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的前门锁、后门锁及模块化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82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的前门锁、后门锁及模块化智能门锁,前门锁包括前门锁壳体和前门锁电子模块,后门锁包括后门锁壳体和后门锁电子模块,智能门锁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原理,把前门锁上的电子元件都归集到前门锁电子模块内,再把前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到前门锁壳体上,把后门锁上的电子元件都归集到后门锁电子模块内,再把后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到后门锁壳体上,经过以上设计改动,无论是生产、安装还是售后维修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优化生产,装配容易,方便批量生产和功能检测,生产效率高;方便安装到门框上,安装过程简单,时间大幅减少;简化维修,只需要把前门锁电子模块或后门锁电子模块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者直接进行更换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的前门锁、后门锁及模块化智能门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门锁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的前门锁、后门锁及模块化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兴起,智能门锁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功能也越来越多,有指纹开锁、人脸开锁、IC卡开锁、密码按键开锁,甚至还有远程开锁,虽然开锁方式花样繁多,但智能门锁的整体结构和控制部分仍然是大同小异,一般包括门外锁(前门锁)、门内锁(后门锁)和锁体这三大部分,门外锁一般包括壳体、把手、前PCB板以及与前PCB板连接的识别验证模块,比如指纹模块、人脸识别模块、IC卡识别模块和密码触摸板等;门内锁一般包括壳体、把手、电池、开关锁按键、喇叭、后PCB板以及锁体电机,锁体的锁杆插入锁体电机内,前PCB板和后PCB板通过导线电缆电连接,当门外锁的识别验证模块验证通过时,前PCB板就发出开锁指令给后PCB板,后PCB板控制锁体电机开锁,当验证不通过时,就不会发出开锁指令,必要时还会让喇叭发出提示音或报警音。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门外锁还是门内锁,它们上面的各个电子元件或电子功能模块都是分散地直接安装在各自的壳体上,主要有以下缺点,由于门外锁和门内锁的壳体都是五金材料,生产时不易拿起操作,把各个电子元件或电子模块安装到壳体上时,效率很低,而且壳体的外观在生产中容易擦伤,撞伤,影响成品的良率;其次安装时需要兼顾门锁的位置,需要盲装(安装时无法看到对面部件的螺钉孔),对应的精确度,前后线路连接的正确性,多余线的隐藏等等,经常发生安装返工现象,耗工时长,安装成本居高不下;再次当门锁使用一段时间出现故障时,维修师傅只能上门拆卸整个前后锁(或连同锁体一起拆卸)进行维修或直接更换新锁,然后重新安装、调试,极其麻烦,也是商家的极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生产、安装方便、简化售后维修、降低生产及维修成本的智能门锁的前门锁、后门锁及模块化智能门锁。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门锁的前门锁,包括前门锁壳体和前门锁电子模块,所述前门锁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前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前门锁电子模块用于容纳前门锁上的电子元件,包括前电子模块盒体、智能识别模块、前门PCB板和前门PCB板引出线缆,所述智能识别模块设置在前门PCB板上或者与前门PCB板电连接,所述前门PCB板引出线缆从前门锁壳体背面穿出。其中,所述智能识别模块包括指纹模块、人脸识别模块、IC卡识别模块和密码触摸板、监控摄像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前电子模块盒体背面设有挂扣,所述前门锁壳体的背面相应地设有挂孔,所述挂扣先伸入所述挂孔内,再向下移动,以使挂扣卡固在挂孔内。其中,所述前门锁壳体上下两端均设有堵头,所述上端的堵头上固定有内六角螺钉,所述内六角螺钉拧紧时与前门锁电子模块的上表面接触。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门锁的后门锁,包括后门锁壳体、后门锁电子模块和锁体电机,所述锁体电机固定在所述后门锁壳体内,所述后门锁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后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后门锁电子模块用于容纳后门锁上的电子元件,包括后电子模块盒体、开关门按键、电池和后门PCB板,所述后门PCB板上设有后门PCB板引出线缆或者设有电连接器,所述开关门按键和锁体电机均与后门PCB板电连接,所述电池为后门PCB板和锁体电机供电。其中,所述后门锁电子模块还包括喇叭,所述喇叭设置在后门PCB板上或与后门PCB板电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块化智能门锁,包括锁体、上面所述的前门锁和上面所述的后门锁,所述前门锁用于安装在门框的外面,后门锁用于安装在门框的里面,所述锁体用于安装在门框内,所述锁体的锁杆安装在锁体电机上,所述前门PCB板引出线缆和后门PCB板引出线缆电连接,或者所述前门PCB板引出线缆直接插接在后门PCB板的电连接器上。其中,所述前门锁壳体和后门锁壳体通过螺钉固定在门框前后二面,所述前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到前门锁壳体的容纳槽内,又被从后门锁壳体穿过的螺钉从后面拉紧,所述后门锁电子模块被螺钉安装到后门锁壳体的容纳槽内。其中,所述智能门锁还包括安装板和防滑垫,所述安装板设置在门框的后面,所述防滑垫设置在安装板和门框之间,所述前门锁壳体和安装板先通过螺钉固定在门框前后二面,再把后门锁壳体固定在安装板上,最后把前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到前门锁壳体内,把后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到后门锁壳体内。