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伟专利>正文

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909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左侧设有进风口,壳体右侧设有排风口,壳体内部沿其轴向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首级叶轮、一级增压叶轮、中级增压叶轮、发电机和二级增压叶轮,所述一级增压叶轮对应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两层增压风道,两层所述增压风道为锥形结构,从左至右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电效率较高,气流经首级叶轮进入主风道和增压风道,形成高速流动的气流,再经各级增压叶轮互相补偿旋转,逐级增大各风道进风量及进风压力,产生强力扭矩,带动发电机发电,该电能可对蓄电瓶充电,可用装置外的充电器整流,也可用逆变电源将蓄电瓶里的电能转变成交流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电装置
,具体为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耗日趋剧烈,能源资源日趋紧张。早年,在没有专利技术热动力机械时,风力资源曾经一度在民间广为应用。在工业革命之后,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作燃料的热动力设备大量投入应用于各个产业和生活领域,在其为人类作功发挥效能的同时,也把大量废热及有毒有害气体、物质向自然环境中排泄,造成人类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而且,这些矿物燃料资源也日趋枯竭,迫使人们孜孜不倦地努力寻找新的动力能源。太阳能、风力、地热、水力、潮汐等可以在地球环境中周而复始的、从自然现象中获得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开发利用,这种能源由于它不会象一次能源那样会逐渐消耗枯竭,又是一种非常“洁净”、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随着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人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把它作为一种很可靠的补充能源应用于人类生活的迫切性和成功率也有了飞跃提高。但是,目前风力发电设备最大技术瓶颈就是受到技术思想的束缚而致使设计的设备发电效能低下,可靠性差。如公开号为CN10367093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装置,是由大轮盘、小轮盘、斜支撑架、承重轮、多级套轴、发电机、发电机轴、锥面体、齿轮组,滚轮组成,其特征是:大轮盘、小轮盘均环状安装于多级套轴上,大轮盘、小轮盘上各均布4个滚轮,多级套轴的后方为齿轮组啮合保证当任一轮盘转动时都能使大轮盘转动,大轮盘与锥面体相连;斜支撑架连接大轮盘,同时承重轮固定于斜支撑架上并与大轮盘相连,锥面体轴心与发电机轴同轴且固定于发电机轴上,滑轮与斜支撑架相连且可以在斜支撑架上左右移动以改变大轮盘与锥面体在锥面体上接触面的位置从而改变发电机转速。该专利申请结构复杂,且发电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具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左侧设有进风口,壳体右侧设有排风口,壳体内部沿其轴向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首级叶轮、一级增压叶轮、中级增压叶轮、发电机和二级增压叶轮,所述一级增压叶轮对应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两层增压风道,两层所述增压风道为锥形结构,从左至右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一级增压叶轮和二级增压叶轮所处的主风道为锥形结构,从左至右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首级叶轮至少包括一组涡轮叶片,一级增压叶轮至少包括六组涡轮叶片,中级增压叶轮至少包括两组涡轮叶片,二级增压叶轮至少包括四组涡轮叶片。优选的,所述首级叶轮、二级增压叶轮两侧的涡轮叶片与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中级增压叶轮、二级增压叶轮中间的涡轮叶片与转轴之间通过轴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一级增压叶轮的各组涡轮叶片之间间隔2~5cm。优选的,所述进风口风道内采用来复线式结构,且来复线与叶轮转动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壳体具体为哑铃形筒状壳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发电效率较高,气流经首级叶轮进入主风道和增压风道,形成高速流动的气流,再经各级增压叶轮互相补偿旋转,逐级增大各风道进风量及进风压力,产生强力扭矩,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电能,该电能可对蓄电瓶充电,可用装置外的充电器整流,也可用逆变电源将蓄电瓶里的电能转变成交流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进风口2;排风口3;转轴4;首级叶轮5;一级增压叶轮6;中级增压叶轮7;发电机8;二级增压叶轮9;两层增压风道10;主风道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左侧设有进风口2,壳体1右侧设有排风口3,壳体1内部沿其轴向转动装配有转轴4,转轴4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首级叶轮5、一级增压叶轮6、中级增压叶轮7、发电机8和二级增压叶轮9,所述一级增压叶轮6对应的壳体1内壁上设置有两层增压风道10,两层所述增压风道10为锥形结构,从左至右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具体而言,所述一级增压叶轮6和二级增压叶轮9所处的主风道11为锥形结构,从左至右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具体而言,所述首级叶轮5包括一组涡轮叶片,一级增压叶轮6包括六组涡轮叶片,中级增压叶轮7包括两组涡轮叶片,二级增压叶轮9包括四组涡轮叶片;所述首级叶轮5、二级增压叶轮9两侧的两组涡轮叶片与转轴4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中级增压叶轮7、二级增压叶轮9中间的四组涡轮叶片与转轴4之间通过轴键固定连接。具体而言,所述一级增压叶轮6的各组涡轮叶片之间间隔2~5cm。具体而言,所述进风口2风道内采用来复线式结构,且来复线与叶轮转动方向一致,进入进风口2的空气产生自转,进一步提高气流的速度和稳定性。具体而言,所述壳体1具体为哑铃形筒状壳体1,发电机8所处位置的壳体1直径小于壳体1两端的直径,进一步提高了壳体1内部的气流速度,提高发电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级叶轮5的旋转动力为外部自然风,当风速达到4米/秒时即可工作,为装置提供原动力气流,原动力气流分为两部分进入装置:一部分进入两层增压风道10内,两层增压风道10为锥形结构,从左至右横截面积逐渐减小,让进气压力随横截面积逐渐减小而加大,这部分气流直接作用到中间的中级增压叶轮7,带动其旋转;另一部分原动力气流进入内层主风道11,带动一级增压叶轮6旋转,一级增压叶轮6的旋转又增加了气流的流速和压力,同时也作用到中级增压叶轮7,中级增压叶轮7受到两股增压气流的作用而加快旋转,它的旋转又会对首级叶轮5、一级增压叶轮6产生辅助的助力,加速原动力气流进入,产生更大的气流和压力,从而带动发电机8旋转产生电能。被分成两部分的原动力气流,在发电机8腔里汇合,形成高压气流,再作用到后面的二级增压叶轮9,二级增压叶轮9旋转既可带动发电机8旋转又可将气流加速吸出,这个过程又间接对首级叶轮5产生作用,促进首级叶轮5再次加快转速,使通道内气流流速、流量、压力二次得到增加,形成更大的扭矩,提高发电机8转速,增加发电量。本技术以上过程的实现均取决于独特的叶轮叶片设计和整体的风洞式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左侧设有进风口,壳体右侧设有排风口,壳体内部沿其轴向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首级叶轮、一级增压叶轮、中级增压叶轮、发电机和二级增压叶轮,所述一级增压叶轮对应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两层增压风道,两层所述增压风道为锥形结构,从左至右横截面积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3 CN 20192000466241.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左侧设有进风口,壳体右侧设有排风口,壳体内部沿其轴向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首级叶轮、一级增压叶轮、中级增压叶轮、发电机和二级增压叶轮,所述一级增压叶轮对应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两层增压风道,两层所述增压风道为锥形结构,从左至右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增压叶轮和二级增压叶轮所处的主风道为锥形结构,从左至右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扇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级叶轮至少包括一组涡轮叶片,一级增压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伟刘健潇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伟刘健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