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79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所述修复装置包括操作杆、调节部及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前端,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后端;所述操作杆的卡合部穿过待调整模板,使得卡合部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所述调节部驱动操作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待调整模板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通过操作设置于操作杆上的调节部,以实现待调整模板的位置调节,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软模板凭借着其易于加工、耐低温、易于购买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模板工程中。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着模板周转次数增加及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原因,软模板拼缝位置出现错台现象成为常态。拼缝错台修复困难,耗工耗时,若修复效果达不到要求,会严重影响后续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通过操作设置于操作杆上的调节部,以实现待调整模板的位置调节,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包括操作杆、调节部及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前端,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后端;所述操作杆的卡合部穿过待调整模板,使得卡合部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所述调节部驱动操作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待调整模板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为一开合机构,所述卡合部以闭合状态穿过待调整模板的工艺孔,卡合部穿过待调整模板的工艺孔以打开状态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包括挡板及弹片,所述挡板的一端铰接于操作杆,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通过弹片固定于操作杆,所述挡板与操作杆贴合时,所述弹片处于压缩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的上端设置有切口,所述切口的上端面与所述操作杆的轴线垂直,所述切口的内侧面倾斜设置,所述挡板与所述切口的上端面抵靠时,所述弹片处于伸长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口的内侧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挡板卡接于安装槽并由紧固件连接于操作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口的内侧面与所述操作杆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还包括密封部,其设置在调节部与卡合部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的内侧面与所述操作杆的外侧面匹配设置,所述密封面的外侧面与待调整模板的工艺孔的内径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为螺纹杆,所述调节部包括卡紧件及调节件,所述卡紧件及调节件设置于螺纹杆。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通过操作设置于操作杆上的调节部,以实现待调整模板的位置调节,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卡合部与操作杆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挡板与操作杆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的一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00.修复装置;10.操作杆;11.切口;12.安装槽;13.安装杆;20.调节部;21.卡紧件;22.调节件;30.卡合部;31.挡板;311.主体板;312.连接板;32.弹片;40.密封部;200.待调整模板;300.相邻模板;400.龙骨。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6是本申请所述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申请所述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100包括操作杆10、调节部20及卡合部30,所述卡合部30设置在操作杆10的前端,所述调节部20设置在操作杆10的后端;所述操作杆10的卡合部30穿过待调整模板,使得卡合部30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所述调节部20驱动操作杆10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待调整模板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合部30为一开合机构,所述卡合部30以闭合状态穿过待调整模板的工艺孔,卡合部30穿过待调整模板的工艺孔以打开状态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这样通过操作调节部20使得操作杆10沿其轴线移动,以移动待调整模板的位置,使得待调整模板与相邻模板的在同一竖直面内,解决拼缝错台的问题。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卡合部30包括挡板31及弹片32,如图2所示,所述挡板31的一端铰接于操作杆10,所述挡板31的另一端通过弹片32固定于操作杆10,所述挡板31与操作杆10贴合时,所述弹片32处于压缩状态。具体地,所述弹片32通过贯穿于操作杆10的安装杆13将弹片32固定在安装杆10上。所述操作杆10的上端设置有切口11,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切口11的上端面与所述操作杆10的轴线垂直,所述切口11的内侧面倾斜设置,所述挡板31与所述切口11的上端面抵靠时,所述弹片32处于伸长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卡合部30穿过待调整模板上的工艺孔后,在弹片32的作用下,挡板31在弹力作用下自动打开,挡板31前侧面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同时,挡板31的背面与所述切口11的上端面抵靠,以将操作杆10与待调整模板固定为一体,施工人员通过操作调节部20,可以将操作杆10与待调整模板整体沿操作杆10的轴线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切口11的内侧面设置有安装槽12,如图4所示,所述挡板31卡接于安装槽12并由紧固件连接于操作杆10。图5是挡板3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挡板31包括主体板311及连接板312,所述主体板311及连接板312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板312的厚度与切口11的安装槽12的宽度匹配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板312的厚度略小于所述切口11的安装槽12的宽度,以便挡板31沿铰接点及安装槽12限位的空间自由转动,实现挡板的闭合及打开。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切口11的内侧面与所述操作杆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45°。优选地,所述切口11的内侧面与所述操作杆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以便挡板31尽量与操作杆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调节部及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前端,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后端;所述操作杆的卡合部穿过待调整模板,使得卡合部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所述调节部驱动操作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待调整模板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调节部及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前端,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操作杆的后端;所述操作杆的卡合部穿过待调整模板,使得卡合部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所述调节部驱动操作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待调整模板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为一开合机构,所述卡合部以闭合状态穿过待调整模板的工艺孔,卡合部穿过待调整模板的工艺孔以打开状态与待调整模板的内侧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挡板及弹片,所述挡板的一端铰接于操作杆,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通过弹片固定于操作杆,所述挡板与操作杆贴合时,所述弹片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模板拼缝错台修复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上端设置有切口,所述切口的上端面与所述操作杆的轴线垂直,所述切口的内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王俊杰张俊清倪文准陈硕陈柏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