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汽车座椅三锚点双调节吊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91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汽车座椅三锚点双调节吊带结构。它包括用于与汽车上的锚点进行挂接的挂钩以及用于与对儿童安全座椅本体进行调节锁定的上拉带和下拉带,上拉带和下拉带的一端同时连接在该挂钩上,上拉带的另外一端绕过车座后连接在儿童安全座椅本体的靠背顶部,下拉带的另外一端绕过车座后连接在儿童安全座椅本体底部的底座上,上拉带上安装有靠近靠背顶部的上调节器,下拉带上安装有靠近锚点的下调节器。优点在于:操作者只需一手握住需要调节的调节器,一手放松需要调节的拉带即可任意调整儿童汽座的方向和前后坐姿,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还加强了儿童汽座的整体稳定性并且还满足了不同汽车锚点位置的长短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汽车座椅三锚点双调节吊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座椅的吊带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儿童汽车座椅三锚点双调节吊带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来说,为了满足其使用的可靠性需要采用吊带进行锚固,尤其是对于现有的旋转式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来说,给锚固的可靠性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现有常规的旋转式儿童汽车安全座椅通常都是通过一个底座将其安装在汽车座上,安装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可以绕着转轴进行正反方向旋转定位,现有技术中,对于该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固定普遍都是将一条吊带的一端与车座或车身上的锚点进行连接,该吊带的另外一端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靠背进行连接,使用时,通过调节靠背后面的吊带上的调节器实现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调节,现有的这种结构,一方面,由于只有一条吊带,因此固定可靠性非常高,另外一方面,由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旋转后使得吊带的长度非常长,锚固距离远,进一步降低了固定的可靠性,再一方面,由于调节器在靠背的后面,操作也十分不方便,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方便且整体稳定性高的儿童汽车座椅三锚点双调节吊带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儿童汽车座椅三锚点双调节吊带结构,包括用于与汽车上的锚点进行挂接的挂钩以及用于与对儿童安全座椅本体进行调节锁定的上拉带和下拉带,上拉带和下拉带的一端同时连接在该挂钩上,上拉带的另外一端绕过车座后连接在儿童安全座椅本体的靠背顶部,下拉带的另外一端绕过车座后连接在儿童安全座椅本体底部的底座上,上拉带上安装有靠近靠背顶部的上调节器,下拉带上安装有靠近锚点的下调节器。所述儿童安全座椅本体的靠背顶部设置有上搭扣,所述上拉带上设置有用于与上搭扣进行安装的上日型片。所述儿童安全座椅本体的底座上设置有下搭扣,所述下拉带上设置有用于与下搭扣进行安装的下日型片。所述挂钩上设置有串接槽,所述上拉带穿过串接槽与下拉带固定连接。所述汽车上的锚点设置在车身上。所述汽车上的锚点设置在车座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设置的用于与对儿童安全座椅本体进行调节锁定且分别具有调节器的上拉带和下拉带以及上拉带与儿童安全座椅本体之间及下拉带与底座之间的特殊安装结构,由此使其形成双带双调节三锚点形式,极大地弥补了现有常规单根吊带带来的种种问题,操作者只需一手握住需要调节的调节器,一手放松需要调节的拉带即可任意调整儿童汽座的方向和前后坐姿,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还加强了儿童汽座的整体稳定性并且由于其特殊的调节方式还满足了不同汽车锚点位置的长短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吊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儿童安全座椅正向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儿童安全座椅背向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儿童汽车座椅三锚点双调节吊带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儿童汽车座椅三锚点双调节吊带结构,包括用于与汽车上的锚点1进行挂接的挂钩2以及用于与对儿童安全座椅本体6进行调节锁定的上拉带3和下拉带4,由图可见,汽车上的锚点1位于车座5后方并且可以直接固定在车身上或固定在车座上,为了实现更好的效果,优先设置在车身上,上拉带3和下拉带4的一端同时连接在该挂钩2上,上拉带3的另外一端绕过车座5顶部后连接在儿童安全座椅本体6的靠背顶部,当然儿童安全座椅本体6的靠背顶部上具有相应的上连接件(可以为与吊带同样材质的固定带上),上拉带3的一端连接在该上连接件上,下拉带4的另外一端绕过车座5顶部后连接在儿童安全座椅本体底部的底座7上,儿童安全座椅本体底部的底座7上上同样具有相应的下连接件(可以采用与上连接件同样的固定带),上拉带3上安装有靠近靠背顶部的上调节器8,儿童安全座椅本体需要旋转或调整前后坐姿角度时,只要手握上调节器放松上拉带即可实现儿童安全座椅本体靠背的自由旋转以及儿童安全座椅本体前后坐姿角度的调节作用,下拉带4上安装有靠近锚点的下调节器9,通过其下调节器收紧下拉带,不仅加强了儿童安全座椅本体整体稳定性同时还增加了其耐撞击强度,其中上调节器8和下调节器9均为市场上常规的调节器,通过调节器可以实现吊带的松紧度调节。进一步地,所说的儿童安全座椅本体6的靠背顶部的上连接件(固定带)上设置有上搭扣,上拉带3上设置有用于与上搭扣进行安装的上日型片10,通过上搭扣与上日型片10的插接实现上拉带3的固定连接,儿童安全座椅本体6的底座7的下连接件上设置有下搭扣,下拉带4上设置有用于与下搭扣进行安装的下日型片11,通过下搭扣与下日型片11的插接实现下拉带4的固定连接,另外,挂钩2上设置有串接槽12,上拉带3穿过串接槽与下拉带4固定连接,也就是说上拉带和下拉带共用一个拉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汽车座椅三锚点双调节吊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汽车上的锚点(1)进行挂接的挂钩(2)以及用于与对儿童安全座椅本体(6)进行调节锁定的上拉带(3)和下拉带(4),所述上拉带(3)和下拉带(4)的一端同时连接在该挂钩(2)上,所述上拉带(3)的另外一端绕过车座(5)后连接在儿童安全座椅本体(6)的靠背顶部,所述下拉带(4)的另外一端绕过车座(5)后连接在儿童安全座椅本体底部的底座(7)上,所述上拉带(3)上安装有靠近靠背顶部的上调节器(8),所述下拉带(4)上安装有靠近锚点的下调节器(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汽车座椅三锚点双调节吊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汽车上的锚点(1)进行挂接的挂钩(2)以及用于与对儿童安全座椅本体(6)进行调节锁定的上拉带(3)和下拉带(4),所述上拉带(3)和下拉带(4)的一端同时连接在该挂钩(2)上,所述上拉带(3)的另外一端绕过车座(5)后连接在儿童安全座椅本体(6)的靠背顶部,所述下拉带(4)的另外一端绕过车座(5)后连接在儿童安全座椅本体底部的底座(7)上,所述上拉带(3)上安装有靠近靠背顶部的上调节器(8),所述下拉带(4)上安装有靠近锚点的下调节器(9)。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椅三锚点双调节吊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本体(6)的靠背顶部设置有上搭扣,所述上拉带(3)上设置有用于与上搭扣进行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派崔克欧颂
申请(专利权)人:欧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