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49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碱液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排放设备,处理箱的右端面设有排放设备,且排放设备包括雾化筒和雾化喷头,使得雾化碱液得更加彻底,达到了有效利用雾化方式处理碱液的目的,避免碱液中的一些有害化学物质以液体的方式直接排放到外界,通过雾化的方式对碱液的形态做了处理,提高了装置的安全系数。该装置通过在搅拌机构的右端通过输液管连通余热回收机构,使得装置的废碱液能够回收再利用,从而提高了碱液的利用率,减少了装置内部的发热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与同类型的产品相比,竞争上更具有独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液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碱液处理
,具体为一种碱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碱液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因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2S、碱洗油品和裂解气而产生的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废液,由于含有硫化物和硫醇等无机和有机硫化物,因而废碱液具有难闻的恶臭气味,废碱液具有强碱性,若不经适当的预处理,高浓度的废碱液进入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后,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严重时可使微生物大量死亡,从而影响污水处理场的正常运行和总排废水的达标排放,对于废碱液处理,现有采用酸碱中和的方式并配合搅拌机构提高中和度,以对碱液进行处理。现有的碱液处理装置,大多不便于操作,设计结构略微简单,智能化应用较少,工作效率低下,不能适时地控制装置内的温度,碱液的利用率较低,不能有效地利用雾化方式处理碱液,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针对这些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一种碱液处理装置,它具有操作方便、工作效率较高、能适时地控制装置内的温度、碱液的利用率较高、能有效地利用雾化方式处理碱液和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碱液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和排放设备(2),处理箱(1)的右端面设有排放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内腔上端加工进液口(11),进液口(11)的下端通过输液管(12)连通冷凝降温机构(13),冷凝降温机构(13)包括制冷器(131)和温度传感器(132),制冷器(131)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冷凝降温机构(13)的内壁上,冷凝降温机构(13)的内壁靠近边角处均设有温度传感器(132);所述冷凝降温机构(13)的下端口通过输液管(12)连通喷淋脱硫机构(14),喷淋脱硫机构(14)包括抽水泵(141)和喷淋设备(142),抽水泵(141)的后端通过输水管(1411)连接喷淋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液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和排放设备(2),处理箱(1)的右端面设有排放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内腔上端加工进液口(11),进液口(11)的下端通过输液管(12)连通冷凝降温机构(13),冷凝降温机构(13)包括制冷器(131)和温度传感器(132),制冷器(131)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冷凝降温机构(13)的内壁上,冷凝降温机构(13)的内壁靠近边角处均设有温度传感器(132);所述冷凝降温机构(13)的下端口通过输液管(12)连通喷淋脱硫机构(14),喷淋脱硫机构(14)包括抽水泵(141)和喷淋设备(142),抽水泵(141)的后端通过输水管(1411)连接喷淋设备(142),喷淋脱硫机构(14)的右端连接有输液管(12),输液管(12)连通搅拌机构(15);所述搅拌机构(15)的内部平行设置有三组搅拌机(151),搅拌机(151)的下端电性连接减速电机(1511),搅拌机构(15)的右端通过输液管(12)分别连通余热回收机构(16)和过滤机构(17),过滤机构(17)的右端安装有排放设备(2);
所述排放设备(2)包括雾化筒(21)和雾化喷头(22),雾化筒(21)的后端连接输液管(12),雾化喷头(22)设置在雾化筒(21)的右端面,且雾化喷头(22)与雾化筒(21)的内腔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系祖斌卢方欣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