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实用肌贴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16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实用肌贴盒。所述便携实用肌贴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底盖、透明管和顶盖;所述顶盖底部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所述透明管的顶部的外表面;所述底盖顶部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所述透明管的底部的外表面;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的一侧;第二插口,所述第二插口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实用肌贴盒,通过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的设置,便于剪刀插入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的内部中,方便盒体和剪刀的共同携带,不仅实用美观,而且可以同时进行携带,不需要单个携带,而且通过对剪刀裁剪部位的锁紧,有效的避免了裁剪部位对人体或携带物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实用肌贴盒
本技术涉及肌贴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实用肌贴盒。
技术介绍
肌肉贴由弹力棉布构成,将肌肉贴直接贴附于人体皮肤表面即可使用,可以缓解由于过度使用某些特定肌肉或者运动损伤而导致的肌肉疼痛,以及加速肌肉恢复;而且还能对皮肤提供提升作用,具有牵引、倒流、止痛、纠形、支撑等效果。现实生活当中肌肉贴通常都是通过肌贴盒进行包装,肌肉贴在使用时,需要配合剪刀将其剪断,选取合适的大小进行使用,然而现有的肌贴盒功能过于单一,不能有效的对剪刀进行锁紧,以至于在携带时,需要单个进行携带,导致后续不便于操作,而且单个携带,容易造成剪刀的丢失,不利于后续对肌肉贴的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实用肌贴盒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实用肌贴盒,解决了功能单一,不能有效的对剪刀进行锁紧,以至于单个携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实用肌贴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底盖、透明管和顶盖;所述顶盖底部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所述透明管的顶部的外表面;所述底盖顶部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所述透明管的底部的外表面;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的一侧;第二插口,所述第二插口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插口和所述第二插口以所述顶盖的顶部的圆形对称设置。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的设置,主要是便于剪刀插入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的内部中,通过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对剪刀,方便盒体和剪刀的共同携带,实用美观。优选的,所述透明管的顶端的外表面与所述顶盖的底端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透明管的底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底盖的顶端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口和所述第二插口均为U型状。优选的,还包括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一侧。优选的,所述限位带的另一端设置有胶水贴,所述胶水贴的一侧设置有撕贴。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口的顶部设置有粘贴垫。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口的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挤压垫。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实用肌贴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实用肌贴盒,通过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的设置,便于剪刀插入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的内部中,通过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对剪刀锁紧,方便盒体和剪刀的共同携带,不仅实用美观,而且可以同时进行携带,不需要单个携带,而且通过对剪刀裁剪部位的锁紧,有效的避免了裁剪部位对人体或携带物件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实用肌贴盒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盒体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插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插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实用肌贴盒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第二插口的结构侧视图。图中标号:1、盒体,11、底盖,12、透明管,13、顶盖,2、第一插口,3、第二插口,4、辅助结构,41、限位带,42、胶水贴,43、撕贴,44、粘贴垫,5、弹性挤压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实用肌贴盒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盒体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插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插口的结构示意图。便携实用肌贴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包括底盖11、透明管12和顶盖13;所述顶盖13底部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所述透明管12的顶部的外表面;所述底盖11顶部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所述透明管12的底部的外表面;第一插口2,所述第一插口2设置于所述顶盖13的顶部的一侧;第二插口3,所述第二插口3设置于所述顶盖13的顶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插口2和所述第二插口3以所述顶盖13的顶部的圆形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口2和第二插口3的设置,主要是便于剪刀插入到第一插口2和第二插口3的内部中,通过第一插口2和第二插口3对剪刀,方便盒体和剪刀的共同携带,实用美观。所述透明管12的顶端的外表面与所述顶盖13的底端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透明管12的底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底盖11的底端的外表面螺纹连接;通过底盖11、透明管12和顶盖13的螺纹连接,形成盒体,而且采用螺纹连接,以便于将盒体1拆开。所述第一插口2和所述第二插口3均为U型状;第一插口2和第二插口3均设置为U型状,主要是可以更好的对剪刀的裁剪部位进行夹紧,而且通过U型状可以有效的对裁剪部位进行固定,将剪刀与盒体合二为一,起到便于携带的功能。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实用肌贴盒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配合使用的剪刀中的裁剪部位先插入到第一插口2中,再紧接着将插入的裁剪部位插入到第二插口3中,这时就完成了对盒体1与剪刀的连接,以便于携带。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实用肌贴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插口2和第二插口3的设置,便于剪刀插入到第一插口2和第二插口3的内部中,通过第一插口2和第二插口3对剪刀锁紧,方便盒体和剪刀的共同携带,不仅实用美观,而且可以同时进行携带,不需要单个携带,而且通过对剪刀裁剪部位的锁紧,有效的避免了裁剪部位对人体或携带物件的损坏。第二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实用肌贴盒,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便携实用肌贴盒。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实用肌贴盒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辅助结构4,所述辅助结构4包括限位带41,所述限位带4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顶盖13的一侧。所述限位带41的另一端设置有胶水贴42,所述胶水贴42的一侧设置有撕贴43。所述第一插口2的顶部设置有粘贴垫44;这里胶水贴42采用现有技术的粘贴膜,该膜上设置有胶水,用于粘附在粘贴垫44上,而粘贴垫44类似与塑料膜,胶水贴42贴在粘贴垫44上,可以有效的对剪刀进行固定,胶水贴和粘贴垫44类适于现有技术中一元钱上餐巾纸上粘贴封口结构。辅助结构4的设置,主要是进一步加大剪刀被锁紧的稳定性,进一步避免了剪刀与盒体1的脱落,通过限位贴绕至剪刀的交叉位置,再将绕后的限位贴上的胶水贴粘附在粘贴垫44上,进一步保证了剪刀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插口2的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挤压垫5;弹性挤压垫5的设置,可以通过自身的弹性力对处于第一插口2内部的剪刀部位进行挤压,实现稳固,防脱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实用肌贴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底盖、透明管和顶盖;/n所述顶盖底部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所述透明管的顶部的外表面;/n所述底盖顶部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所述透明管的底部的外表面;/n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的一侧;/n第二插口,所述第二插口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插口和所述第二插口以所述顶盖的顶部的圆形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实用肌贴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底盖、透明管和顶盖;
所述顶盖底部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所述透明管的顶部的外表面;
所述底盖顶部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所述透明管的底部的外表面;
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的一侧;
第二插口,所述第二插口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插口和所述第二插口以所述顶盖的顶部的圆形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实用肌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管的顶端的外表面与所述顶盖的底端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透明管的底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底盖的顶端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阳永乐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