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安全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81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安全生产装置,包括:安全阀,对接器和控制管线;安全阀包括:外壳,均安装于外壳内的活塞组件和阀板;活塞组件的上端与外壳之间形成液压腔,活塞组件的下端与阀板配合;外壳上设置与液压腔连通的通道,外壳内还设置与通道连通的对接孔;控制管线位于管柱内,控制管线一端连接设置在井口处的控制装置,控制管线另一端与对接器连接;对接器密封对接到对接孔中。相应地,与对接器连接的控制管线设置于管柱的内部,不需要在管柱的外壁安装用于固定控制管线的卡子,在进行井的检修时,通过控制管线将对接器从安全阀中卸出,就能够很方便地进行防喷起管柱的作业,同时能够大大提高防喷作业的起管速度,避免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安全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采气工具
,尤其是一种井下安全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井下安全阀是一种装在油气井内,在生产设施发生火警、管线破裂、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冰情、强台风等)失控状态下,能及时关闭井下生产通道,防止油气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及其它安全事故发生。井下安全阀的控制管线通过对接器与其液压腔连通,从地面向液压腔中加入液压油,如图1所示,高压液体经控制管线a进入液压腔e,推动活塞b下行,压缩弹簧c,活塞b顶开阀板d,实现井下安全阀打开;保持地面控制压力,井下安全阀即保持开启状态;泄掉地面控制压力,阀板d在其转轴处的扭转弹簧作用下复位,实现井下安全阀的关闭。如图1所示,目前井下安全阀控制管线a连接于油管外部,与井下安全阀的外管壁连接,在高压井修井过程中,控制管线也由管线卡子卡于油管外壁上,在高压油、气、水井修井过程中,控制管线a的安装位置会对给防喷作业起管柱带来带巨大的工作量与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安全生产装置,该安全生产装置很好地解决防喷作业起管柱这一技术难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下安全生产装置,包括:安全阀,对接器和控制管线;所述安全阀包括:外壳,均安装于外壳内的活塞组件和阀板;所述活塞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液压腔,所述活塞组件的下端与所述阀板配合;所述外壳上设置与所述液压腔连通的通道,所述外壳内还设置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对接孔;所述控制管线位于所述管柱内,所述控制管线一端连接设置在井口处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管线另一端与所述对接器连接;所述对接器密封对接到所述对接孔中。进一步,所述安全阀的所述对接孔中还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外壁与所述对接孔的内壁贴合,所述对接孔内还安装用于对所述滑套限位的剪钉,使所述滑套封闭所述通道。进一步,所述液压腔上方的所述外壳内设置内凸台,所述对接孔贯通所述内凸台,所述对接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孔段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滑套安装到所述第二孔段内并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壁贴合。进一步,与所述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孔段内壁的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位于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滑套的配合处,第一密封圈安装到所述第一密封槽中。进一步,所述对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孔段配合的主体,套装到所述主体下部的密封套,卡环,密封环,限位套,第一限位剪钉和第二限位剪钉;所述密封套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孔段配合;所述密封套设置径向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剪钉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将所述密封套固定到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的外壁设置卡环槽和密封环槽,所述密封套上端面与所述卡环槽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滑套的轴向长度之和,所述密封环槽设置在所述卡环槽和所述密封套之间,所述卡环槽和所述密封环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孔段的轴向长度,所述卡环槽和所述密封环槽内分别安装所述卡环和所述密封环。进一步,所述对接器还包括环状的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剪钉,所述限位套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限位套设置径向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剪钉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将所述限位套固定到所述主体的下端,所述限位套上端面到所述卡环槽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内凸台的厚度。进一步,所述对接器的所述主体内设置轴向通道和与所述轴向通道贯通的径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贯通所述主体的上端面,所述径向通道将所述主体径向贯通;所述密封套下部的内壁与所述主体外壁贴合,所述密封套上部与所述主体外壁存在间隙,所述密封套的上部还设置径向的导流孔;当所述对接器密封安装到所述对接孔中,所述径向通道位于所述密封套上部,所述导流孔与所述通道对应。进一步,所述密封套下部的内壁和外壁均设置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圈安装到所述第二密封槽中。进一步,所述安全阀的所述外壳上设置与所述液压腔连通的输液通道,所述输液通道连通到所述外壳的端面上,密封件从所述外壳的端面侧安装到所述输液通道中。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剪钉的剪切力小于所述第二限位剪钉的剪切力。本专利技术的井下安全生产装置,通过对接器将与安全阀液压腔连通的对接孔密封,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将对接器与对接孔脱开,实现对液压腔泄压,以便安全阀的自动关闭。相应地,与对接器连接的控制管线设置于管柱的内部,不需要在管柱的外壁安装用于固定控制管线的卡子,在进行井的检修时,通过控制管线将对接器从安全阀中卸出,就能够很方便地进行防喷起管柱的作业,同时能够大大提高防喷作业的起管速度,避免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液压控制管线与井下安全阀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对接器与安全阀对接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对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对接器与安全阀局部的密封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状态下液压油的流向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对接器与安全阀脱开后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控制管线与安全阀的打捞对接安装过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对接器与安全阀对接安装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对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对接器与安全阀局部的密封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对接器与安全阀脱开后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对接器;11、本体;111、轴向通道;112、径向通道;12、卡环;13、密封环;14、密封套;141、导流孔;142、第二密封圈;15、第一限位剪钉;16、限位套;17、第二限位剪钉;18、丝扣;2、安全阀;21、对接孔;211、第一孔段;212、第二孔段;22、滑套;23、剪钉;24、通道;25、第一密封圈;26、输液通道;27、密封件;28、内凸台;3、液压腔;4、控制管线接头;5、控制管线;6、油管;7、打捞装置;71、打捞头;72、扶正器。具体实施方式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示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中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的使用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安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阀,对接器和控制管线;/n所述安全阀包括:外壳,均安装于外壳内的活塞组件和阀板;所述活塞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液压腔,所述活塞组件的下端与所述阀板配合;所述外壳上设置与所述液压腔连通的通道,所述外壳内还设置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对接孔;/n所述控制管线位于所述管柱内,所述控制管线一端连接设置在井口处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管线另一端与所述对接器连接;所述对接器密封对接到所述对接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安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阀,对接器和控制管线;
所述安全阀包括:外壳,均安装于外壳内的活塞组件和阀板;所述活塞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液压腔,所述活塞组件的下端与所述阀板配合;所述外壳上设置与所述液压腔连通的通道,所述外壳内还设置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对接孔;
所述控制管线位于所述管柱内,所述控制管线一端连接设置在井口处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管线另一端与所述对接器连接;所述对接器密封对接到所述对接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安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的所述对接孔中还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外壁与所述对接孔的内壁贴合,所述对接孔内还安装用于对所述滑套限位的剪钉,使所述滑套封闭所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安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腔上方的所述外壳内设置内凸台,所述对接孔贯通所述内凸台,所述对接孔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孔段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滑套安装到所述第二孔段内并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安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孔段内壁的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位于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滑套的配合处,第一密封圈安装到所述第一密封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安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孔段配合的主体,套装到所述主体下部的密封套,卡环,密封环,限位套,第一限位剪钉和第二限位剪钉;所述密封套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孔段配合;所述密封套设置径向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剪钉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将所述密封套固定到所述主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英楠薛蓥杜晓雷付豪钟宝库兰卫家刘志刚房新扬曲艳灵
申请(专利权)人:托普威尔石油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