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24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2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设有容纳空间的壳体、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的显示组件、驱动机构以及传动机构,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模组、第二显示模组和第三显示模组;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显示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下,第二显示模组位于容纳空间内,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三显示模组对接形成第一显示面;在第二状态下,第二显示模组自容纳空间伸出至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三显示模组之间,且对接形成第二显示面。上述电子设备在保证便携性较好的同时,增大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技术革新使电子设备的种类逐渐增多,其中,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过程极为迅速。为了保证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具有较好的便携性,电子设备的整体尺寸通常相对较小,导致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的显示面积有限,无法满足用户对更大显示面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电子设备无法在保证便携性较好的同时,增大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开口;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模组、第二显示模组和第三显示模组,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第二显示模组和第三显示模组均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显示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显示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模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三显示模组对接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面;在所述显示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至少部分移动至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三显示模组的至少部分移动至所述壳体中背离所述第一显示模组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显示模组自所述容纳空间伸出至所述第一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三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第一显示模组、所述第二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三显示模组对接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面。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显示组件、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模组、第二显示模组和第三显示模组,第一显示模组、第二显示模组和第三显示模组均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使得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第一显示模组、第二显示模组和第三显示模组相对壳体运动。详细地,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可以使显示组件处于第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显示模组处于壳体的容纳空间中,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三显示模组对接作为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面,第一显示面可以满足用户对显示面积的日常需求;如果用户需要更大的显示面积,可以借助驱动机构带动传动机构动作,使显示组件处于第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显示模组的至少部分移动至壳体的一侧,第三显示模组的至少部分移动至壳体中背离第一显示模组的另一侧,这使得第一显示模组与第二显示模组之间形成让位空间,通过使第二显示模组自容纳空间内伸出至第一显示模组与第三显示模组之间,可以使第二显示模组与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三显示模组对接,形成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面,第二显示面由第一显示模组、第二显示模组和第三显示模组各自的显示面组成,因而可以增大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进而满足用户对更大显示面积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显示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显示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传动机构的部分结构与驱动机构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再一种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压电器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压电器件的极化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驱动机构的运动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电子设备、11-第一显示面、12-第二显示面、100-壳体、110-容纳空间、210-第一显示模组、211-显示屏、212-基板、220-第二显示模组、230-第三显示模组、400-驱动机构、410-压电器件、420-弹性层、430-耐磨层、440-转盘、500-传动机构、510-第一转杆、520-第二转杆-530-第三转杆、540-支撑杆、600-限位部、700-腕带、800-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10,其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子书阅读器。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10具体可以为可穿戴设备等其中,如图1-图11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壳体100、显示组件、驱动机构400和传动机构500。壳体100上设置有容纳空间110,且容纳空间110具有开口,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模组210、第二显示模组22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第一显示模组210、第二显示模组22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均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100上,驱动机构400可以为电机等,其安装在壳体100内,且与传动机构500连接,第一显示模组210、第二显示模组22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均与传动机构500连接,驱动机构400通过传动机构500驱动第一显示模组210、第二显示模组22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相对壳体100移动。可选地,传动机构500为至少一组连杆机构,或者,传动机构500还可以包括齿轮齿条机构和连杆,第一显示模组21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均可以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驱动机构400连接,使得第一显示模组21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能够相背运动,以为第二显示模组220让出对接空间,第二显示模组220可以通过连杆与驱动机构400连接,从而在驱动机构400通过驱动连杆转动,使第二显示模组220自容纳空间110伸出,或缩回容纳空间110内。在显示组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显示模组220位于容纳空间110内,第一显示模组21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对接形成电子设备10的第一显示面11,在这种状态下,电子设备10的整体尺寸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便携性能,且第一显示面11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在显示组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显示模组210的至少部分能够移动至壳体100的一侧,第三显示模组230的至少部分移动至壳体100中背离第一显示模组210的另一侧,第二显示模组220从容纳空间110内伸出至第一显示模组21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之间,且第二显示模组220还可以与第一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0),所述壳体(100)设有容纳空间(110),所述容纳空间(110)具有开口;/n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模组(210)、第二显示模组(22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第二显示模组(22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均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0);/n驱动机构(400),所述驱动机构(4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内;/n传动机构(500),所述驱动机构(400)通过所述传动机构(500)驱动所述显示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n在所述显示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2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0)内,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和所述第三显示模组(230)对接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面(11);/n在所述显示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的至少部分移动至所述壳体(100)的一侧,所述第三显示模组(230)的至少部分移动至所述壳体(100)中背离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20)自所述容纳空间(110)伸出至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和所述第三显示模组(230)之间,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20)和所述第三显示模组(230)对接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面(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设有容纳空间(110),所述容纳空间(110)具有开口;
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显示模组(210)、第二显示模组(22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第二显示模组(220)和第三显示模组(230)均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0);
驱动机构(400),所述驱动机构(4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内;
传动机构(500),所述驱动机构(400)通过所述传动机构(500)驱动所述显示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显示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2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0)内,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和所述第三显示模组(230)对接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面(11);
在所述显示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的至少部分移动至所述壳体(100)的一侧,所述第三显示模组(230)的至少部分移动至所述壳体(100)中背离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20)自所述容纳空间(110)伸出至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和所述第三显示模组(230)之间,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20)和所述第三显示模组(230)对接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面(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00)包括第一转杆(510)和第二转杆(520),所述第一转杆(51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转杆(520)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400),所述第一转杆(5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5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2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00)还包括第三转杆(530),所述第三转杆(5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杆(520)背离所述驱动机构(40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转杆(5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显示模组(220)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510)背离所述驱动机构(4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00)还包括支撑杆(540),所述支撑杆(540)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显示模组(210),且与所述第一转杆(510)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杆(540)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10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程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