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多分区电网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分层分区无功协调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多分区电网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电网分层分区技术主要是为了避免电磁环网对电力系统稳定带来的弊端。电网分层分区无功协调控制主要是采用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来实现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系统实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然后从全局角度对电压无功进行优化,并通过远程设备将控制信号发给各个无功调节设备。但是,该系统目前仍存在实时数据准确性不高、无功优化方法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的问题。电网分层分区无功协调控制要求实现分区内的无功就地平衡,分区间的无功互联互动,以及电网全局的无功最优。AVC系统采用集散控制原理,以省调AVC系统为控制中心,各个分区的AVC系统为子站,其中各个分区内还存在发电厂、变电站等的AVC子系统,形成一个上下多级协调的闭环控制系统。对于电网分层分区架构来说,每个分区的无功就地平衡状态以及分区间的无功互联互动状态是十分重要的。省调AVC系统需要从各分区子系统获得准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多分区电网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步骤1:选取多分区电网无功支撑能力评估指标数据;/n所述评估数据的建立考虑了电网分层分区整体架构的特点、AVC各级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AVC无功协调优化闭环系统的控制;针对电压与无功的密切关系、无功就地平衡原则和电网分区之间互为备用,所以该评估数据具有实际意义;评估数据包括:电网的监测节点电压、分区内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分区内无功容量,互联分区无功容量,AVC系统根据全局无功优化以后制定的分区无功;/n步骤2:建立多分区电网无功支撑能力评估指标体系;/n所述的指标体系是通过对步骤1所提出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多分区电网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多分区电网无功支撑能力评估指标数据;
所述评估数据的建立考虑了电网分层分区整体架构的特点、AVC各级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AVC无功协调优化闭环系统的控制;针对电压与无功的密切关系、无功就地平衡原则和电网分区之间互为备用,所以该评估数据具有实际意义;评估数据包括:电网的监测节点电压、分区内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分区内无功容量,互联分区无功容量,AVC系统根据全局无功优化以后制定的分区无功;
步骤2:建立多分区电网无功支撑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所述的指标体系是通过对步骤1所提出的评估数据进行均值和归一化处理形成多分区电网无功电压支撑能力指标体系,包括:主网分区电压裕度,分区有载变压器分接头可调裕度指标,分区无功裕度指标,分区无功偏差裕度指标;各指标详细制定公式如下:
(1)主网分区电压裕度指标
其中,
式中,N为分区的节点数量;Ui为第i个节点的电压,Ui,cr为第i个节点在电压崩溃时的临界安全电压;
(2)分区有载变压器分接头可调裕度指标
其中,
式中,Nt为分区的有载调压变压器数量,Ui,adm为第i个有载调压变压器可调电压的裕度,Ui,ad为第i个有载调压变压器总的调节范围,即分接头百分比,ΔUi,ad为第i个有载调压变压器剩余可调范围,即剩余可调分接头百分比;
(3)分区无功裕度指标
式中,QL表示负荷无功容量,Qi,Gmax表示第i个发电厂机组正常运行或进相运行可以调节的最大无功,Qi,rec表示各个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包括电容器、电抗器、SVC/SVG等),Qi,Pmax是各个互联分区可以提供的最大无功;
(4)分区无功偏差裕度指标
其中,QAVC为上一级AVC系统根据全局无功调控所制定的该分区无功,QA为分区所提供的无功总容量;
步骤3:多分区电网无功电压支撑能力评估方法;
结合模糊隶属度函数和动态时间弯曲算法对上述步骤的物理量进行评估;
所述部分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3.1:运用高斯型隶属度函数同时对评估数据和参考数据模糊化;
由于高斯型隶属度函数对于待评估数据在参考数据的两边波动的情况都可以计算模糊隶属度,故采用高斯型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化;每个指标对应五个模糊子集,分别为f1=[强]、f2=[较强]、f3=[一般]、f4=[较弱]、f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益斌,周挺,徐贤,罗凯明,李海峰,刘盛松,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