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224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本申请公开了卡扣盒,包括盒底与盒盖,所述盒盖一端与盒底一端转动固定在一起,所述盒底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盒盖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槽的形状与卡柱的形状相卡嵌适配,所述卡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卡柱的柱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当所述卡柱位于所述卡槽内时,所述第一卡合部将第二卡合部夹紧卡夹于第一卡合部与卡槽的槽底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卡槽上设置第一卡合部,在卡柱上设置第二卡合部,当卡柱嵌入卡槽内后,卡槽上的第一卡合部将卡柱上第二卡合部卡夹在第一卡合部与卡槽的槽底之间,由于将卡柱上的第二卡合部卡夹住了,所以卡柱就无法从卡槽上滑脱了,盒底与盒盖之间在装东西的过程中不会脱离开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扣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扣盒。
技术介绍
鸡蛋(包括鸭蛋及鹅蛋之类的蛋)盒是目前用的最多的装鸡蛋的工具,现在的鸡蛋盒结构如下,包括盒底以及盒盖两个部分,盒底与盒盖都是由塑料注塑得到的,盒盖的一端与盒底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盒盖可以绕着盒底转动,盒底上开设有存放槽,存放槽用于存放鸡蛋,盒底上开设有圆形的卡槽,盒盖上设置有圆形的凸起柱,卡槽是盒底自身的一部分,凸起柱是盒盖的一部分,都是塑料。当存放槽内放上鸡蛋后,将盒盖盖在盒底上,盒盖上的凸起柱卡扣在盒底的卡槽上。但是这种鸡蛋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因为卡槽是圆柱形的,而卡柱也是圆柱形的,在使用过程中卡柱非常容易从卡槽上滑脱,导致盒带打开,鸡蛋从盒底的存放槽内掉落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卡扣盒。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卡扣盒,包括盒底与盒盖,所述盒盖一端与盒底一端转动固定在一起,所述盒底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盒盖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槽的形状与卡柱的形状相卡嵌适配,所述卡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卡柱的柱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当所述卡柱位于所述卡槽内时,所述第一卡合部将第二卡合部夹紧卡夹于第一卡合部与卡槽的槽底之间。本装置通过在卡槽上设置第一卡合部,在卡柱上设置第二卡合部,当卡柱嵌入卡槽内后,卡槽上的第一卡合部将卡柱上第二卡合部卡夹在第一卡合部与卡槽的槽底之间,由于将卡柱上的第二卡合部卡夹住了,所以卡柱就无法从卡槽上滑脱了,这样盒底与盒盖之间就不会在装东西的过程中脱离开了。r>可选的,所述盒盖为塑料盒盖,所述卡柱为塑料空心卡柱,所述盒盖与卡柱一体成型,所述盒底为塑料盒底,所述卡槽与所述盒底一体成型。此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可选的,所述盒底为塑料盒底,所述盒盖为塑料盒盖,所述盒底与所述盒盖一体成型。此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可选的,所述卡槽为半圆柱形卡槽,所述卡柱为半圆柱形卡柱,所述第一卡合部设置于卡槽的平面槽壁上,所述第二卡合部设置于卡柱的平面柱壁上。半圆柱形的卡槽与半圆柱形的卡柱卡合在一起后,可以保证卡柱与卡槽之间不会发生晃动,卡柱与卡槽之间不会发生晃动,可以使得盒底与盒盖盖合在一起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可选的,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块状的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为块状的第二卡合部,且第一卡合部垂直于卡槽的平面槽壁,所述第二卡合部垂直于卡柱的平面柱壁。可选的,所述第一卡合部为空心或实心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为空心或实心卡合部。理论上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但是出于生产效率以及使用便捷性的角度考虑,使用空心的第一卡合部及空心的第二卡合部,因为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卡柱、卡槽、盒底及盒盖这些都是一体注塑成型的,所以选优空心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同时由于卡柱在进入卡槽及离开卡槽的过程中,都需要第一卡合部先收拢再伸展,而空心塑料材质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恰好都具有这种特性,所以选优使用空心的第一卡合部及空心的第二卡合部。可选的,所述第一卡合部上设置有圆弧倒角,所述第二卡合部上设置有圆弧倒角;当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夹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卡合部上的圆弧倒角贴紧第二卡合部上的圆弧倒角。