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78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施工平台,包括设于电梯井内的主体结构、设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端的顶棚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所述顶棚结构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底面设有若干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一顶板通过所述第一U型槽卡接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处;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供所述第二顶板滑动连接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U型槽设于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第二顶板位于所述第一顶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二顶板朝向所述第二U型槽的两端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的覆盖范围外。该电梯施工平台防护效果好,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施工平台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在电梯安装时需要采用电梯施工平台,由于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很多电梯井道都未能清理干净,因此难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重物坠落。目前的电梯施工平台,大多采用简易的打开型顶棚,以便于在出现紧急情况下能够打开顶棚逃生。这种简易的可打开型的顶棚一般较为单薄轻便,虽然能够较好的满足逃生的需求,但对于较大或较尖锐的坠落物,其防护效果较差,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起到有效地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施工平台,其防护效果好,拆装方便。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施工平台,包括设于电梯井内的主体结构、设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端的顶棚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所述顶棚结构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底面设有若干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一顶板通过所述第一U型槽卡接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处;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供所述第二顶板滑动连接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U型槽设于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第二顶板位于所述第一顶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二顶板朝向所述第二U型槽的两端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的覆盖范围外。进一步的,所述第二U型槽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顶板的螺栓连接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二U型槽包括顶壁、底壁、连接所述顶壁与底壁的侧壁,所述螺栓连接组件与所述底壁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板的底面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第二U型槽设于所述加强筋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垂直于所述第一U型槽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板的上方还设有防火夹板,所述防火夹板与所述第一顶板之间设置若干弹性缓冲件。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缓冲弹簧,每个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顶板及防火夹板连接,所述第一顶板与防火夹板之间形成缓冲空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空间内设有泡沫、岩棉、泡沫与岩棉的混合物中的其中一种。进一步的,所述防火夹板的制作材料为硬质金属或合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电梯施工平台通过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双层交错设计,一方面加强了顶棚结构的防护效果,对于重物和尖锐物体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二顶板伸出第一顶板设置,有效地扩大了顶棚结构的防护范围,进一步提高了顶板的防护效果。同时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均采用U型槽结构用以实现可拆卸和滑动连接,既提高了使员工平台的拆装便捷性,又可以方便地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顶板的位置,实现最大范围的防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电梯施工平台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电梯施工平台的左视图;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第一顶板的仰视图。标记说明:1、主体结构;11、第二U型槽;111、顶壁;112、底壁;113、侧壁;12、螺栓连接组件;2、顶棚结构;21、第一顶板;211、第一U型槽;212、加强筋;22、第二顶板;23、防火夹板;24、弹性缓冲件;25、缓冲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施工平台,如图1~4所示,包括设于电梯井内的主体结构1、设于主体结构1上端的顶棚结构2,主体结构1的上端开口;顶棚结构2包括第一顶板21和第二顶板22,第一顶板21的底面设有若干第一U型槽211,第一U型槽211的开口朝下,第一顶板21通过第一U型槽211卡接于主体结构1的上端开口处;其中,第一顶板21和第二顶板22均为硬质金属或合金,优选不锈钢板或铁板。主体结构1的上设有供第二顶板22滑动连接的第二U型槽11,该第二U型槽11设于靠近主体结构1上端开口处;第二顶板22位于第一顶板21的下方,且第二顶板22朝向第二U型槽11的两端伸出设置在第一顶板21的覆盖范围外。基于上述结构设计,通过第一顶板21和第二顶板22的双层交错设计,一方面加强了顶棚结构2的防护效果,对于重物和尖锐物体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二顶板22伸出第一顶板21设置,有效地扩大了顶棚结构2的防护范围,进一步提高了顶板的防护效果。同时第一顶板21和第二顶板22均采用U型槽结构用以实现可拆卸和滑动连接,既提高了使员工平台的拆装便捷性,又可以方便地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顶板的位置,实现最大范围的防护。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4所示,第二U型槽11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顶板22位置的螺栓连接组件12。第二U型槽11包括顶壁111、底壁112、连接顶壁111与底壁112的113,螺栓连接组件12与底壁112可拆卸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顶板21的底面设有若干加强筋212,第二U型槽11设于加强筋212的下方。具体的,加强筋212垂直于第一U型槽211设置。加强筋212有限设置为3根,第一U型槽211两侧各设置一排。加强筋212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了第一顶板21的强度。同时,可将第一顶板21所承受的重物砸击通过加强筋212传递给第一U型槽211,进而传递给主体结构1,从而实现将外力有效地分散到主体结构1上,提高第一顶板21的抗砸击能力。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顶板21的上方还设有防火夹板23,防火夹板23与第一顶板21之间设置若干弹性缓冲件24。弹性缓冲件24可有效降低掉落物体对第一顶板21的直接冲击。弹性缓冲件24包括缓冲弹簧,每个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顶板21及防火夹板23连接,第一顶板21与防火夹板23之间形成缓冲空间25。为进一步缓冲外力,缓冲空间25内设有泡沫、岩棉、泡沫与岩棉的混合物中的其中一种。防火夹板23的制作材料为硬质金属或合金。本技术所述的电梯施工平台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梯井内的主体结构、设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端的顶棚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n所述顶棚结构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底面设有若干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一顶板通过所述第一U型槽卡接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处;/n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供所述第二顶板滑动连接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U型槽设于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第二顶板位于所述第一顶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二顶板朝向所述第二U型槽的两端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的覆盖范围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梯井内的主体结构、设于所述主体结构上端的顶棚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
所述顶棚结构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底面设有若干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一顶板通过所述第一U型槽卡接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处;
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供所述第二顶板滑动连接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U型槽设于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第二顶板位于所述第一顶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二顶板朝向所述第二U型槽的两端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的覆盖范围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型槽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顶板的螺栓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型槽包括顶壁、底壁、连接所述顶壁与底壁的侧壁,所述螺栓连接组件与所述底壁可拆卸连接。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仲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安速通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