位四通阀实现往复式的运动,目前注浆泵上所使用的二位四通阀为需要外力的手动换向阀,其在使用过程中配合液压油缸能够将二位四通阀的阀芯拉出,完成二位四通阀的换向,但是二位四通阀的阀芯回位过程往往无法很好的完成,对循环换向造成卡顿;另一方面,目前注浆泵在吸浆、排浆过程中需要液压油缸的动力驱动,液压油缸的高速长时间往复式运动会时液压油产生大量的热,现有的注浆泵所使用的液压油冷却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其降温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降温需求。再有,目前的注浆泵均采用车轮的行走结构,在地势坎坷的煤矿井下工作时,车轮行走不便,总是需要吊装设备或者工程车辆辅助或者运送其到达指定位置,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一种煤矿用履带行走式液压注浆泵,一方面,采用履带结构,方便其在煤矿井下行走;另一方面,改进冷却箱的冷却结构,提高液压油的冷却效率,并在二位四通阀上设置换向回位机构,保证二位四通阀的高效循环换向。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矿用履带行走式液压注浆泵,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油箱、防爆电机、齿轮油泵、冷却箱、二位四通阀、液压油缸和注浆缸,所述底座两侧设置有行走履带,所述冷却箱内腔通过水平架设的波纹板和隔板分隔为位于上侧的预冷腔、位于中间的再冷腔和位于下侧的冷油汇聚腔,所述预冷腔内设置有循环弯折结构的冷却铜管,所述冷却铜管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均设置在预冷腔的同一侧,所述波纹板的每个波谷位置处均设置有多个漏孔,每个漏孔的底部均垂直设置有内径与其孔径相匹配的铜管,所述铜管顶端与波纹板密封固定连接,铜管的底端固定穿设在隔板上并与冷油汇聚腔贯通,所述再冷腔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却箱顶部设置有与预冷腔连通的热油进口,冷却箱底部一侧设置有与冷油汇聚腔连通的冷油出口;所述二位四通阀上设置有换向回位机构,所述换向回位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液压油缸一侧的两个固定板、垂直固定穿设在两个固定板上的导向杆套、滑动穿设在导向杆套内的导向杆和设置在导向杆上的回位组件,其中,所述导向杆一端通过连接片与二位四通阀上的阀芯端部连接以带动阀芯滑动,所述回位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导向杆杆体上的回位簧和水平架设在两个固定板之间的固定杆,所述回位簧顶端铰接在固定杆上,回位簧的底端朝向二位四通阀的方向倾斜,并穿过导向杆套后与导向杆的杆体连接,所述导向杆上还垂直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柱上套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定位杆相接,以在液压油缸的活塞柱前进过程中,通过定位环和定位杆推动导向杆滑动,将二位四通阀的阀芯拉出,并在液压油缸的活塞柱后退过程中,通过回位组件推动导向杆回位,将二位四通阀的阀芯复位。作为优选的,所述预冷腔外侧设置有与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562连接的水管连接座。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却箱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却箱侧壁设置有用于将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进水管和出水管密封的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所述进水总管穿入密封罩内后分为两个支管分别与冷却水进口和进水连接,所述回水总管穿入密封罩内后分为两个支管分别与冷却水出口和出水管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穿出导向杆套设置,且导向杆该端设置有直径大于导向杆套内径的限位球。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与导向杆套的设置方向均与二位四通阀上的阀芯滑动方向一致。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相邻二位四通阀的一端设置在导向杆套的内部,且导向杆该端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设置在导向杆套的内部,且拉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杆端部,另一端与连接片铰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回位簧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连接座,回位簧顶端通过连接座铰接在固定杆上,回位簧底端通过连接座固定在导向杆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回位组件,两组回位组件分别设置在导向杆的上下两侧。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杆套上位于定位杆的位置处水平开设有供定位杆水平滑动的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用履带行走式液压注浆泵,一方面,将传统使用的车轮行走结构改进为履带结构,方便其在煤矿井下自由行走,不用再额外借助其他设备对其装运,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冷却箱采用双层冷却结构,位于上层的预冷腔内通过循环弯折结构的冷却铜管进行初步冷却,冷却铜管遍布在预冷腔内,注入冷却水,可带走液压油中的大量热量;位于中层的再冷腔内采用垂直设置的铜管,再冷腔内充满循环冷却水,冷却水将铜管浸没,液压油在铜管内流过时可进一步释放剩余的热量,使液压油完全冷却,流入冷油汇聚腔后排出,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冷却效率高,安装在注浆泵上配套使用,效果非常好;再有,在二位四通阀上设置换向回位机构,在回位簧的作用下能够保证导向杆在拉出后及时回复至原位,带动二位四通阀的阀芯恢复至原位,完成一次完成的换向,且导向杆与连接片之间采用拉簧结构的弹性软连接,能够避免导向杆滑动速度过快而对二位四通阀的阀芯造成伤害,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应用在煤矿注浆泵上效果非常