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冷热冲击耐震动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09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冷热冲击耐震动试验装置,包括箱体、防护门、控制器和冷凝器,所述防护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箱体的一侧,所述冷凝器设置于箱体的内部上方,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箱体的外壁一侧,所述箱体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限位框的内壁设置有电热块,所述箱体的内部底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限位框相连接,所述限位框与箱体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出气管、进气管和通孔并配合风机的作用下,可使箱体内部的空气能够循环流动,进而使散热器所受的冷热冲击更加均匀,以便提高装置试验结果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冷热冲击耐震动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冷热冲击耐震动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外通过,汽车散热器在出厂前还需进行冷热冲击耐震动试验。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冷热冲击耐震动试验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缺陷,首先,装置在对散热器进行冷热冲击时,由于装置内部的空气难以循环流动,致使装置内不同位置的温度不均匀,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其次,装置难以对不同厚度的散热器进行固定,致使散热器在震动试验过程中,易于装置其他部件造成碰撞,最后,装置难以模拟出汽车散热器在灰尘含量较高的环境中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冷热冲击耐震动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冷热冲击耐震动试验装置,包括箱体、防护门、控制器和冷凝器,所述防护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箱体的一侧,所述冷凝器设置于箱体的内部上方,所述控制器设置于箱体的外壁一侧,所述箱体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限位框的内壁设置有电热块,所述箱体的内部底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限位框相连接,所述限位框与箱体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且限位框的顶部中间处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底部设置有压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气缸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导流罩,所述箱体的外部一侧固定有料箱,所述料箱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的末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的末端与箱体连通,所述风机和电热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流罩为漏斗形结构,且导流罩的顶部横截面积与箱体内部的横截面积一致。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内壁填充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料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料管,所述料管的端部均旋合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料箱的内部中间处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中间处设置有滤板,所述料箱的顶部中间处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延伸至料箱的内部与滤板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滤板的两端均呈弧形过渡,且滤板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垫片。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出气管、进气管和通孔并配合风机的作用下,可使箱体内部的空气能够循环流动,进而使散热器所受的冷热冲击更加均匀,以便提高装置试验结果的精确度。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固定栓和压板能够快速将不同厚度的汽车散热器与限位框形成整体,进而使散热器能够与限位框在气缸的作用下同步进行上下震动。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料管向料箱中放入细小碎石和灰尘后,并在箱体内部空气循环流动过程中,可使细小碎石和灰尘与散热器进行刮擦碰撞,进而模拟出散热器在灰尘较大的环境中的使用过程,以便提高装置的功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护门打开后的箱体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框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料箱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块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滤板的侧视图;图中:1、防护门;2、箱体;3、冷凝器;4、控制器;5、滑轨;6、限位框;7、出气管;8、料管;9、料箱;10、进气管;11、电热块;12、导流罩;13、气缸;14、风机;15、固定栓;16、压板;17、通孔;18、固定块;19、滤板;20、弧形槽;21、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7,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冷热冲击耐震动试验装置,包括箱体2、防护门1、控制器4和冷凝器3,防护门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箱体2的一侧,冷凝器3设置于箱体2的内部上方,控制器4设置于箱体2的外壁一侧,箱体2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