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读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47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条码读取装置,适于读取位于一曲面上的一条码,其包括基座、图像获取处理装置以及光源提供装置。基座具有第一开口。图像获取处理装置设置于基座内,且对应设置于第一开口。光源提供装置设置于基座上。光源提供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反射元件以及扩散元件。各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第一光束。扩散元件具有入光面与出光面。反射元件与扩散元件共同环绕于图像获取处理装置。扩散元件将第一光束中的第一子光束、第二子光束扩散而使第一子光束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子光束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条码的相对两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条码读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读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条码读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商品的种类也呈爆炸式的增长,如饮料瓶、药罐、包装盒、手机、电视等,为了区分这些商品的类别,条码(Barcode)便应运而生。通过在电脑中填写这些商品的相关信息,并且将此相关信息对应设计一条码。通过条码读取装置,使用者可以读取商品所对应的条码,而快速地得到商品的相关信息。因此,条码读取装置被大量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一般的条码读取装置中,其原理是将光束投射至条码,反射光束再传递至图像传感器中,以读取条码。但若条码形成于弯曲的表面上时,因曲面的中央与曲面的两侧具有高度差的关系,光束较难以照射到曲面的两侧,导致条码读取装置不易分辨出条码图像,而难以正常地读取条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条码读取装置,当其在扫描位于曲面上的条码时可具有良好的读取准确度。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条码读取装置,适于读取位于一曲面上的一条码。条码读取装置包括基座、图像获取处理装置以及光源提供装置。基座具有第一开口。图像获取处理装置设置于基座内,且对应设置于第一开口。光源提供装置设置于基座上。光源提供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反射元件以及扩散元件。各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第一光束。第一光束包括第一子光束与第二子光束。扩散元件具有入光面与出光面。反射元件与扩散元件共同环绕于图像获取处理装置。第一子光束传递至反射元件后,被反射元件反射并由入光面进入扩散元件并由出光面出射于扩散元件。扩散元件将第一子光束扩散而使第一子光束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条码的一侧。第二子光束由入光面进入扩散元件并由出光面出射于扩散元件。扩散元件将第二子光束扩散而使第二子光束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条码的另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元件具有第一反射部分以及第二反射部分。第二反射部分的体积大于第一反射部分的体积。扩散元件具有第一扩散部分以及第二扩散部分。第二扩散部分的体积大于第一扩散部分的体积。第一反射部分设置于第一扩散部分旁,且第二反射部分设置于第二扩散部分旁。第一反射部分与第一扩散部分设置于图像获取处理装置的一侧,第二反射部分与第二扩散部分设置于图像获取处理装置的另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图像获取处理装置包括光学成像镜头、图像传感器以及解码器。图像传感器光耦接于光学成像镜头。光学成像镜头位于第一开口与图像传感器之间。解码器耦接于图像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图像传感器包括电荷耦合元件或者是互补式金属氧化半导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条码读取装置还包括导光元件。导光元件设置于扩散元件与图像获取处理装置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条码读取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元件。这些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电路载板上,且这些第二发光元件位于图像获取处理装置与导光元件之间。各第二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第二光束,且第二光束进入导光元件后由导光元件的两端导出并传递至光源提供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散元件的入光面为一朝向反射元件的凹面,且扩散元件的出光面为一朝向条码读取装置的外侧的凸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座还包括握把。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条码读取装置中,由于光源提供装置中的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第一光束经由扩散元件出光,第一光束可被扩散元件扩散(发散),而使得光源提供装置所提供的光照范围扩大。因此,位于曲面上的条码其两侧的光照射强度能够提高,图像获取处理装置可以取得较为清晰的条码图像,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条码读取装置具有良好的读取准确度。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实施例的一种条码读取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条码读取装置对位于曲面上的条码进行扫描的剖面简要示意图;图3为图2的光路示意图;图4A为反射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4B为反射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5A为扩散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5B为扩散元件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条码读取装置110:基座120:图像获取处理装置122:光学成像镜头124:图像传感器126:解码器130:光源提供装置132:第一发光元件134:反射元件134a:第一反射部分134b:第二反射部分134c:反射连接部分136:扩散元件136a:第一扩散部分136b:第二扩散部分136c:扩散连接部分140:电路载板150:导光元件160:第二发光元件AS1:第一容置空间AS2:第二容置空间BC:条码CS:曲面ES:入光面E1、E2:导光元件的两端H1:第一定位贯孔H2:第二定位贯孔H3:第三定位贯孔L1:第一光束L2:第二光束O1:第一开口O2:第二开口O3:第三开口O4:第四开口OS:岀光面P:握把PB:按钮RS:反射面SL1:第一子光束SL2:第二子光束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实施例的一种条码读取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条码读取装置对位于曲面上的条码进行扫描的剖面简要示意图。