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67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套装在出管通道外部的散热片组件、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水箱;相邻两片散热片之间通过一过水环连通;出管通道、散热片组件、过水环均倾斜设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用于将水箱中的水在散热片组件与过水环中循环传输;出管通道中胶管的出管方向为斜向下,散热片组件与过水环中的水流方向为斜向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较冷的水经过已经初步冷却的胶管,较冷的水被初步升温后在用于对温度最高的胶管进行降温,这样的冷却方式会使得胶管的温度下降速度以及强度得到降低,这样操作使得胶管的材料特性不被破坏;采用水冷的方式对胶管进行冷却,且通过多片散热片的组合结构,增大散热面积,避免冷却水的温度上升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管道加工
,具体涉及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胶管是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浆状或粒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由内外胶层和骨架层组成,骨架层的材料可用棉纤维、各种合成纤维、碳纤维或石棉、钢丝等。一般胶管的内外胶层材料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顺丁橡胶;耐油胶管采用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耐酸碱,耐高温胶管采用乙丙橡胶、氟橡胶或硅橡胶等。胶管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注塑机及出管装置的作用后,在经出管通道成型出管,现有技术中会采用到对胶管进行冷却的装置,以便出管后即可让胶管的形态稳定,便于后续操作。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直接采用较低温度的水对较高温度的胶管进行降温,这可能会使得胶管的内部结构出现胶裂,造成的材料特性的破坏,影响到胶管的使用性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套装在出管通道外部的散热片组件;散热片组件包括多片平行设置的散热片,散热片内部为空,且相邻两片散热片之间通过一过水环连通;出管通道、散热片组件、过水环均倾斜设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水箱;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与散热片组件的下端连通,第一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水泵的进水端与散热片组件的上端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端与水箱的第二端连通;出管通道中胶管的出管方向为斜向下,散热片组件与过水环中的水流方向为斜向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1、用较冷的水经过已经初步冷却的胶管,较冷的水被初步升温后在用于对温度最高的胶管进行降温,这样的冷却方式会使得胶管的温度下降速度以及强度得到降低,这样操作使得胶管的材料特性不被破坏;2、采用水冷的方式对胶管进行冷却,且通过多片散热片的组合结构,增大散热面积,避免冷却水的温度上升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胶管的出管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散热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中过水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片组件;11—散热片;2—过水环;3—出管通道;31—注塑机;32—胶管;33—中心杆;4—第一水泵;5—水箱;6—第二水泵;71—第一水管;72—第二水管;73三第一水管;74—第四水管;8—注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套装在出管通道3外部的散热片组件1;散热片组件1包括多片平行设置的散热片11,散热片11内部为空,且相邻两片散热片11之间通过一过水环2连通;出管通道3、散热片组件1、过水环2均倾斜设置;第一水泵4;第二水泵6;水箱5;第一水泵4的出水端与散热片组件1的下端连通,第一水泵4的进水端与水箱5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水泵6的进水端与散热片组件1的上端连通,第二水泵6的出水端与水箱5的第二端连通;出管通道3中胶管32的出管方向为斜向下,散热片组件1与过水环2中的水流方向为斜向上。在本实施例中,注塑机31工作,再经出管装置,胶管32套在中心杆33外部输入出管通道3的一端,并在出管通道3(出管通道3优选采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可以将热量更好的导入散热片组件1、过水环2)的另一端输出;此过程中因为散热片组件1、过水环2均与出管通道3连接,或者采用同一个壁;本实施例中,工作时候,胶管32不断的从出管通道3内输出,而第一水泵4和第二水泵6均工作,且在水箱5中储备足够的水(或者冷却液),水箱5中的水被第一水泵4抽取从散热片组件1的下端进入,水经过散热片组件1和过水环2后再被第二水泵6从散热片组件1的上端抽走,胶管32则是从上至下传输,且胶管32在上部时候温度较高;较低温度的水对已经初步降温后的胶管32进行降温,而初步升温后的水则对较高温度的胶管32进行降温;且因为散热片组件1的独特形状导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亦能起到降温作用。用较冷的水经过已经初步冷却的胶管32,较冷的水被初步升温后在用于对温度最高的胶管32进行降温,这样的冷却方式会使得胶管32的温度下降速度以及强度得到降低,这样操作使得胶管32的材料特性不被破坏;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设置的散热片组件1、过水环2还起到让热水上浮、冷水下降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被加热后的热水急速从下端向上端移动的作用。如图3、4所示,散热片11与过水环2均形成为内部为空的环形结构,散热片11与过水环2均套装在出管通道3上,散热片11的直径大于过水环2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片11还可以用于对被加热的水的降温,通过与空气的热交换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片11的直径为过水环2直径的三倍。在一些实施例中,出管通道3、散热片组件1、过水环2均与水平面的最小夹角∠a为15°-30°。在一些实施例中,出管通道3、散热片组件1、过水环2均与水平面的最小夹角∠a为30°。此夹角需要考虑到胶管32出管的便捷性和热水的上浮作用。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片组件1上位于上、下两端的散热片11上均设置有注水口8。注水口8可以设置在散热片组件1的端面各处。如图1、2所示,第一水泵4的出水端与散热片组件1的下端注水口8之间通过第一水管71连通,第一水泵4的进水端与水箱5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二水管72连通;第二水泵6的进水端与散热片组件1的上端注水口8之间通过第四水管74连通,第二水泵6的出水端与水箱5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三水管73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出管通道3、散热片组件1均采用铝制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装在出管通道外部的散热片组件;散热片组件包括多片平行设置的散热片,散热片内部为空,且相邻两片散热片之间通过一过水环连通;出管通道、散热片组件、过水环均倾斜设置;/n第一水泵;/n第二水泵;/n水箱;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与散热片组件的下端连通,第一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水泵的进水端与散热片组件的上端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端与水箱的第二端连通;出管通道中胶管的出管方向为斜向下,散热片组件与过水环中的水流方向为斜向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装在出管通道外部的散热片组件;散热片组件包括多片平行设置的散热片,散热片内部为空,且相邻两片散热片之间通过一过水环连通;出管通道、散热片组件、过水环均倾斜设置;
第一水泵;
第二水泵;
水箱;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与散热片组件的下端连通,第一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水泵的进水端与散热片组件的上端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端与水箱的第二端连通;出管通道中胶管的出管方向为斜向下,散热片组件与过水环中的水流方向为斜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片与过水环均形成为内部为空的环形结构,散热片与过水环均套装在出管通道上,散热片的直径大于过水环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片的直径为过水环直径的三倍。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全员塑胶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