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86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7
一种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被构造成能以能移动的方式相对于待施工的边坡进行定位。所述边坡钻孔平台的本体骨架通过钢丝绳与设置于待施工边坡且位置比所述边坡上的待施工区域更高的固定杆连接,其中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卡箍稳固连接到相应的所述固定杆,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卡箍和手拉葫芦稳固连接所述本体骨架,使得能通过拉动所述手拉葫芦来将所述钻孔平台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
本技术属于建筑/公路施工领域,涉及一种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尤其适用于高边坡的锚杆钻孔施工。
技术介绍
在高边坡锚杆钻孔过程中,采用人工随坡搭接钢管脚手架支撑及潜孔钻进行钻孔施工,由于边坡台阶空间小,基础高低不平,平整性及坚固度差,导致钢管脚手架支撑结构的结构稳固性差;且工程边坡面积大,架体搭设工程量庞大,边坡较高,搭设过程中架管、扣件等物料需通过大型吊车逐步运送。耗费大量机械、人工,实际施工耗时较长,综合效率低下,人工拼装和拆卸钢管脚手架费时耗力,安全性差,对施工周期影响较大,也影响后续工序的施工;还有由于锚杆钻孔所需的潜孔钻自重600斤,通过人力在脚手架平台上移动潜孔钻难度较大,耗费较长时间,造成人工的浪费及工期的延误。尤其是对于高度较高的边坡上面的缺点更显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被构造成能以能移动的方式相对于待施工的边坡进行定位。所述边坡钻孔平台的本体骨架通过钢丝绳与设置于待施工边坡且比所述边坡上的待施工区域位置更高的固定杆相连接,其中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卡箍稳固连接到相应的所述固定杆,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卡箍和手拉葫芦稳固连接所述本体骨架,使得能通过拉动所述手拉葫芦来将所述钻孔平台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优选地,所述边坡钻孔平台的本体骨架被构造成#型框体结构,所述边坡钻孔平台包括操作人员站立部、钻孔机容纳部以及雪橇型端部,所述钻孔机容纳部位于所述本体骨架的中央,所述操作人员站立部位于所述钻孔机容纳部的两侧,所述雪橇型端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骨架的一个侧面。优选地,所述本体骨架包括两个相对且竖立设置的第一梁和四个垂直于所述第一梁的第二梁,四个所述第二梁分别两两构成上方平面层和下方平面层。每个所述第一梁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长边构件和两个竖向短边构件,其中一个竖向短边构件呈弧形结构,构成雪橇型端部构件,多个所述雪橇型端部构件并列形成所述雪橇型端部,所述雪橇型端部构造成与待施工边坡的坡度相适应。所述钢丝绳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到构成上方平面层的所述第二梁的适当位置。优选地,所述操作人员站立部由铺设在构成所述下方平面层的两个所述第二梁上的两组钢管/钢筋构成,两组钢管/钢筋之间的间隔以及紧挨着间隔的钢管/钢筋构成所述钻孔机容纳部,每一根钢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梁平行。优选地,所述边坡钻孔平台通过三根钢丝绳与三根所述固定杆分别连接,其中两根钢丝绳对称地连接到靠近所述雪橇型端部的所述第二梁上,另一根钢丝绳连接到远离所述雪橇型端部的那个所述第二梁上。优选地,所述卡箍是U型卡扣。优选地,所述第一梁的长度是2000毫米,所述第二梁的长度是1500毫米。铺设在第二梁上的两组钢管/钢筋之间间隔的宽度是500毫米。上述边坡钻孔平台的制作、操作简单,在边坡上移动非常方便,省去了安装、拆卸搭接钢管脚手架的时间,方便钻机的移动,节省人工,施工安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申请的一种边坡钻孔平台在边坡上使用时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示出图1的边坡钻孔平台在边坡上使用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边坡钻孔平台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是图3中的边坡钻孔平台的正视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边坡钻孔平台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3中的边坡钻孔平台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本申请所提供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特别适用于在高边坡上进行锚杆钻孔施工。图1和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的边坡钻孔平台用于在边坡上进行钻孔施工时的状态图。如图1所示,边坡1中间的平台2处设置有固定杆4,边坡钻孔平台3通过例如钢丝绳连接于固定杆4,从而相对于边坡1而定位。如图3所示,边坡钻孔平台3的本体骨架大体呈#型结构,包括两个相对且竖立设置的第一梁34和四个第二梁35。