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41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包括具有棱台状螺栓头的螺栓,与螺栓组合使用的第一扳手,第一扳手具有和棱台状螺栓头适配的收容空间,第一扳手的收容空间套设于螺栓头时,可用于螺栓的安装与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螺栓头的大小不影响与第一扳手的连接,只要螺栓头的棱台形状与第一扳手的收容空间的棱台状匹配,且收容空间的上底面的尺寸不大于螺栓头的上底面的尺寸,收容空间的下底面的尺寸不小于螺栓头的上底面的尺寸;稍小一点的螺栓头卡在扳手底端的里面,稍大一点的螺栓头卡在扳手底部的外面,只要满足这样的尺寸关系,便可以保证第一扳手能够匹配任意尺寸的螺栓头,实现扳手的万能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
本技术属于维修工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万能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普通扳手参差不齐、种类繁多,但是使用不便,效率低下。如果想要松紧不同型号的螺栓,则必须使用多个不同规格的扳手,极不方便。为此,虽然有些人设计了相关的万能扳手,如中国专利号CN208663618U授权公告的一种万能扳手,参见图10,通过链条来实现松紧,操作麻烦且容易松动,但是适用范围小,体积大,不易携带,而且容易损坏螺栓棱角,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中国专利号CN2903536Y授权公告的一种凹变形的螺栓螺母,只是实现了保护螺栓棱角,无法实现扳手与螺栓之间的万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包括,螺栓,所述螺栓包括棱台状的螺栓头;第一扳手,与所述螺栓组合使用,包括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螺栓头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的形状与所述螺栓头的棱台形状匹配;其中,所述收容空间的上底面的尺寸不大于所述螺栓头的上底面的尺寸,所述收容空间的下底面的尺寸不小于所述螺栓头的上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一扳手的收容空间套设于所述螺栓头时,可用于所述螺栓的安装与拆卸。棱台包括上底面、下底面以及侧面。所述第一扳手的收容空间为一挖空的棱台,其中,匹配是指,当所述螺栓头为四棱台时,所述收容空间同为四棱台;且所述螺栓头的棱台,其每一侧面与下底面之间的夹角均与所述收容空间的对应侧面与下底面之间的夹角相等。本技术公开的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其中第一扳手底端的挖空棱台,刚好与螺栓头部紧密贴合。螺栓头的大小不影响与第一扳手的配合,只要螺栓头的每一侧面与下底面之间的夹角均与所述收容空间的对应侧面与下底面之间的夹角相等,便可以和第一扳手的收容空间紧密配合。稍小一点的螺栓,其螺栓头卡在第一扳手的挖空棱台靠近上底面处,稍大一点的螺栓,其螺栓头卡在第一扳手的挖空棱台靠近下底面处。而且由于第一扳手挖空棱台与螺栓头的形状的匹配,相较于现有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优选的,所述螺栓头为四棱台、五棱台、六棱台、八棱台或十棱台中的一种。所述棱台的侧面数量越多,越趋向于圆,使用时容易打滑,因此,优选的,所述螺栓头设为六棱台,所述第一扳手的收容空间的形状与所述螺栓头的形状匹配。优选的,所述棱台状设为正棱台状,正棱台的每一侧面与下底面之间的夹角均相等,使用时,螺栓头受力均匀,更耐用,避免对螺栓头的损坏。所述棱台的侧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设为50-80度。优选的,所述棱台的侧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设为60度。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扳手,所述螺栓头的顶部包括紧固槽,所述第二扳手的头部与所述紧固槽适配。当螺栓头尺寸较小时,套设在收容空间内,因此第一扳手无法将螺栓完全拧紧;或当螺栓头尺寸较大时,第一扳手的收容空间与螺栓头的接触面积较小,也无法将螺栓完全拧紧,这种情况下,将螺栓拧紧至一定程度后,换用第二扳手,第二扳手的头部与螺栓头顶部的紧固槽适配,通过第二扳手继续将螺栓进一步紧固。优选的,所述第二扳手为内六角扳手,所述紧固槽与所述第二扳手的头部适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扳手还包括与手钻头适配的容置槽,设于所述扳手本体远离所述收容空间的顶端。手钻为电动手钻,采用电动手钻驱动第一扳手,对螺栓进行紧固,省去了人力操作,更方便。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扳手还包括扳手手柄,设于所述扳手本体周向,通过转动手柄,对螺栓进行紧固;所述扳手手柄包括螺丝刀,丰富了扳手的功能,更加实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丝刀包括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螺丝刀的数量设为2-8个,均匀设于所述扳手本体的周向。