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金平专利>正文

一种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48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包括滤壳、沿滤壳长度方向并内置于滤壳的滤芯;所述滤壳顶部开设有一进水口、一净化出水口,滤芯靠近净化出水口的一端呈椎体构造;所述滤芯的椎体尖端延伸并连通净化出水口,滤壳底部开设一洗涤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借助洗涤水龙头使用时的开关动作来达到自动清洗滤芯的目的,实现无废水排放,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
技术介绍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净水器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净水技术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使得“水土不服”的现象会很快成为历史,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由于地下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地方性疾病。目前,市场上的净水器只有两个口,其中一个是进水口,另一个是出水口,这类净水器使用时残余垃圾沉积在滤芯内无法排除。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人工(或者电动)清洗和更换新的滤芯,既麻烦又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其借助洗涤水龙头使用时的开关动作来达到自动清洗滤芯的目的,实现无废水排放,节能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包括滤壳、沿滤壳长度方向并内置于滤壳的滤芯;所述滤壳顶部开设有一进水口、一净化出水口,滤芯靠近净化出水口的一端呈椎体构造;所述滤芯的椎体尖端延伸并连通净化出水口,滤壳底部开设一洗涤出水口。较佳地,所述滤芯的另一端呈圆柱体构造,该端内置过滤膜,锥体一端内设储水空间。较佳地,所述过滤膜采用超滤膜。较佳地,所述滤壳的进水口经进水管连通至自来水管道。较佳地,所述进水管采用三分管,进水口采用三分孔径。较佳地,所述滤壳的洗涤出水口经洗涤出水管连通至洗涤水龙头。较佳地,所述洗涤出水管采用三分管,洗涤出水口采用三分孔径。较佳地,所述滤壳的净化出水口经净化出水管连通至净化水龙头。较佳地,所述净化出水管采用二分管,净化出水口采用二分孔径。较佳地,所述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还包括净水器外壳,滤壳及滤芯内置于净水器外壳安装;所述进水管、洗涤出水管、净化出水管分别穿过净水器外壳布置。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滤壳上开设一进水口、一洗涤出水口、一净化出水口,并将进水口设置在滤壳的顶部,洗涤出水口设置在滤壳的底部,借助洗涤水龙头使用时的开关动作,自来水从滤壳顶部的进水口进入,并从滤壳底部的洗涤出水口流出,有效冲洗并排出滤芯拦截的垃圾,起到清洗滤芯的作用,同时不需要耗费电能或其他动力;2)洗涤水龙头在平常多次的打开和关闭,一方面对滤芯起到了清洗作用,另一方面又达到无废水排出,节能的目的;3)滤芯的上端呈椎体构造,以方便将进水口设计在了滤壳的顶部,避免出现进水口的进水空间狭小导致进水量小的问题;4)滤芯的上端呈椎体构造,且其椎体尖端延伸并连通净化出水口,使净化出水口的水量集中,避免净化水龙头的出水量过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适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识说明:1—净水器,2—进水管,3—自来水管道,4—洗涤出水管,5—洗涤水龙头,6—净化出水管,7—净化水龙头,11—滤壳,12—滤芯,13—进水口,14—净化出水口,15—洗涤出水口,16—净水器外壳,121—过滤膜,122—储水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包括滤壳11、沿滤壳11长度方向并内置于滤壳11的滤芯12;所述滤壳11顶部开设有一进水口13、一净化出水口14,滤芯12靠近净化出水口14的一端呈椎体构造;所述滤芯12的椎体尖端延伸并连通净化出水口14,滤壳11底部开设一洗涤出水口15。其中,所述滤芯12的另一端呈圆柱体构造,该端内置过滤膜121,锥体一端内设储水空间122。所述过滤膜121采用超滤膜。所述滤壳11的进水口13经进水管2连通至自来水管道3。所述进水管2采用三分管,进水口13采用三分孔径。所述滤壳11的洗涤出水口15经洗涤出水管4连通至洗涤水龙头5。所述洗涤出水管4采用三分管,洗涤出水口15采用三分孔径。所述滤壳11的净化出水口14经净化出水管4连通至净化水龙头7。所述净化出水管6采用二分管,净化出水口14采用二分孔径。所述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还包括净水器外壳16,滤壳11及滤芯12内置于净水器外壳16安装;所述进水管2、洗涤出水管4、净化出水管6分别穿过净水器外壳16布置。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用于饮水机等的制水系统,通过在滤壳11上开设一进水口13、一洗涤出水口15、一净化出水口14,净化出水口14设于滤壳11顶部中间位置,进水口13设于滤壳11顶部一侧。通过将滤芯12的上端设置为椎体构造,给进水口13预留进水空间(若将滤芯12的该端设置为圆形、方形等形状,容易会挡住进水口13,会出现进水空间狭小导致进水量小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把进水口13、净化出水口14都设计在滤壳11顶部,方便冲洗滤芯12时水流从上至下,滤壳11底部的洗涤出水口15连接到洗涤水龙头5作为洗涤滤芯水直流而出。通过自来水管道3的水压及水流量冲入了滤壳11内,并通过洗涤水龙头5在平常的多次打开和关闭,实现对滤芯12的多次冲洗,一方面对滤芯12起到了清洗作用,另一方面又达到无废水排出,节能的目的。同时,目前市场上的净水器1普遍存在水流量小的问题,大部分采用的进水管2管径小于三分管的管径,本技术为了提高冲洗效率,进水管2、洗涤出水管4都采用三分管(内径为10mm),进水口13、洗涤出水口15对应采用三分孔径增加水流量,避免了市场上现有净水器的水流量很小的问题。进水管2采用二分管,其内径为6.35mm。当单独打开净化水龙头7时,自来水从进水口13进入了滤壳11后,经过滤芯12的超滤膜121过滤后由储水空间122流向净化出水口14,经净化出水管6流至净化水龙头7。当单独打开洗涤水龙头5时,自来水从进水口13进入了滤壳11,冲洗滤芯并12从底部的洗涤出水口15流出,排出滤芯12拦截的垃圾,起到清洗滤芯12的作用。当同时打开净化水龙头7和洗涤水龙头5时,洗涤水和净化水流互不干扰,可以同时使用洗涤水和净化水。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壳、沿滤壳长度方向并内置于滤壳的滤芯;所述滤壳顶部开设有一进水口、一净化出水口,滤芯靠近净化出水口的一端呈椎体构造;所述滤芯的椎体尖端延伸并连通净化出水口,滤壳底部开设一洗涤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壳、沿滤壳长度方向并内置于滤壳的滤芯;所述滤壳顶部开设有一进水口、一净化出水口,滤芯靠近净化出水口的一端呈椎体构造;所述滤芯的椎体尖端延伸并连通净化出水口,滤壳底部开设一洗涤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的另一端呈圆柱体构造,该端内置过滤膜,锥体一端内设储水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采用超滤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壳的进水口经进水管连通至自来水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耗电自动清洗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采用三分管,进水口采用三分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任金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