每个第一梁34都大体呈长方形框架结构,其包括两个横向的长边构件和两个竖向的短边构件,且其中一个短边构件呈弧形,构成雪橇型端部构件38,雪橇型端部构件38的弧度与边坡坡度相适应。两个第一梁34上的雪橇型端部构件38并列布置在边坡钻孔平台3本体骨架的同一个侧面,构造成边坡钻孔平台3的雪橇型端部,当在边坡进行锚杆钻孔施工时,该雪橇型端部与边坡坡面接触。四个第二梁35两两构成上下两个平面层,为了便于描述,将这两个平面层分别称为上方平面层和下方平面层。在构成下方平面层的两个第二梁35上铺设相互间隔的两组钢管/钢筋31,这两组钢管/钢筋31分别构成两个操作人员站立部。两组钢管/钢筋31之间的间隔以及紧挨着间隔的钢管/钢筋31构成钻孔机容纳部33。也就是说,操作人员站立部位于钻孔机容纳部33的两侧,可以同时容纳多位操作人员站立在上面进行施工作业。如图1-5所示,边坡上设置有三个位置比边坡上待钻孔施工的区域更高的固定杆4。边坡钻孔平台3相应地通过三根钢丝绳32而连接到固定杆4,进而相对于边坡1进行定位。具体地,每根钢丝绳32的一端通过卡箍稳固地连接到相应固定杆4,该钢丝绳32的另一端通过卡箍37(见图6)和手拉葫芦36连接到构成上方平面层的第二梁35。在边坡上进行锚杆钻孔施工操作时,由于边坡钻孔平台构造有与坡面接触的雪橇型端部,拉动手拉葫芦36可以顺利地移动整个边坡钻孔平台3,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在孔位间快速地滑移边坡钻孔平台3。卡箍37优选是U型卡扣。第一梁34的长度是2000毫米,第二梁35的长度优选是1500毫米。为了适应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钻机尺寸,铺设在下方平面层的第二梁35上的两组钢管/钢筋31之间间隔的宽度优选是500毫米。施工时,首先根据所选用的钻机尺寸,利用钢管和/或钢筋制作边坡钻孔平台的本体骨架,各个连接处用扣件等进行牢固连接,同时确保雪橇型端部处于对称且平顺的位置。然后将该边坡钻孔平台通过钢丝绳连接到边坡的固定杆上,从而相对于待施工边坡进行定位,同时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好手拉葫芦。接下来,放置钻机。本申请所提供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制作简单,拆装方便,移动非常方便,可省去地基承载的大体量支撑架体和钻机移位时间,从而能够节省人工,确保了施工安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雪橇型结构外形的弧形端设计,使得该边坡钻孔平台能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的坡面。以上对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或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本申请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化,这些改变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方式,而是要求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构造成能以能移动的方式相对于待施工的边坡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n所述边坡钻孔平台的本体骨架通过钢丝绳与设置于待施工边坡且比所述边坡上的待施工区域位置更高的固定杆相连接,其中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卡箍稳固连接到相应的所述固定杆,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卡箍和手拉葫芦稳固连接所述本体骨架,使得能通过拉动所述手拉葫芦来将所述钻孔平台移动到适当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构造成能以能移动的方式相对于待施工的边坡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坡钻孔平台的本体骨架通过钢丝绳与设置于待施工边坡且比所述边坡上的待施工区域位置更高的固定杆相连接,其中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卡箍稳固连接到相应的所述固定杆,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卡箍和手拉葫芦稳固连接所述本体骨架,使得能通过拉动所述手拉葫芦来将所述钻孔平台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坡钻孔平台的本体骨架被构造成#型框体结构,所述边坡钻孔平台包括操作人员站立部、钻孔机容纳部以及雪橇型端部,所述钻孔机容纳部位于所述本体骨架的中央,所述操作人员站立部位于所述钻孔机容纳部的两侧,所述雪橇型端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骨架的一个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骨架包括两个相对且竖立设置的第一梁和四个垂直于所述第一梁的第二梁,四个所述第二梁两两分别构成上方平面层和下方平面层,
每个所述第一梁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长边构件和两个竖向短边构件,其中一个竖向短边构件呈弧形,构成雪橇型端部构件,多个所述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楠郑宏明刘国良南士乾蔺亚军刘红雨梁宝辉史玉坤孙建新刘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