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架桥与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合建施工结构及其共建承台
本技术涉及高架桥与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架桥与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的合建施工结构及其共建承台。
技术介绍
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为了不受地面空间使用的局限性的影响,高架桥和地铁的修建变得日益普遍。如此,出现了高架桥与地铁车站进行合建的施工方式,即高架桥与地铁车站采取上、下对应建设的形式。传统的高架桥与地铁车站的合建施工结构,通常采用“先桥后站”或“先站后桥”的明挖形式,根据连接部位的结构形式不同,通常采用“分离式”和“结合式”。采用“先站后桥”或者“分离式”的“先桥后站”方式时,高架桥的施工与地铁车站的施工相互独立。但针对采用“结合式”“先桥后站”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形式,高架桥施工完成后,地铁车站的施工无法与施工完成的高架桥做到相互协调,导致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的施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高架桥与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的合建施工结构及其共建承台,所述共建承台能够使得高架桥的施工与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的施工相互协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架桥与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的合建施工结构的共建承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本体,所述承台本体设有用于设置高架桥的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面、及用于设置地铁车站的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承台本体还设有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预设连接头及套设于所述预设连接头上并用于与顶板的连接头连接的接驳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桥与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的合建施工结构的共建承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本体,所述承台本体设有用于设置高架桥的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面、及用于设置地铁车站的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承台本体还设有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预设连接头及套设于所述预设连接头上并用于与顶板的连接头连接的接驳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与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的合建施工结构的共建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本体内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组件,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至少一端凸出所述侧壁设置并形成所述预设连接头,且所述预设连接头套设有所述接驳器;和/或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至少一端凸出所述侧壁设置并形成所述预设连接头,且所述预设连接头套设有所述接驳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桥与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的合建施工结构的共建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及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对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对应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均凸出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设置并形成所述预设连接头,且所述预设连接头均套设有所述接驳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均凸出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设置并形成所述预设连接头,且所述预设连接头均套设有所述接驳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架桥与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的合建施工结构的共建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军,杨思谋,艾万民,李际港,闵剑,辛玄敬,李兴旺,周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