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养表观基因组学的癌症风险检测方法及防癌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522746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营养表观基因组学的癌症风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各种癌症患者的器官组织表观基因钟与作用于表观基因的抗癌成分(或方法)在体内器官组织的分布或效应进行相关分析,获得癌症表观基因背景;步骤二,将癌症高危人群个体的器官组织表观基因钟,与作用于表观基因的抗癌成分(或方法)在体内器官组织的分布或效应进行相关分析,获得该个体的表观基因背景;步骤三,将癌症高危人群个体的表观基因背景与癌症表观基因背景进行相关性分析,判断是否处于癌症风险;这种检测方法及对应的防癌配方,提高了检测癌症风险的特异性,能进行精准抗癌营养干预,阻止甚至逆转癌症发生的进程,市场效益巨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营养表观基因组学的癌症风险检测方法及防癌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营养表观基因组学的癌症风险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致癌是一种随机效应,致癌因素不代表必定致癌,也不会立即致癌,致癌有一个过程。发现、阻断、甚至逆转致癌过程,才能有效预防癌症。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人体正常细胞会首先出现一种癌症表征,这个表征就是癌症表观基因背景。癌症表观基因背景与抗癌基因关闭、基因不稳定、基因突变,以及基因修复能力下降紧密关联,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因此,癌症表观基因背景的出现,就代表着致癌过程已经启动。由于癌症表观基因背景在癌症患者体内保存下来,借助本专利技术专利方法,从各种癌症患者体内获取癌症表观基因背景,并针对癌症高危人群测定和纠正癌症表观基因背景,就成了预防癌症的关键(见实施例1-5)。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达到1807.9万人,其中,中国新增癌症病例最多。2018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达到380.4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目前,国际社会面对的不仅仅是不断刷新增速记录的新发癌症患者,老年化、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又使已经庞大的癌症高危人群继续加速膨胀。由于癌症死亡率高,治愈率低,诊疗费用高昂,造成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巨大,预防癌症和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预防癌症的急迫形势和巨大市场需求,与缺乏有效的癌症预防手段,形成了巨大反差。针对癌症早期筛查的各种方法,对发现早期癌症患者,通过早期治疗降低癌症的死亡率有所帮助,但根本改变不了癌症发病率不断升高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诊断方法只是发现早期癌症,并没有在癌症发生之前发现问题,无法阻止癌症的发生。不断攀升的癌症发病率这一事实证明,目前各种针对癌症高危人群的防癌手段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癌症高危人群只是指那些与各种致癌因素密切关联的人群,但并非意味着这些人都正在处于癌症风险之中。各种致癌因素主要是通过随机效应致癌的,不会使每个人致癌,只会使患癌的概率增高。同时,致癌因素也不会立即导致癌症,致癌有一个过程。因此,发现、阻断、甚至逆转致癌过程,才能有效预防癌症,降低癌症的发病率。针对癌症高危人群,准确测定癌症风险,并精准干预逆转癌症的发生发展进程,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特别是科学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然而,除了少数方法(如预防HPV病毒感染来预防子宫颈癌)外,现有的各种癌症风险预测方法,即缺乏特异性又无法提供精准的干预手段,对癌症的预防无法取得预期成效,癌症的发病率仍持续增高。庞大的癌症高危人群,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处于癌症风险之中,也不知道该如何正确检测和逆转癌症风险。最近大量的研究证明,在癌症发生之前,人体正常细胞已经出现了癌症表征,这个表征就是癌症表观基因背景。癌症表观基因背景与抗癌基因关闭、基因不稳定、基因突变,以及基因修复能力下降紧密关联,这就是癌症发生发展的过程(即致癌过程)。也就是说,癌症表观基因背景的出现,就代表致癌过程已经启动。在癌症还没有发生之前,这个致癌过程是可以逆转的,一旦癌症出现,癌症的发展进程就难以逆转。因此,在癌症发生之前,发现并纠正癌症表观基因背景,阻止,甚至逆转癌症发生发展的过程,才是预防癌症的关键。癌症表观基因背景的形成与营养表观基因密切相关。营养表观基因组学(Nutriepigenomics)大量研究证明,食物中一些微量抗癌生物活性成分(简称抗癌成分)是抵抗各种致癌因素、塑造人体健康表观基因背景、维护正常基因(特别是抗癌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长期缺乏某些抗癌成分和致癌因素的协同作用,改变了人体组织特异性表观基因背景,促进癌症表观基因背景形成。