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丝刀与所述扳手本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扳手本体设置接口,螺丝刀与扳手本体的接口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替换不同的螺丝刀以及选择不同型号的螺丝刀;支持更换,使用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本技术的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螺栓头的大小不影响与第一扳手的连接,只要螺栓头的棱台形状与第一扳手的收容空间的棱台状匹配,便可以和第一扳手紧密连接没有缝隙,非常牢靠;且收容空间的上底面的尺寸不大于所述螺栓头的上底面的尺寸,收容空间的下底面的尺寸不小于所述螺栓头的上底面的尺寸;稍小一点的螺栓头卡在扳手底端的里面,稍大一点的螺栓头卡在扳手底部的外面,只要满足这样的尺寸关系,便可以保证第一扳手能够匹配任意尺寸的螺栓头,实现扳手的万能作用。第二,本技术的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棱台状的螺栓头与第一扳手的挖空棱台配合,保证了使用时的契合度;与现有的螺栓的棱柱状螺栓头相比,在螺栓头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棱台状的螺栓头,其侧面的面积较棱柱状螺栓头的侧面积更大,多出了近一倍的受力面积,大大减少了螺栓头棱角的磨损;而且由于棱台状的螺栓头,第一扳手与螺栓头通过侧面紧密接触,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第三,本技术的第一扳手顶部有与手钻头配合的容置槽,可以与手钻结合,实现自动安装和拆卸螺栓;第一扳手附带多个螺丝刀,使用方便;第一扳手将螺栓拧紧至一定程度后,换用第二扳手,第二扳手的头部与螺栓头顶部的紧固槽适配,通过第二扳手继续将螺栓进一步紧固,实现更好的紧固效果。第四,本技术的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不仅可以实现手动安装和拆卸螺栓,而且可以通过手钻实现自动安装和拆卸螺栓,给工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螺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扳手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扳手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螺栓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螺栓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扳手的侧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扳手的仰视图;图10是
技术介绍
中的万能扳手、螺栓结构示意图;图11是与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扳手配合的手钻示意图。附图标记:螺栓20,螺栓头21,紧固槽22,螺栓本体23,第一扳手10,扳手本体11,收容空间12,容置槽13,扳手手柄14,收容空间的上底面121,螺栓头的上底面211,收容空间的下底面122,第二扳手30,第二扳手本体31,扳手头部32,操作手柄33,手钻头41,手钻40。具体实施方式现有的多边形螺栓螺帽组合经过频繁使用,参见图10,螺帽与扳手受力面积小、受力不均匀,螺帽的多边形棱角极易被磨损,增加了拆卸难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栓、扳手组合工具,螺栓头与第一扳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螺栓,所述螺栓包括棱台状的螺栓头;/n第一扳手,与所述螺栓组合使用,包括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螺栓头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的形状与所述螺栓头的形状匹配;其中,/n所述收容空间的上底面的尺寸不大于所述螺栓头的上底面的尺寸,所述收容空间的下底面的尺寸不小于所述螺栓头的上底面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栓,所述螺栓包括棱台状的螺栓头;
第一扳手,与所述螺栓组合使用,包括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螺栓头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的形状与所述螺栓头的形状匹配;其中,
所述收容空间的上底面的尺寸不大于所述螺栓头的上底面的尺寸,所述收容空间的下底面的尺寸不小于所述螺栓头的上底面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所述收容空间为四棱台、五棱台、六棱台、八棱台或十棱台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的每一侧面与其下底面之间的夹角设为50-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扳手的组合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的每一侧面与其下底面之间的夹角设为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鹏飞孙效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