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冷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技术中换向回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油箱,3、防爆电机,4、齿轮油泵,5、冷却箱,6、二位四通阀,7、液压油缸,71、定位环,8、注浆缸,9、行走履带;51、波纹板,52、隔板,53、预冷腔,54、再冷腔,55、冷油汇聚腔,56、冷却铜管,561、冷却水进口,562、冷却水出口,57、漏孔,58、铜管,59、进水管,510、出水管,511、热油进口,512、冷油出口,513、水管连接座,514、安装底座,515、密封罩,516、进水总管,517、回水总管;61、固定板,62、导向杆套,63、导向杆,64、连接片,65、回位簧,66、连接座,67、固定杆,68、定位杆,69、定位环,610、限位球,611、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煤矿用履带行走式液压注浆泵,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用履带行走式液压注浆泵,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油箱(2)、防爆电机(3)、齿轮油泵(4)、冷却箱(5)、二位四通阀(6)、液压油缸(7)和注浆缸(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设置有行走履带(9),所述冷却箱(5)内腔通过水平架设的波纹板(51)和隔板(52)分隔为位于上侧的预冷腔(53)、位于中间的再冷腔(54)和位于下侧的冷油汇聚腔(55),所述预冷腔(53)内设置有循环弯折结构的冷却铜管(56),所述冷却铜管(56)的冷却水进口(561)和冷却水出口(562)均设置在预冷腔(53)的同一侧,所述波纹板(51)的每个波谷位置处均设置有多个漏孔(57),每个漏孔(57)的底部均垂直设置有内径与其孔径相匹配的铜管(58),所述铜管(58)顶端与波纹板(51)密封固定连接,铜管(58)的底端固定穿设在隔板(52)上并与冷油汇聚腔(55)贯通,所述再冷腔(54)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59)和出水管(510),所述冷却箱(5)顶部设置有与预冷腔(53)连通的热油进口(511),冷却箱(5)底部一侧设置有与冷油汇聚腔(55)连通的冷油出口(512);/n所述二位四通阀(6)上设置有换向回位机构,所述换向回位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液压油缸(7)一侧的两个固定板(61)、垂直固定穿设在两个固定板(61)上的导向杆套(62)、滑动穿设在导向杆套(62)内的导向杆(63)和设置在导向杆(63)上的回位组件,其中,所述导向杆(63)一端通过连接片(64)与二位四通阀(6)上的阀芯端部连接以带动阀芯滑动,所述回位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导向杆(63)杆体上的回位簧(65)和水平架设在两个固定板(61)之间的固定杆(67),所述回位簧(65)顶端铰接在固定杆(67)上,回位簧(65)的底端朝向二位四通阀(6)的方向倾斜,并穿过导向杆套(62)后与导向杆(63)的杆体连接,所述导向杆(63)上还垂直设置有定位杆(68),所述液压油缸(7)的活塞柱上套设有定位环(71),所述定位环(71)与定位杆(68)相接,以在液压油缸(7)的活塞柱前进过程中,通过定位环(71)和定位杆(68)推动导向杆(63)滑动,将二位四通阀(6)的阀芯拉出,并在液压油缸(7)的活塞柱后退过程中,通过回位组件推动导向杆(63)回位,将二位四通阀(6)的阀芯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履带行走式液压注浆泵,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油箱(2)、防爆电机(3)、齿轮油泵(4)、冷却箱(5)、二位四通阀(6)、液压油缸(7)和注浆缸(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设置有行走履带(9),所述冷却箱(5)内腔通过水平架设的波纹板(51)和隔板(52)分隔为位于上侧的预冷腔(53)、位于中间的再冷腔(54)和位于下侧的冷油汇聚腔(55),所述预冷腔(53)内设置有循环弯折结构的冷却铜管(56),所述冷却铜管(56)的冷却水进口(561)和冷却水出口(562)均设置在预冷腔(53)的同一侧,所述波纹板(51)的每个波谷位置处均设置有多个漏孔(57),每个漏孔(57)的底部均垂直设置有内径与其孔径相匹配的铜管(58),所述铜管(58)顶端与波纹板(51)密封固定连接,铜管(58)的底端固定穿设在隔板(52)上并与冷油汇聚腔(55)贯通,所述再冷腔(54)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59)和出水管(510),所述冷却箱(5)顶部设置有与预冷腔(53)连通的热油进口(511),冷却箱(5)底部一侧设置有与冷油汇聚腔(55)连通的冷油出口(512);
所述二位四通阀(6)上设置有换向回位机构,所述换向回位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液压油缸(7)一侧的两个固定板(61)、垂直固定穿设在两个固定板(61)上的导向杆套(62)、滑动穿设在导向杆套(62)内的导向杆(63)和设置在导向杆(63)上的回位组件,其中,所述导向杆(63)一端通过连接片(64)与二位四通阀(6)上的阀芯端部连接以带动阀芯滑动,所述回位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导向杆(63)杆体上的回位簧(65)和水平架设在两个固定板(61)之间的固定杆(67),所述回位簧(65)顶端铰接在固定杆(67)上,回位簧(65)的底端朝向二位四通阀(6)的方向倾斜,并穿过导向杆套(62)后与导向杆(63)的杆体连接,所述导向杆(63)上还垂直设置有定位杆(68),所述液压油缸(7)的活塞柱上套设有定位环(71),所述定位环(71)与定位杆(68)相接,以在液压油缸(7)的活塞柱前进过程中,通过定位环(71)和定位杆(68)推动导向杆(63)滑动,将二位四通阀(6)的阀芯拉出,并在液压油缸(7)的活塞柱后退过程中,通过回位组件推动导向杆(63)回位,将二位四通阀(6)的阀芯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履带行走式液压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腔(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王坤李燕燕苗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