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芸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72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结构本体,篦板完全覆盖在排水结构本体的上端;第一过滤装置,安装在排水结构本体内部,其边缘与排水结构本体截面周边可拆卸连接;第一排水管道,设置于第一过滤装置的下方,解决了由于雨水冲刷,公路上的落叶,木条等路面上的杂物,被冲到公路排水结构内,很容易将排水管路堵塞,需要环卫人员借助其他工具将杂物取出,且不易清理干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公路排水
,特别涉及一种公路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雨水冲刷,公路上的落叶,木条等路面上的杂物,被冲到公路排水结构内,很容易将排水管路堵塞,需要环卫人员借助其他工具将杂物取出,且不易清理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排水结构,用以解决由于雨水冲刷,公路上的落叶,木条等路面上的杂物,被冲到公路排水结构内将排水管路堵塞,需要环卫人员借助其他工具将杂物取出,且不易清理干净的问题。一种公路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结构本体;篦板,完全覆盖在排水结构本体的上端;第一过滤装置,安装在排水结构本体内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边缘与排水结构本体截面周边可拆卸连接;第一排水管道,设置于排水结构本体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第一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为中空无上表面的腔体,腔体的侧面为由上到下向内倾斜的斜面,腔体的底面和侧面有均匀布置的过滤孔;上沿,所述上沿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结构上端的周边外侧,所述过滤结构上端的周边与所述上沿的内侧周边完全密封连接;手环,所述手环为半圆形金属环,所述手环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上沿的上端,所述手环数量为两个,对称布置在所述上沿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还包括:支撑座,设置在排水结构本体内部,支撑座数量为三个、或者四个,沿排水结构本体横截面周边均匀布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沿下端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接触。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支撑座包括:挡块,所述挡块的一侧与排水结构本体连接,在排水结构本体内横截面周边均匀布置,导向柱的下端连接所述挡块的上端中间,弹簧套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挡块的上端接触,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高度大于所述导向柱的高度,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沿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接触。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还包括:第二排水管道,所述第二排水管道倾斜设置,一端连通排水结构本体上第一过滤装置上方一侧的开孔处,另一端连通第一排水管道。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还包括:第二过滤装置,设置于排水结构本体连通第二排水管道的所述开孔处。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第二过滤装置还包括:过滤网,设置于过滤装置内部,安装件,与过滤网固定连接,用于将过滤网固定于所述排水结构本体与第二排水管道的所述开孔处,所述过滤网上均匀设置过滤孔。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篦板还包括:篦板框架,所述篦板框架上设置有拉环,拉环通过合页与篦板框架连接,若干隔板条在篦板框架内间隔均匀布置。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大小小于篦板的隔板条形成的过滤孔。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公路排水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篦板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第一过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第一过滤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第二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支撑座的爆炸图;图中:1、排水结构本体;2、篦板;21、篦板框架;22、拉环;23、合页;24、隔板条;3、第一过滤装置;31、上沿;32、过滤结构;33、手环;4、第一排水管道;5、第二排水管道;6、第二过滤装置;61、过滤网;62、安装件;7、支撑座;71、支撑板;72、弹簧;73、导向柱;74、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路排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排水结构本体1;篦板2,完全覆盖在排水结构本体1的上端;第一过滤装置3,安装在排水结构本体1内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的边缘与排水结构本体1截面周边可拆卸连接;第一排水管道4,设置于排水结构本体的下端;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冲刷路面的雨水,夹带一些杂物进入排水结构,先通过篦板,过滤了一部分大的杂物,然后通过第一过滤装置,过滤掉剩余杂物,雨水进入第一排水管道,第一过滤装置与排水结构本体可拆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过滤装置防止了未被篦板过滤的杂物进入管道,堵塞管道,另外由于第一过滤装置为可拆卸连接,当环卫人员清理时,打开篦板后可将整个过滤装置取出倾倒杂物,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方便清理干净。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结构32,所述过滤结构32为中空无上表面的腔体,腔体的侧面为由上到下向内倾斜的斜面,腔体的底面和侧面有均匀布置的过滤孔;上沿31;所述上沿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结构32上端的周边外侧,所述过滤结构32上端的周边与所述上沿31的内侧周边完全密封连接;手环33,所述手环33为半圆形金属环,所述手环33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上沿31的上端,所述手环33数量为两个,对称布置在所述上沿31的两侧;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沿为整体装置的上边缘,用于与排水结构本体连接,来支撑第一过滤装置,腔体表面和侧面设置的过滤孔可以进一步过滤杂物,腔体侧面的倾斜设置有利于杂物在重力的作用下的汇集,手环大小可以通过人员的手,手环设置为两个,在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沿对称设置,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沿;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过滤装置可以进一步过滤杂物,防止杂物进入管道,腔体的设置有利于杂物的汇集,手环方便环卫人员在清理第一过滤装置里的杂物时,将第一过滤装置整体取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公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排水结构本体(1);/n篦板(2),完全覆盖在排水结构本体(1)的上端;/n第一过滤装置(3),安装在排水结构本体(1)内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的边缘与排水结构本体(1)截面周边可拆卸连接;/n第一排水管道(4),设置于排水结构本体(1)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水结构本体(1);
篦板(2),完全覆盖在排水结构本体(1)的上端;
第一过滤装置(3),安装在排水结构本体(1)内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的边缘与排水结构本体(1)截面周边可拆卸连接;
第一排水管道(4),设置于排水结构本体(1)的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结构(32),所述过滤结构(32)为中空无上表面的腔体,腔体的侧面为由上到下向内倾斜的斜面,腔体的底面和侧面有均匀布置的过滤孔;
上沿(31),所述上沿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结构(32)上端的周边外侧,所述过滤结构(32)上端的周边与所述上沿(31)的内侧周边完全密封连接;
手环(33),所述手环(33)为半圆形金属环,所述手环(33)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上沿(31)的上端,所述手环(33)数量为两个,对称布置在所述上沿(31)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座(7),设置在排水结构本体(1)内部,所述支撑座(7)数量为三个、或者四个,沿排水结构本体(1)横截面周边均匀布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的上沿(31)下端与所述支撑座(7)的上端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支撑座(7)包括:挡块(74),所述挡块(74)的一侧与排水结构本体(1)连接,在排水结构本体(1)内横截面周边均匀布置,导向柱(73)的下端连接所述挡块(74)的上端中间,弹簧(72)套在所述导向柱(73)上,所述弹簧(72)的下端与所述挡块(74)的上端接触,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芸贺姣姣李自强赵宇涛乔小龙刘雪婷
申请(专利权)人:王芸贺姣姣李自强赵宇涛乔小龙刘雪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