限位框6,限位框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17,且限位框6的内壁设置有电热块11,箱体2的内部底部设置有气缸13,气缸13的活塞杆与限位框6相连接,限位框6与箱体2通过滑轨5滑动连接,且限位框6的顶部中间处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15,固定栓15的底部设置有压板16;箱体2的内部位于气缸13的一侧设置有风机14,风机14的进风口连接有导流罩12,箱体2的外部一侧固定有料箱9,料箱9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出气管7和进气管10,出气管7的末端与风机14的出风口连通,进气管10的末端与箱体2连通,风机14和电热块11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控制器4采用型号为CPU226的PLC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导流罩12为漏斗形结构,且导流罩12的顶部横截面积与箱体2内部的横截面积一致;气缸13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内壁填充有保温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打开防护门1,接着将待测试的汽车散热器放入限位框6中,接着转动固定栓15,使固定栓15带动压板16向下移动,进而对汽车散热器进行挤压,以便使汽车散热器与限位框6形成整体,之后将防护门1关闭,而后通过控制器4使电热块11对汽车散热器进行升温,以便模拟汽车散热器在高温环境中使用;通过冷凝器3对箱体2内部降温,以便模拟汽车散热器在低温环境中使用;通过气缸13带动其活塞杆上下进行往返运动,可使限位框6沿着滑轨5上下震动,进而模拟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散热器所受的振动状态;箱体2内部空气温度变化时,通过控制器4使风机14工作,之后,在出气管7、进气管10和通孔17的作用下,可使箱体2内部的空气能够循环流动,从而使箱体2内部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以便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参照图5-7,料箱9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料管8,料管8的端部均旋合连接有密封盖,料箱9的内部中间处固定有固定块18,固定块18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20,弧形槽20的中间处设置有滤板19,料箱9的顶部中间处设置有转杆21,转杆21的延伸至料箱9的内部与滤板19相连接;滤板19的两端均呈弧形过渡,且滤板19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垫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向料箱9的内部添加细小灰尘和碎屑,风机14带动箱体2空气循环流动时,灰尘会随空气与箱体2中的散热器刮擦碰撞,进而模拟散热器与灰尘碎石碰撞过程,进而进一步增加装置的功能性;灰尘碎石进入箱体2后,会全部通过导流罩12重新被风机14抽取,并进行循环;待散热器的灰尘碎石模拟过程结束后,转动转杆21,同时配合固定块18的作用下,可使经过料箱9的空气完全穿过滤板19,此过程中,滤板19会将空气中的灰尘和碎石阻隔在料箱9中,之后通过料管8可对料箱9中的灰尘和碎石进行收集。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冷热冲击耐震动试验装置,包括箱体(2)、防护门(1)、控制器(4)和冷凝器(3),所述防护门(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箱体(2)的一侧,所述冷凝器(3)设置于箱体(2)的内部上方,所述控制器(4)设置于箱体(2)的外壁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限位框(6),所述限位框(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17),且限位框(6)的内壁设置有电热块(11),所述箱体(2)的内部底部设置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活塞杆与限位框(6)相连接,所述限位框(6)与箱体(2)通过滑轨(5)滑动连接,且限位框(6)的顶部中间处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15),所述固定栓(15)的底部设置有压板(16);/n所述箱体(2)的内部位于气缸(13)的一侧设置有风机(14),所述风机(14)的进风口连接有导流罩(12),所述箱体(2)的外部一侧固定有料箱(9),所述料箱(9)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出气管(7)和进气管(10),所述出气管(7)的末端与风机(14)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进气管(10)的末端与箱体(2)连通,所述风机(14)和电热块(11)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冷热冲击耐震动试验装置,包括箱体(2)、防护门(1)、控制器(4)和冷凝器(3),所述防护门(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箱体(2)的一侧,所述冷凝器(3)设置于箱体(2)的内部上方,所述控制器(4)设置于箱体(2)的外壁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限位框(6),所述限位框(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17),且限位框(6)的内壁设置有电热块(11),所述箱体(2)的内部底部设置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活塞杆与限位框(6)相连接,所述限位框(6)与箱体(2)通过滑轨(5)滑动连接,且限位框(6)的顶部中间处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15),所述固定栓(15)的底部设置有压板(16);
所述箱体(2)的内部位于气缸(13)的一侧设置有风机(14),所述风机(14)的进风口连接有导流罩(12),所述箱体(2)的外部一侧固定有料箱(9),所述料箱(9)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出气管(7)和进气管(10),所述出气管(7)的末端与风机(14)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进气管(10)的末端与箱体(2)连通,所述风机(14)和电热块(11)与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兵伢丁飞金明武江兵吴洪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法雷特热交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