设置圆弧倒角方便第二卡合部滑进或滑出第一卡合部与卡槽的槽底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卡槽上设置第一卡合部,在卡柱上设置第二卡合部,当卡柱嵌入卡槽内后,卡槽上的第一卡合部将卡柱上第二卡合部卡夹在第一卡合部与卡槽的槽底之间,由于将卡柱上的第二卡合部卡夹住了,所以卡柱就无法从卡槽上滑脱了,这样盒底与盒盖之间就不会在装东西的过程中脱离开了。附图说明:图1是卡扣盒的工作原理示意简图;图2是卡槽结构示意简图;图3是卡柱结构示意简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卡槽,101、第一卡合部,102、槽壁,2、卡柱,201、第二卡合部,202、柱壁,3、圆弧倒角,4、盒盖,5、盒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一种卡扣盒,包括盒底5与盒盖4,盒盖4一端与盒底5一端转动固定在一起,盒底5上开设有卡槽1,盒盖4上设置有卡柱2,卡槽1的形状与卡柱2的形状相卡嵌适配,卡槽1的槽壁102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01,卡柱2的柱壁202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201;当卡柱2位于卡槽1内时,第一卡合部101将第二卡合部201夹紧卡夹于第一卡合部101与卡槽1的槽底之间。本装置通过在卡槽1上设置第一卡合部101,在卡柱2上设置第二卡合部201,当卡柱2嵌入卡槽1内后,卡槽1上的第一卡合部101将卡柱2上第二卡合部201卡夹在第一卡合部101与卡槽1的槽底之间,由于将卡柱2上的第二卡合部201卡夹住了,所以卡柱2就无法从卡槽1上滑脱了,这样盒底5与盒盖4之间就不会在装东西的过程中脱离开了。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盒盖4为塑料盒盖4,卡柱2为塑料空心卡柱2,盒盖4与卡柱2一体成型,盒底5为塑料盒底5,卡槽1与盒底5一体成型。此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盒底5为塑料盒底5,盒盖4为塑料盒盖4,盒底5与盒盖4一体成型。此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卡槽1为半圆柱形卡槽1,卡柱2为半圆柱形卡柱2,第一卡合部101设置于卡槽1的平面槽壁102上,第二卡合部201设置于卡柱2的平面柱壁202上。半圆柱形的卡槽1与半圆柱形的卡柱2卡合在一起后,可以保证卡柱2与卡槽1之间不会发生晃动,卡柱2与卡槽1之间不会发生晃动,可以使得盒底5与盒盖4盖合在一起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第一卡合部101为块状的第一卡合部101,第二卡合部201为块状的第二卡合部201,且第一卡合部101垂直于卡槽1的平面槽壁102,第二卡合部201垂直于卡柱2的平面柱壁202。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第一卡合部101为空心或实心卡合部,第二卡合部201为空心或实心卡合部。理论上第一卡合部101与第二卡合部201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但是出于生产效率以及使用便捷性的角度考虑,使用空心的第一卡合部101及空心的第二卡合部201,因为第一卡合部101、第二卡合部201、卡柱2、卡槽1、盒底5及盒盖4这些都是一体注塑成型的,所以选优空心的第一卡合部101及第二卡合部201,同时由于卡柱2在进入卡槽1及离开卡槽1的过程中,都需要第一卡合部101先收拢再伸展,而空心塑料材质的第一卡合部101及第二卡合部201恰好都具有这种特性,所以选优使用空心的第一卡合部101及空心的第二卡合部201。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第一卡合部101上设置有圆弧倒角3,第二卡合部201上设置有圆弧倒角3;当第一卡合部101与第二卡合部201卡夹在一起时,第一卡合部101上的圆弧倒角3贴紧第二卡合部201上的圆弧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扣盒,包括盒底与盒盖,所述盒盖一端与盒底一端转动固定在一起,所述盒底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盒盖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槽的形状与卡柱的形状相卡嵌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卡柱的柱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当所述卡柱位于所述卡槽内时,所述第一卡合部将第二卡合部夹紧卡夹于第一卡合部与卡槽的槽底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扣盒,包括盒底与盒盖,所述盒盖一端与盒底一端转动固定在一起,所述盒底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盒盖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槽的形状与卡柱的形状相卡嵌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卡柱的柱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当所述卡柱位于所述卡槽内时,所述第一卡合部将第二卡合部夹紧卡夹于第一卡合部与卡槽的槽底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为塑料盒盖,所述卡柱为塑料空心卡柱,所述盒盖与卡柱一体成型,所述盒底为塑料盒底,所述卡槽与所述盒底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为塑料盒底,所述盒盖为塑料盒盖,所述盒底与所述盒盖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臻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