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冲渣气提螺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55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渣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火冲渣气提螺旋机,在使用火冲渣气提螺旋机对冲渣水进行分离处理时,通过过滤网罩对不溶于水的炉渣进行过滤,同时通过提升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对过滤后的冲渣水进一步进行分离,提高分离效果,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环转动,从而使清理竖刷和清理底刷对过滤网罩进行清理,防止堵塞;包括处理箱、进水管、排渣管、过滤网罩、提升装置、提升管、螺旋管、气液分离装置、排气管、排水管、吸水管、气泵、进气管、电机、减速箱、转轴、动力齿轮、从动齿环、旋转环、环座、滑槽、滑轮、两组清理竖杆、清理横杆、两组清理竖刷和清理底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冲渣气提螺旋机
本技术涉及冲渣设备
,特别是涉及火冲渣气提螺旋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在通常利用高压水束的冲击来处理炼铁高炉在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炉渣。但是湿渣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冲渣沟的盖板与沟槽之间存在间隙,渣水不可避免得会溅到外面,从而带出锅炉炉渣,使用时间过长炉渣便会堆积,污染环境面积较广。火冲渣气提螺旋机是一种用于冲渣水处理过程,对炉渣进行有效分离的辅助装置,其在冲渣设备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冲渣处理装置在对冲渣水进行分离处理时分离效果不理想,且炉渣容易造成过滤装置堵塞,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离效果较为理想的火冲渣气提螺旋机。本技术的火冲渣气提螺旋机,包括处理箱、进水管、排渣管、过滤网罩、提升装置、提升管、螺旋管、气液分离装置、排气管、排水管、吸水管、气泵、进气管、电机、减速箱、转轴、动力齿轮、从动齿环、旋转环、环座、滑槽、滑轮、两组清理竖杆、清理横杆、两组清理竖刷和清理底刷,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进水管的右端自处理箱的左端上侧插入内腔内,排渣管的顶端与处理箱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提升装置的底端自处理箱的顶端插入内腔内,过滤网罩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并罩设于提升装置的外端,提升管固定设置于提升装置的顶端,螺旋管固定设置于提升管内并与提升装置的顶端相通,气液分离装置固定设置于提升管的顶端并与螺旋管的顶端相通,排气管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的顶端,排水管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的底端右侧,吸水管固定设置于提升装置的左端,气泵固定设置于处理箱的顶端,气泵的顶端与进气管的左部固定连接,进气管的右部与提升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固定设置于处理箱的顶端左侧,减速箱固定设置于处理箱的顶端左侧并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固定设置于减速箱的底端,动力齿轮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底端,环座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并圈套设置于过滤网罩的外端,滑槽设置于环座的底端,滑轮设置于旋转环的顶部,滑轮位于滑槽内并可旋转转动,从动齿环圈套设置于旋转环的外端并与动力齿轮齿合连接,两组清理竖杆分别固定设置于旋转环的底端左侧和右侧,两组清理竖杆的底端分别与清理横杆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两组清理竖刷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清理竖杆的内端固定连接并与过滤网罩的外端接触,清理底刷固定设置于清理横杆的顶端并与过滤网罩的底端接触。本技术的火冲渣气提螺旋机,还包括底座和支撑轴,底座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端,支撑轴的顶端与清理横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轴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可转动连接。本技术的火冲渣气提螺旋机,还包括固定片和固定螺钉,固定片固定绳设置于电机的中部,固定螺钉的底端自固定片的顶端穿过固定片插入处理箱的顶端内部。本技术的火冲渣气提螺旋机,还包括自锁垫圈,自锁垫圈圈套设置于固定螺钉的中部,自锁垫圈的底端与固定片的顶端接触。本技术的火冲渣气提螺旋机,支撑轴与清理横杆的连接处位于清理横杆的中心位置。本技术的火冲渣气提螺旋机,排渣管的中部设置有排渣阀。本技术的火冲渣气提螺旋机,排水管的中部设置于排水阀。