图3为图2的光路示意图。图4A为反射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4B为反射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5A为扩散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5B为扩散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应注意的是,为了使光路明显示出,图3省略了部分在图2的标号,省略的标号可参照图2。请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条码读取装置100主要包括基座110、图像获取处理装置120以及光源提供装置130。图像获取处理装置120包括光学成像镜头122、图像传感器124以及解码器126。光源提供装置130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32、反射元件134以及扩散元件136。此外,条码读取装置100还包括电路载板140、导光元件150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160。于以下的段落中会详细地说明上述的各元件。基座110用以容置图像获取处理装置120,且并使光源提供装置130设置于其上。基座110具有第一开口O1(如图2所示)。并且,于本实施例中,基座110还具有握把P以及按钮PB,使用者可通过握持握把P并按压按扭PB来进行扫描。图像获取处理装置120用以获取外界光束的图像且对此图像进行处理的装置。在以下的段落中会详细说明图像获取处理装置120内的各元件。光学成像镜头122至少包括具有屈光度的一或多个沿着光轴(未示出)排列的光学镜片(未示出)。光学镜片例如包括双凹透镜、双凸透镜、凹凸透镜、凸凹透镜、平凸透镜以及平凹透镜等非平面镜片的各种组合。本专利技术对光学成像镜头122的形态及其种类并不加以限制。图像传感器124与光学成像镜头122光耦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条码读取装置,适于读取位于曲面上的条码,所述条码读取装置包括:/n基座,具有第一开口;/n图像获取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内,且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n光源提供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光源提供装置包括:/n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包括第一子光束与第二子光束;/n反射元件;以及/n扩散元件,具有入光面与出光面,其中所述反射元件与所述扩散元件共同环绕于所述图像获取处理装置;/n其中,/n所述第一子光束传递至所述反射元件后,被所述反射元件反射并由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扩散元件并由所述出光面出射于所述扩散元件,所述扩散元件将所述第一子光束扩散而使所述第一子光束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所述条码的一侧,/n所述第二子光束由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扩散元件并由所述出光面出射于所述扩散元件,所述扩散元件将所述第二子光束扩散而使所述第二子光束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所述条码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码读取装置,适于读取位于曲面上的条码,所述条码读取装置包括:
基座,具有第一开口;
图像获取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内,且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
光源提供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光源提供装置包括:
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包括第一子光束与第二子光束;
反射元件;以及
扩散元件,具有入光面与出光面,其中所述反射元件与所述扩散元件共同环绕于所述图像获取处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子光束传递至所述反射元件后,被所述反射元件反射并由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扩散元件并由所述出光面出射于所述扩散元件,所述扩散元件将所述第一子光束扩散而使所述第一子光束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所述条码的一侧,
所述第二子光束由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扩散元件并由所述出光面出射于所述扩散元件,所述扩散元件将所述第二子光束扩散而使所述第二子光束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所述条码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反射元件具有第一反射部分以及第二反射部分,所述第二反射部分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反射部分的体积,
所述扩散元件具有第一扩散部分以及第二扩散部分,所述第二扩散部分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扩散部分的体积,
其中,
所述第一反射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扩散部分旁,且所述第二反射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扩散部分旁,
且所述第一反射部分与所述第一扩散部分设置于所述图像获取处理装置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柏盛
申请(专利权)人: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