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装置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75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装置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所述隔离装置应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设置于容置室,所述容置室通过所述隔离装置划分为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隔离装置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上开设有装载通道,所述装载通道可供放射性废物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移动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隔离层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密封盖,当所述密封盖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封闭所述装载通道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隔离,当所述密封盖移动至第二位置以解封所述装载通道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隔离装置使得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的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装置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物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隔离装置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放射性废物的产生。放射性废物对人体有害,不能随意放置,必须进行妥善的处置。现有技术中,通常先将放射性废物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再将压缩处理后的压缩废物装入桶内由人工进行灌浆处理。对放射性废物的压缩处理和灌浆处理是在同一区域,导致灌浆工作人员极易受到存放的放射性废物的辐射伤害,因此,现有技术中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装置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装置,应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设置于容置室,所述容置室通过所述隔离装置划分为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隔离装置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上开设有装载通道,所述装载通道可供放射性废物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移动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隔离层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密封盖,当所述密封盖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封闭所述装载通道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隔离,当所述密封盖移动至第二位置以解封所述装载通道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导通。可选的,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可选的,所述滑动组件为至少两条导轨,所述导轨分别安装于所述装载通道的两侧,所述密封盖的两端与所述导轨连接。可选的,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密封盖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密封盖在所述滑动组件上移动。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的活塞与所述密封盖连接。可选的,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位置开关,所述位置开关用于限制所述密封盖的移动位置。可选的,所述装载通道靠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一侧环绕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可与所述密封盖配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设置于容置室,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装置,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还包括: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压缩装置用于将放射性废物进行压缩处理;灌浆装置,所述灌浆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灌浆装置用于对压缩处理后的放射性废物进行灌浆处理。可选的,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将压缩处理后的放射性废物通过所述装载通道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移动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可选的,所述灌浆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可与所述装载通道衔接,所述容器用于接收所述压缩处理后的放射性废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装置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所述隔离装置应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设置于容置室,所述容置室通过所述隔离装置划分为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隔离装置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上开设有装载通道,所述装载通道可供放射性废物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移动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隔离层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密封盖,当所述密封盖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封闭所述装载通道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隔离,当所述密封盖移动至第二位置以解封所述装载通道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导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隔离装置使得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的安全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置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装置,应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设置于容置室1,所述容置室1通过所述隔离装置划分为第一容置空间11及第二容置空间12;所述隔离装置包括隔离层2,所述隔离层1上开设有装载通道3,所述装载通道3可供放射性废物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移动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所述隔离层2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密封盖4,当所述密封盖4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封闭所述装载通道3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之间隔离,当所述密封盖4移动至第二位置以解封所述装载通道3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之间导通。其中,所述容置室1可以为柜体,或者可以为厂房等放置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的场所。隔离装置可以由钢板或钢结构组焊而成,通过螺栓与土建基础连接,隔离装置接口位置和形状配合土建基础或按预设结构设计。所述隔离层2可以为隔离板,或者可以为厂房的隔离墙等。所述隔离层2可以将容置室1隔离成上下两个容置空间,或者可以将容置室1隔离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优选的,为便于放射性废物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移动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所述隔离层2将容置室1隔离成上下两个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的上方。所述装载通道3可以为通孔,通孔的形状不进行限定,优选的,装载通道3可以为圆孔。密封盖4用于封闭装载通道3,密封盖4的形式可以圆形或者方形等,优选的,密封盖4为方形。其中,第一容置空间11可以放置压缩装置,用于将放射性废物进行压缩处理,存放较多未进行压缩处理和已完成压缩处理的放射性废物,第一容置空间11内具有较高放射性辐射。第二容置空间12可以放置灌浆装置,用于对压缩处理后的放射性废物进行灌浆处理,具有较低放射性辐射。在将压缩处理后的放射性废物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移动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后,通过将所述密封盖4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封闭所述装载通道3,以使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之间隔离,可以实现高辐射区域和低辐射区域的辐射分区的实体屏蔽隔离。所述隔离装置还可以提供同类放射性厂房屏蔽墙体的物流或操作通道,用于隔离各类放射性厂房等,第一容置空间11和第二容置空间12还可以用于放置其他放射性废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可以采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由PLC控制密封盖4的移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装置,应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设置于容置室1,所述容置室1通过所述隔离装置划分为第一容置空间11及第二容置空间12;所述隔离装置包括隔离层2,所述隔离层1上开设有装载通道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设置于容置室,所述容置室通过所述隔离装置划分为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n所述隔离装置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上开设有装载通道,所述装载通道可供放射性废物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移动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隔离层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密封盖,当所述密封盖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封闭所述装载通道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隔离,当所述密封盖移动至第二位置以解封所述装载通道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设置于容置室,所述容置室通过所述隔离装置划分为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
所述隔离装置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上开设有装载通道,所述装载通道可供放射性废物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移动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隔离层上还设置有可移动的密封盖,当所述密封盖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封闭所述装载通道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隔离,当所述密封盖移动至第二位置以解封所述装载通道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为至少两条导轨,所述导轨分别安装于所述装载通道的两侧,所述密封盖的两端与所述导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密封盖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密封盖在所述滑动组件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的活塞与所述密封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升华马若霞杨彬伍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