其中,所述锁体电机也设置在后门锁的后电子模块盒体内,成为后门锁电子模块的一部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智能门锁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原理,把前门锁上的电子元件(或电子模块)都归集到前门锁电子模块内,然后再把前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到前门锁壳体上,同样原理,把后门锁上的电子元件(或电子模块)都归集到后门锁电子模块内,然后再把后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到后门锁壳体上,经过以上设计改动后,无论是生产、安装还是售后维修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可以优化生产,前门锁和后门锁的壳体不需要提前安装电子元件或电子模块,所以不需要上生产线,只有前门锁电子模块和后门锁电子模块才需要上生产线装配,但前后电子模块盒体相对来讲是又小又轻,装配容易,方便批量生产和功能检测,产品更稳定,生产效率高,而且是内部器件,对外观要求低,让生产变得更加容易,可以提升良品率,前门锁电子模块和后门锁电子模块可以作为标准核心模块应用于不同外观造型的产品上,减少新品开发的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其次,方便安装到门框上,先把前门锁壳体和后门锁壳体安装到门框前后二面,由于可以看到螺钉孔,对位容易,不需要盲装,而且前门锁壳体和后门锁壳体重量较轻(相比整个前门锁和后门锁),容易拿取,操作方便,所以安装效率高,锁体与锁体电机的位置调试也更容易,然后前门PCB板引出线缆和后门PCB板引出线缆电连接(或直接插接在后门PCB板的电连接器上),接线更加容易,把前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到前门锁壳体的容纳槽内,最后把后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到后门锁壳体内,即可完成所有安装工作,安装过程简单,安装时间也大幅减少;再次,简化维修,由于锁体电机是常规的驱动元件,寿命很长,一般能达到20万次以上,所以当智能门锁出现故障时,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前门锁电子模块或后门锁电子模块出现故障,此时只需要把前门锁电子模块或后门锁电子模块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者直接进行更换即可,不需要拆卸前门锁壳体和后门锁壳体,不会影响锁体与锁体电机的位置,不需要再次重新安装,调整对位,简化了维修工作,快速而简单,甚至可以让用户自己动手操作,减少维修师傅上门次数,节约时间,减少维修费用,减少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模块化智能门锁实施例一安装到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模块化智能门锁实施例一安装到门框的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模块化智能门锁实施例一安装到门框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模块化智能门锁实施例一安装到门框的前面立体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的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门锁壳体和前门锁电子模块,所述前门锁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前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前门锁电子模块用于容纳前门锁上的电子元件,包括前电子模块盒体、智能识别模块、前门PCB板和前门PCB板引出线缆,所述智能识别模块设置在前门PCB板上或者与前门PCB板电连接,所述前门PCB板引出线缆从前门锁壳体背面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的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门锁壳体和前门锁电子模块,所述前门锁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前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前门锁电子模块用于容纳前门锁上的电子元件,包括前电子模块盒体、智能识别模块、前门PCB板和前门PCB板引出线缆,所述智能识别模块设置在前门PCB板上或者与前门PCB板电连接,所述前门PCB板引出线缆从前门锁壳体背面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识别模块包括指纹模块、人脸识别模块、IC卡识别模块、监控摄像模块和密码触摸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子模块盒体背面设有挂扣,所述前门锁壳体的背面相应地设有挂孔,所述挂扣先伸入所述挂孔内,再向下移动,以使挂扣卡固在挂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锁壳体上下两端均设有堵头,所述上端的堵头上固定有内六角螺钉,所述内六角螺钉拧紧时与前门锁电子模块的上表面接触。


5.一种智能门锁的后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门锁壳体、后门锁电子模块和锁体电机,所述锁体电机固定在所述后门锁壳体内,所述后门锁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后门锁电子模块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后门锁电子模块用于容纳后门锁上的电子元件,包括后电子模块盒体、开关门按键、电池和后门PCB板,所述后门PCB板上设有后门PCB板引出线缆或者设有电连接器,所述开关门按键和锁体电机均与后门PC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多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