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58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纤维,包括纤维骨架以及盘旋绕接在纤维骨架上的辅助固定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复数条保温通道,增大纤维体内的保温空间,增强保温效果,同时也增强了该人工纤维的蓬松性,保证该人工纤维具有良好的外观;纤维骨架采用螺旋设计,当收到外力挤压时,螺旋状的纤维骨架易以回弹恢复原状,保持纤维蓬松的效果;在保温通道内部设有相互支撑的支撑条,增强产品纤维的抗压性;且可针对纤维的使用目的,有针对性的在后期加入相适应的功能性颗粒,加入功能性颗粒后通过凹槽、凹槽和辅助固定纤维之间的缝隙、辅助固定纤维之间的缝隙来固定功能性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纤维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9.07.22,申请号为201921149187.6,名称为“一种保温纤维”的中国专利的优先权。
本技术涉及纤维
,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纤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纤维的生产工艺也越来越先进,能够生产出各种复杂结构的人工纤维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应用在被子、衣服、玩具的化学纤维,对于纤维的抗压性和保温性的要求十分高。蓬松、不易被压扁的纤维能够保持被子、衣服或玩具的外在观感,使的产品有更好的卖相,利于厂家产品的销售。由于市场对人工纤维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保温效果和蓬松性也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中空纤维内部为空心结构,虽然能够贮存一定的热量,但是其传热效果差,外部的热量不易传送贮存到纤维内部,同时,相比以往的实心纤维,确实能起到蓬松的效果,也有一定的抗压性,但其效果不明显,经受外力多次的挤压,其抗压效果就十分微弱,易被压扁,影响纤维产品的外观的同时,也降低其保温效果。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具有优良抗压性和保温效果的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优良抗压性和保温效果的保温纤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纤维,包括纤维骨架以及盘旋绕接在纤维骨架上的辅助固定纤维;所述纤维骨架呈螺旋状,所述纤维骨架的表面分布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纤维骨架半径的1/3,所述凹槽的直径为凹槽深度的三倍,所述纤维骨架沿长度方向设有复数条互相平行的保温通道,所述保温通道横截面的面积不大于纤维骨架横截面面积的1/3;所述保温通道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纤维骨架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由三个支撑条组成,三个所述支撑条一端聚合一起,另一端与保温通道内壁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支撑条中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条组成的夹角为120度;所述辅助固定纤维数量为4根,所述辅助固定纤维的直径小于凹槽的直径的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复数条保温通道,增大纤维体内的保温空间,增强保温效果,同时,也增强了该人工纤维的蓬松性,保证该人工纤维具有良好的外观;纤维骨架采用螺旋设计,当收到外力挤压时,螺旋状的纤维骨架易以回弹恢复原状,保持纤维蓬松的效果;在保温通道内部设有相互支撑的支撑条,增强产品纤维的抗压性;支撑条与纤维本体一体成型,降低对纤维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且可针对纤维的使用目的,有针对性的在后期加入相适应的功能性颗粒,加入功能性颗粒后通过凹槽、凹槽和辅助固定纤维之间的缝隙、辅助固定纤维之间的缝隙来固定功能性颗粒。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纤维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纤维骨架;11、凹槽;12、保温通道;121、支撑体;2、辅助固定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保温纤维,包括纤维骨架1以及盘旋绕接在纤维骨架1上的辅助固定纤维2;所述纤维骨架1呈螺旋状,所述纤维骨架1的表面分布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深度为纤维骨架1半径的1/3,所述凹槽11的直径为凹槽11深度的三倍,所述纤维骨架1沿长度方向设有复数条互相平行的保温通道12,所述保温通道12横截面的面积不大于纤维骨架1横截面面积的1/3;所述保温通道12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纤维骨架1的支撑体121,所述支撑体121由三个支撑条组成,三个所述支撑条一端聚合一起,另一端与保温通道12内壁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支撑条中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条组成的夹角为120度;所述辅助固定纤维2数量为4根,所述辅助固定纤维2的直径小于凹槽11的直径的1/2。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复数条保温通道,增大纤维体内的保温空间,增强保温效果,同时,也增强了该人工纤维的蓬松性,保证该人工纤维具有良好的外观;纤维骨架采用螺旋设计,当收到外力挤压时,螺旋状的纤维骨架易以回弹恢复原状,保持纤维蓬松的效果;在保温通道内部设有相互支撑的支撑条,增强产品纤维的抗压性;支撑条与纤维本体一体成型,降低对纤维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且可针对纤维的使用目的,有针对性的在后期加入相适应的功能性颗粒,加入功能性颗粒后通过凹槽、凹槽和辅助固定纤维之间的缝隙、辅助固定纤维之间的缝隙来固定功能性颗粒。