癌症表观基因背景除了具备一些衰老特征(如DNA甲基化年龄明显大于实际年龄)外,更为显著的特征是,与大多数抗癌成分的表观基因效应不再匹配,无法维系抗癌基因的正常表达。因此,研究食物抗癌成分与组织特异性表观基因的关系,就成了营养表观基因组学的重点内容,也是研究、检测和纠正癌症表观基因背景的重要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营养表观基因组学的癌症风险检测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营养表观基因组学的癌症风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18F-FDGPET测定的各种癌症患者的器官组织表观基因钟(即DNA羟甲基化年龄-实际年龄),与作用于表观基因的抗癌成分(或方法)在体内器官组织的分布或效应进行相关分析,获得一组抗癌成分(或方法)与癌症患者表观基因效应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代表癌症表观基因背景;步骤二,将18F-FDGPET测定的癌症高危人群个体的器官组织表观基因钟,与作用于表观基因的抗癌成分(或方法)在体内器官组织的分布或效应进行相关分析,获得一组抗癌成分(或方法)与癌症高危人群个体表观基因效应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代表该个体的表观基因背景;步骤三,借助18F-FDGPET全身影像,将癌症高危人群个体的表观基因背景与癌症表观基因背景进行相关性分析;若两个背景之间的相关系数>0.48(女性)或>0.66(男性),且5hmC评分<82%,该癌症高危人群个体的表观基因背景可定性为具有癌症表观基因背景特征,该个体被确定为处于癌症风险。进一步地,所述抗癌成分及其相关系数平均值包括:松花粉-0.046、玛咖-0.536、竹叶黄酮-0.372、生物类黄酮-0.219、番茄红素-0.060、原花青素-0.066、花青素-0.115、大豆异黄酮-0.148、小白菊内酯-0.231、辅酶Q10-0.451、姜黄素-0.037、槲皮素-0.283、杨梅酮-0.187、山奈酚-0.178、表儿茶素-0.144、白藜芦醇-0.050、金雀异黄酮-0.213、维生素A-0.139、维生素C-0.107、硒-0.158、维生素D-0.524、芹菜苷元-0.079、萝卜硫素-0.038、丁酸盐-0.010、葡糖异硫氰酸盐-0.522、α硫辛酸-0.086、吲哚3甲醇-0.303、亚麻酸-0.174、鞣花酸-0.185、二十二碳六烯酸-0.121、大蒜素-0.280、咖啡酸-0.197和没食子酸-0.225。进一步地,所述抗癌方法及其相关系数平均值包括:热卡限制-0.080、肠道菌群调理-0.213、生物钟干预-0.279。基于营养表观基因组学的癌症风险检测方法的防癌配方,所述配方由通过对不同个体表观基因背景检测分析所筛选出的有效抗癌成分组成。基于营养表观基因的概念,能有效维护人体正常表观基因背景的抗癌营成分必须同时满足5个条件,即:1)必须是食物来源;2)必须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表观基因;3)必须具备直接或间接杀伤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4)必须具备保健营养功效;5)必须是机体自身缺乏的。具备这些条件的抗癌成分(或方法)包括热卡限制、调理肠道菌群、生物钟干预、松花粉、玛咖、竹叶黄酮、生物类黄酮、番茄红素、原花青素、花青素、大豆异黄酮、小白菊内酯、辅酶Q10、姜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营养表观基因组学的癌症风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营养表观基因组学的癌症风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8F-FDGPET测定的各种癌症患者的器官组织表观基因钟(即DNA羟甲基化年龄-实际年龄),与作用于表观基因的抗癌成分(或方法)在体内器官组织的分布或效应进行相关分析,获得一组抗癌成分(或方法)与癌症患者表观基因效应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代表癌症表观基因背景;
步骤二,将18F-FDGPET测定的癌症高危人群个体的器官组织表观基因钟,与作用于表观基因的抗癌成分(或方法)在体内器官组织的分布或效应进行相关分析,获得一组抗癌成分(或方法)与癌症高危人群个体表观基因效应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代表该个体的表观基因背景;
步骤三,借助18F-FDGPET全身影像,将癌症高危人群个体的表观基因背景与癌症表观基因背景进行相关性分析;若两个背景之间的相关系数>0.48(女性)或>0.66(男性),且5hmC评分<82%,该癌症高危人群个体的表观基因背景可定性为具有癌症表观基因背景特征,该个体被确定为处于癌症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营养表观基因组学的癌症风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成分及其相关系数平均值包括:松花粉-0.046、玛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亚纳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