本技术的火冲渣气提螺旋机,进气管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火冲渣气提螺旋机对冲渣水进行分离处理时,通过过滤网罩对不溶于水的炉渣进行过滤,同时通过提升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对过滤后的冲渣水进一步进行分离,提高分离效果,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环转动,从而使清理竖刷和清理底刷对过滤网罩进行清理,防止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清理竖杆与旋转环的连接左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标记A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标记B的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处理箱;2、进水管;3、排渣管;4、过滤网罩;5、提升装置;6、提升管;7、螺旋管;8、气液分离装置;9、排气管;10、排水管;11、吸水管;12、气泵;13、进气管;14、电机;15、减速箱;16、转轴;17、动力齿轮;18、从动齿环;19、旋转环;20、环座;21、滑槽;22、滑轮;23、清理竖杆;24、清理横杆;25、清理竖刷;26、清理底刷;27、底座;28、支撑轴;29、固定片;30、固定螺钉;31、自锁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火冲渣气提螺旋机,包括处理箱1、进水管2、排渣管3、过滤网罩4、提升装置5、提升管6、螺旋管7、气液分离装置8、排气管9、排水管10、吸水管11、气泵12、进气管13、电机14、减速箱15、转轴16、动力齿轮17、从动齿环18、旋转环19、环座20、滑槽21、滑轮22、两组清理竖杆23、清理横杆24、两组清理竖刷25和清理底刷26,处理箱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进水管2的右端自处理箱1的左端上侧插入内腔内,排渣管3的顶端与处理箱1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提升装置5的底端自处理箱1的顶端插入内腔内,过滤网罩4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并罩设于提升装置5的外端,提升管6固定设置于提升装置5的顶端,螺旋管7固定设置于提升管6内并与提升装置5的顶端相通,气液分离装置8固定设置于提升管6的顶端并与螺旋管7的顶端相通,排气管9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8的顶端,排水管10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8的底端右侧,吸水管11固定设置于提升装置5的左端,气泵12固定设置于处理箱1的顶端,气泵12的顶端与进气管13的左部固定连接,进气管13的右部与提升装置5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14固定设置于处理箱1的顶端左侧,减速箱15固定设置于处理箱1的顶端左侧并与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16固定设置于减速箱15的底端,动力齿轮17固定设置于转轴16的底端,环座20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并圈套设置于过滤网罩4的外端,滑槽21设置于环座20的底端,滑轮22设置于旋转环19的顶部,滑轮22位于滑槽21内并可旋转转动,从动齿环18圈套设置于旋转环19的外端并与动力齿轮17齿合连接,两组清理竖杆23分别固定设置于旋转环19的底端左侧和右侧,两组清理竖杆23的底端分别与清理横杆24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两组清理竖刷25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清理竖杆23的内端固定连接并与过滤网罩4的外端接触,清理底刷26固定设置于清理横杆24的顶端并与过滤网罩4的底端接触;在使用火冲渣气提螺旋机对冲渣水进行分离处理时,通过过滤网罩对不溶于水的炉渣进行过滤,同时通过提升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对过滤后的冲渣水进一步进行分离,提高分离效果,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环转动,从而使清理竖刷和清理底刷对过滤网罩进行清理,防止堵塞。本技术的火冲渣气提螺旋机,还包括底座27和支撑轴28,底座27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端,支撑轴28的顶端与清理横杆24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轴28的底端与底座27的顶端可转动连接;通过支撑轴对清理横杆进行支撑。