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121与所述纤维骨架1一体成型,材料成分相同。由上述描述可知,支撑体与纤维骨架一体成型,降低对纤维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进一步的,所述凹槽11的内壁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交错排列。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凹槽的强度,使得凹槽不会在加入颗粒后发生破损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纤维骨架1上设有经过所述保温通道12且贯穿所述纤维本体的通风孔。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通风孔的设置,增大保温通道与纤维骨架外热量的接触面积,增大保温通道的传递热量,增强保温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至少贯穿两条所述保温通道12。由上述描述可知,通风孔至少贯穿两条所述保温通道,使得保温通道间能够通过通风孔互相传递热量,增强纤维的保温效果。请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保温纤维,包括纤维骨架1以及盘旋绕接在纤维骨架1上的辅助固定纤维2;所述纤维骨架1呈螺旋状,所述纤维骨架1的表面分布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深度为纤维骨架1半径的1/3,所述凹槽11的直径为凹槽11深度的三倍,所述纤维骨架1沿长度方向设有复数条互相平行的保温通道12,所述保温通道12横截面的面积不大于纤维骨架1横截面面积的1/3;所述保温通道12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纤维骨架1的支撑体121,所述支撑体121由三个支撑条组成,三个所述支撑条一端聚合一起,另一端与保温通道12内壁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支撑条中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条组成的夹角为120度;所述辅助固定纤维2数量为4根,所述辅助固定纤维2的直径小于凹槽11的直径的1/2;所述支撑体121与所述纤维骨架1一体成型,材料成分相同;所述凹槽11的内壁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交错排列;所述纤维骨架1上设有经过所述保温通道12且贯穿所述纤维本体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至少贯穿两条所述保温通道12。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复数条保温通道,增大纤维体内的保温空间,增强保温效果,同时,也增强了该人工纤维的蓬松性,保证该人工纤维具有良好的外观;纤维骨架采用螺旋设计,当收到外力挤压时,螺旋状的纤维骨架易以回弹恢复原状,保持纤维蓬松的效果;在保温通道内部设有相互支撑的支撑条,增强产品纤维的抗压性;支撑条与纤维本体一体成型,降低对纤维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且可针对纤维的使用目的,有针对性的在后期加入相适应的功能性颗粒,加入功能性颗粒后通过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骨架以及盘旋绕接在纤维骨架上的辅助固定纤维;/n所述纤维骨架呈螺旋状,所述纤维骨架的表面分布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纤维骨架半径的1/3,所述凹槽的直径为凹槽深度的三倍,所述纤维骨架沿长度方向设有复数条互相平行的保温通道,所述保温通道横截面的面积不大于纤维骨架横截面面积的1/3;/n所述保温通道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纤维骨架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由三个支撑条组成,三个所述支撑条一端聚合一起,另一端与保温通道内壁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支撑条中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条组成的夹角为120度;/n所述辅助固定纤维数量为4根,所述辅助固定纤维的直径小于凹槽的直径的1/2。/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22 CN 20192114918761.一种保温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骨架以及盘旋绕接在纤维骨架上的辅助固定纤维;
所述纤维骨架呈螺旋状,所述纤维骨架的表面分布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纤维骨架半径的1/3,所述凹槽的直径为凹槽深度的三倍,所述纤维骨架沿长度方向设有复数条互相平行的保温通道,所述保温通道横截面的面积不大于纤维骨架横截面面积的1/3;
所述保温通道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纤维骨架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由三个支撑条组成,三个所述支撑条一端聚合一起,另一端与保温通道内壁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支撑条中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华卓志明林鹏曾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康百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