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彦辉专利>正文

一种机械电子挂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82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电子挂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内腔中部偏上位置水平向右设置有锁合机构,所述锁体内腔中部预设有芯片容纳腔,所述锁体底部固定嵌入有充电口,所述锁体顶部活动安装有适配的锁杆,所述锁杆右端开设有锁杆扣槽,所述锁体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位于隔板左方的壳体内腔固定安装有强力电吸磁,铁杆右端外壁垂直固定套接有圆板,位于圆板左方的铁杆上套接有弹簧,采用设置的低能耗的强力电吸磁的方式将铁杆进行吸合从而起到开启和锁合的效果,使用寿命更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电子挂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电子挂锁。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子挂锁包括锁体、锁环、锁舌、开关电磁铁和电路等,锁环活动设置在锁体上,锁舌滑动设置在锁体内,开关电磁铁为一个具有伸缩功能的限位销的电磁器件,锁舌在弹性件和限位销的作用下卡合在锁环的限位槽中,此时锁环无法拔出,电子挂锁处于闭锁状态。电路发送信号至开关电磁铁后限位销向下移动而脱离对锁舌的限位,此时锁舌具有活动自由度,此时使用者可拔出锁环以解锁。现有技术中的电子挂锁的锁合驱动机构依旧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首先耗电大,并且故障率高,使用成本高,并且需要钥匙才能开锁,不适应现有便捷化的生活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电子挂锁,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电子挂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内腔中部偏上位置水平向右设置有锁合机构,所述锁体内腔中部预设有芯片容纳腔,所述锁体底部固定嵌入有充电口,所述锁体顶部活动安装有适配的锁杆,所述锁杆右端开设有锁杆扣槽,所述锁体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单元,所述锁合机构包括壳体和铁杆,所述壳体内腔偏右位置一体化垂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和壳体右侧中部均水平对齐开设有穿孔,位于所述隔板左方的壳体内腔固定安装有强力电吸磁,所述铁杆右端外壁垂直固定套接有圆板,位于所述圆板左方的铁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芯片容纳腔内腔固定安装有电路板和锂电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铁杆水平向右活动贯穿于两个所述穿孔,所述铁杆右端一体化设置有与锁杆扣槽适配的锁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簧左端位于所述隔板右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电口与锂电池电性连接,所述锂电池与电路板、强力电吸磁和电路板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经电路板上的单片机与强力电吸磁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位于隔板左方的壳体内腔固定安装有强力电吸磁,铁杆右端外壁垂直固定套接有圆板,位于圆板左方的铁杆上套接有弹簧,采用设置的低能耗的强力电吸磁的方式将铁杆进行吸合从而起到开启和锁合的效果,使用寿命更久。2、本技术通过在设置指纹识别的机构进行开锁,方便快捷,更加适合现代化的快速的生活节奏,推荐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机械电子挂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机械电子挂锁的锁杆扣槽在锁杆上分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机械电子挂锁的锁合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机械电子挂锁的指纹识别单元在锁体上分布结构示意图。图中:锁体1、芯片容纳腔2、电路板3、锂电池4、充电口5、锁杆6、锁合机构7、壳体71、强力电吸磁72、隔板73、弹簧74、锁头75、圆板76、穿孔77、铁杆78、锁杆扣槽8、指纹识别单元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械电子挂锁,包括锁体1,锁体1内腔中部偏上位置水平向右设置有锁合机构7,锁体1内腔中部预设有芯片容纳腔2,锁体1底部固定嵌入有充电口5,锁体1顶部活动安装有适配的锁杆6,锁杆6右端开设有锁杆扣槽8,锁体1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单元9,锁合机构7包括壳体71和铁杆78,壳体71内腔偏右位置一体化垂直设置有隔板73,隔板73和壳体71右侧中部均水平对齐开设有穿孔77,位于隔板73左方的壳体1内腔固定安装有强力电吸磁72,铁杆78右端外壁垂直固定套接有圆板76,位于圆板76左方的铁杆78上套接有弹簧74,芯片容纳腔2内腔固定安装有电路板3和锂电池4。铁杆78水平向右活动贯穿于两个穿孔77,铁杆78右端一体化设置有与锁杆扣槽8适配的锁头75。弹簧74左端位于隔板73右方,弹簧74在后期起到复位作用,从而带动铁杆向右移动从而带动锁头75与锁杆6上的锁杆扣槽8插接后,起到整体的锁合机构。充电口5与锂电池4电性连接,锂电池4与电路板3、强力电吸磁72和电路板3电性连接,其具体的电路分布方式为现有技术中所公知的技术特征,类似与现有技术中家居智能门锁技术。指纹识别单元9的信号输出端经电路板3上的单片机与强力电吸磁7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该指纹识别系统的控制方式以及电性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一种机械电子挂锁使用的时候,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机械电子挂锁,包括锁体1、芯片容纳腔2、电路板3、锂电池4、充电口5、锁杆6、锁合机构7、壳体71、强力电吸磁72、隔板73、弹簧74、锁头75、圆板76、穿孔77、铁杆78、锁杆扣槽8、指纹识别单元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使用时,在进行开锁时,使用者指纹识别后,指纹识别单元9的信号输出端经电路板3上的单片机与强力电吸磁7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控制信号后强力电吸磁72产生磁性,强力电吸磁72对铁杆78进行吸附,铁杆78通过圆板76对弹簧74进行压缩,直至铁杆78被强力电吸磁72吸附后,此时铁杆78上的锁头75也会从锁杆6的锁杆扣槽8上脱离,然后锁杆6从锁体1内弹出,该机构为正常挂锁通用且公知的技术特征,在此不加以赘述,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半个月通过充电口5对锂电池4充一次电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电子挂锁,包括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内腔中部偏上位置水平向右设置有锁合机构(7),所述锁体(1)内腔中部预设有芯片容纳腔(2),所述锁体(1)底部固定嵌入有充电口(5),所述锁体(1)顶部活动安装有适配的锁杆(6),所述锁杆(6)右端开设有锁杆扣槽(8),所述锁体(1)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单元(9),所述锁合机构(7)包括壳体(71)和铁杆(78),所述壳体(71)内腔偏右位置一体化垂直设置有隔板(73),所述隔板(73)和壳体(71)右侧中部均水平对齐开设有穿孔(77),位于所述隔板(73)左方的壳体(1)内腔固定安装有强力电吸磁(72),所述铁杆(78)右端外壁垂直固定套接有圆板(76),位于所述圆板(76)左方的铁杆(78)上套接有弹簧(74),所述芯片容纳腔(2)内腔固定安装有电路板(3)和锂电池(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电子挂锁,包括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内腔中部偏上位置水平向右设置有锁合机构(7),所述锁体(1)内腔中部预设有芯片容纳腔(2),所述锁体(1)底部固定嵌入有充电口(5),所述锁体(1)顶部活动安装有适配的锁杆(6),所述锁杆(6)右端开设有锁杆扣槽(8),所述锁体(1)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单元(9),所述锁合机构(7)包括壳体(71)和铁杆(78),所述壳体(71)内腔偏右位置一体化垂直设置有隔板(73),所述隔板(73)和壳体(71)右侧中部均水平对齐开设有穿孔(77),位于所述隔板(73)左方的壳体(1)内腔固定安装有强力电吸磁(72),所述铁杆(78)右端外壁垂直固定套接有圆板(76),位于所述圆板(76)左方的铁杆(78)上套接有弹簧(74),所述芯片容纳腔(2)内腔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彦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