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599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属于复合材料加工设备领域,每一针刺吸盘的高度根据碳玻混织物预浸料的面的形态进行设计,具有与碳玻混织物预浸料吸附牢固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如下,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包括型钢框架、针刺定位板、针刺吸盘以及转接支架,所述针刺定位板与所述型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针刺吸盘通过所述转接支架与所述针刺定位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转接支架的高度根据所述预浸料的吸取面的形态设置,以使每一所述针刺吸盘至吸取面上对应的吸取点高度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复材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碳纤、玻纤或碳玻混合织物的生产,往往需要经过预浸工序,形成预浸料,然后通过对预浸料进行成型加工,最终形成特定形状的复合材料板材,以适应多个行业的不同需求。图1和图2为碳玻混织物预浸料1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从图中看出,碳玻混织物预浸料10的吸取面101并非是平面,在对图1和图2中的碳玻混织物预浸料10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碳玻混织物预浸料10进行转运,以便于后续加工,但是,由于碳玻混织物预浸料10的吸取面101为非平面,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碳玻混织物预浸料10与转运装置脱落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装隐患。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每一针刺吸盘的高度根据碳玻混织物预浸料的吸取面的形态进行设计,具有针刺吸盘与碳玻混织物预浸料吸附牢固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包括型钢框架、针刺定位板、针刺吸盘以及转接支架,所述针刺定位板与所述型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针刺吸盘通过所述转接支架与所述针刺定位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转接支架的高度根据所述预浸料的吸取面的形态设置,以使每一所述针刺吸盘至吸取面上对应的吸取点高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支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安装部至少包括一供所述针刺吸盘安装的安装平面,所述安装部的两端延伸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的高度根据所述预浸料的吸取面的形态设置,以使每一所述针刺吸盘至吸取面上对应的吸取点高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连接部和支撑部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连接部和支撑部的连接位置呈圆弧过渡。进一步的,所述针刺吸盘与所述转接支架的连接具体为,所述针刺吸盘上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下方设有压紧环,所述固定套筒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上方开设有嵌入环槽,所述嵌入环槽中嵌设有卡簧。进一步的,所述型钢支架沿自身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支撑型钢。进一步的,两所述支撑型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部开设有定位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型钢框架的四个角点处设有第一直角件以加固所述型钢框架。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支撑型钢的两侧与所述型钢框架之间均设有第二直角件以加固所述型钢框架。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接支架不同的高度用于对预浸料的非平面的吸取面进行补偿,使得每一针刺吸盘到其对应的吸取点的高度均是一致的,保证后续针刺吸盘在气动装置的动力作用下,每一针刺吸盘弹出的针刺,均能够勾住预浸料的表面,使针刺吸盘与预浸料牢牢吸附住,便于预成型针刺装置对预浸料后续的转运,降低了预浸料在转运过程中脱落的风险,提高了预成型针刺装置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体现预浸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用于体现预浸料的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预成型针刺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针刺吸盘与转接支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预成型针刺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型钢框架;2、针刺定位板;3、针刺吸盘;4、转接支架;41、安装部;41a、安装平面;42、连接部;421、连接孔;43、支撑部;44、安装空间;5、连接杆;6、固定套筒;61、压紧环;62、嵌入环槽;7、支撑型钢;71、连接板;711、定位凸起;8、第一直角件;9、第二直角件;10、预浸料;101、吸取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型钢框架1、针刺定位板2、针刺吸盘3以及转接支架4,针刺定位板2与型钢框架1固定连接,具体为,针刺定位板2的四周与型钢框架1的四边固定连接,针刺吸盘3通过转接支架4与针刺定位板2固定连接;其中,转接支架4的高度根据预浸料10(参见图1)的吸取面101(参见图1)的形态设置,以使每一针刺吸盘3至吸取面101上对应的吸取点高度一致。转接支架4不同的高度用于对预浸料10的非平面的吸取面101进行补偿,使得每一针刺吸盘3到其对应的吸取点的高度均是一致的,保证后续针刺吸盘3在气动装置的动力作用下,每一针刺吸盘3弹出的针刺,均能够勾住预浸料10的表面,使针刺吸盘3与预浸料10牢牢固定,便于预成型针刺装置对预浸料10后续的转运,降低了预浸料10在转运过程中脱落的风险,提高了预成型针刺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如图4所示,转接支架4包括安装部41和连接部42,安装部41至少包括一供针刺吸盘3安装的安装平面41a,安装部41的两端延伸有支撑部43,支撑部43与安装部41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44,连接部42设于支撑部43远离安装部41的一端,连接部42上开设有连接孔421。转接支架4呈U型设计,支撑部43位于安装部41的两端的设计,能够对安装部41两端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从而保证安装部41在于针刺吸盘3安装时不易发生变形,保证针刺吸盘3的针刺能够竖直向下,进而提高针刺与预浸料10(参见图1)的固定效果。优选的,如图4所示,安装部41、连接部42和支撑部43一体成型,便于转接支架4的加工和制造,降低加工成本。优选的,如图4所示,安装部41、连接部42和支撑部43的连接位置呈圆弧过渡,避免各连接位置处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而导致转接支架4的强度降低,进而影响后续针刺吸盘3的安装和使用的情况。如图4所示,基于转接支架4的自身结构,事实上,转接支架4的高度不同,实际上是支撑部43的高度不同,即支撑部43的高度根据预浸料10的吸取面101的形态设置,以使每一针刺吸盘3至吸取面101上对应的吸取点高度一致。如图4所示,针刺吸盘3与转接支架4的连接具体为,针刺吸盘3上部设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6,固定套筒6位于安装部41的下方设有压紧环61,固定套筒6位于安装部41的上方开设有嵌入环槽62,嵌入环槽62中嵌设有卡簧(图中未示出)。固定套筒6与连接杆5螺纹连接固定,将连接杆5和固定套筒6插入安装部41的安装孔中,在嵌入环槽62中卡入卡簧,由于卡簧与压紧环61的压紧作用,将固定套筒6与转接支架4固定安装。如图5所示,型钢支架沿自身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支撑型钢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框架(1)、针刺定位板(2)、针刺吸盘(3)以及转接支架(4),所述针刺定位板(2)与所述型钢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针刺吸盘(3)通过所述转接支架(4)与所述针刺定位板(2)固定连接;/n其中,所述转接支架(4)的高度根据预浸料(10)的吸取面(101)的形态设置,以使每一所述针刺吸盘(3)至吸取面(101)上对应的吸取点高度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框架(1)、针刺定位板(2)、针刺吸盘(3)以及转接支架(4),所述针刺定位板(2)与所述型钢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针刺吸盘(3)通过所述转接支架(4)与所述针刺定位板(2)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转接支架(4)的高度根据预浸料(10)的吸取面(101)的形态设置,以使每一所述针刺吸盘(3)至吸取面(101)上对应的吸取点高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4)包括安装部(41)和连接部(42),所述安装部(41)至少包括一供所述针刺吸盘(3)安装的安装平面(41a),所述安装部(41)的两端延伸有支撑部(43),所述支撑部(43)与所述安装部(41)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44),所述连接部(42)设于所述支撑部(43)远离所述安装部(41)的一端,所述连接部(42)上开设有连接孔(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3)的高度根据所述预浸料(10)的吸取面(101)的形态设置,以使每一所述针刺吸盘(3)至吸取面(101)上对应的吸取点高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成型针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41)、连接部(42)和支撑部(43)一体成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杰谈源沈蓝江刘林明刘宇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