本技术的火冲渣气提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火冲渣气提螺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箱(1)、进水管(2)、排渣管(3)、过滤网罩(4)、提升装置(5)、提升管(6)、螺旋管(7)、气液分离装置(8)、排气管(9)、排水管(10)、吸水管(11)、气泵(12)、进气管(13)、电机(14)、减速箱(15)、转轴(16)、动力齿轮(17)、从动齿环(18)、旋转环(19)、环座(20)、滑槽(21)、滑轮(22)、两组清理竖杆(23)、清理横杆(24)、两组清理竖刷(25)和清理底刷(26),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进水管(2)的右端自处理箱(1)的左端上侧插入内腔内,所述排渣管(3)的顶端与处理箱(1)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提升装置(5)的底端自处理箱(1)的顶端插入内腔内,所述过滤网罩(4)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并罩设于提升装置(5)的外端,所述提升管(6)固定设置于提升装置(5)的顶端,所述螺旋管(7)固定设置于提升管(6)内并与提升装置(5)的顶端相通,所述气液分离装置(8)固定设置于提升管(6)的顶端并与螺旋管(7)的顶端相通,所述排气管(9)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8)的顶端,所述排水管(10)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8)的底端右侧,所述吸水管(11)固定设置于提升装置(5)的左端,所述气泵(12)固定设置于处理箱(1)的顶端,所述气泵(12)的顶端与进气管(13)的左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13)的右部与提升装置(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4)固定设置于处理箱(1)的顶端左侧,所述减速箱(15)固定设置于处理箱(1)的顶端左侧并与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6)固定设置于减速箱(15)的底端,所述动力齿轮(17)固定设置于转轴(16)的底端,所述环座(20)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并圈套设置于过滤网罩(4)的外端,所述滑槽(21)设置于环座(20)的底端,所述滑轮(22)设置于旋转环(19)的顶部,所述滑轮(22)位于滑槽(21)内并可旋转转动,所述从动齿环(18)圈套设置于旋转环(19)的外端并与动力齿轮(17)齿合连接,所述两组清理竖杆(23)分别固定设置于旋转环(19)的底端左侧和右侧,所述两组清理竖杆(23)的底端分别与清理横杆(24)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两组清理竖刷(25)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清理竖杆(23)的内端固定连接并与过滤网罩(4)的外端接触,所述清理底刷(26)固定设置于清理横杆(24)的顶端并与过滤网罩(4)的底端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火冲渣气提螺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箱(1)、进水管(2)、排渣管(3)、过滤网罩(4)、提升装置(5)、提升管(6)、螺旋管(7)、气液分离装置(8)、排气管(9)、排水管(10)、吸水管(11)、气泵(12)、进气管(13)、电机(14)、减速箱(15)、转轴(16)、动力齿轮(17)、从动齿环(18)、旋转环(19)、环座(20)、滑槽(21)、滑轮(22)、两组清理竖杆(23)、清理横杆(24)、两组清理竖刷(25)和清理底刷(26),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进水管(2)的右端自处理箱(1)的左端上侧插入内腔内,所述排渣管(3)的顶端与处理箱(1)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提升装置(5)的底端自处理箱(1)的顶端插入内腔内,所述过滤网罩(4)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并罩设于提升装置(5)的外端,所述提升管(6)固定设置于提升装置(5)的顶端,所述螺旋管(7)固定设置于提升管(6)内并与提升装置(5)的顶端相通,所述气液分离装置(8)固定设置于提升管(6)的顶端并与螺旋管(7)的顶端相通,所述排气管(9)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8)的顶端,所述排水管(10)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8)的底端右侧,所述吸水管(11)固定设置于提升装置(5)的左端,所述气泵(12)固定设置于处理箱(1)的顶端,所述气泵(12)的顶端与进气管(13)的左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13)的右部与提升装置(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4)固定设置于处理箱(1)的顶端左侧,所述减速箱(15)固定设置于处理箱(1)的顶端左侧并与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6)固定设置于减速箱(15)的底端,所述动力齿轮(17)固定设置于转轴(16)的底端,所述环座(20)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并圈套设置于过滤网罩(4)的外端,所述滑槽(21)设置于环座(20)的底端,所述滑轮(22)设置于旋转环(19)的顶部,所述滑轮(22)位于滑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家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宝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