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污泥排泥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741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泥排泥施工方法,包括对河道内的漂浮物和藻类进行清理,测算所需清淤河道的宽度,制作河道挡板墙横设在河道内截流,保障所述河道挡板墙上游的河水深度,在挡板墙上游的河道内设置泥水搅拌装置将污泥较好的与河水均匀混合在一起,通过污泥泵将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抽送并排送到泥水分离装置进行泥水分离,将分离好的污泥运送到自卸车,将分离好的清水重新排送到河道内,将所述河道挡板墙逐渐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配合所述污泥泵和所述泥水搅拌装置进行循环排送并分离清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单堵阻水墙实现水流一定深度的积累后进行污泥混合,颗粒状物体较少,污泥与水混合均匀容易排送和分离,工程量小,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污泥排泥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清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污泥排泥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的问题一直是当下热门的主题,尤其是河流河道的治理,例如淤泥治理,因范围广,集中整治较为困难,时间长,现有措施通常是人工配合设备进行清淤操作,常用的设备有污泥泵等,借助船只或诸如此类的设备载体沿河道河流方向进行清淤操作,不仅费时费力,且清淤较难全面河道污泥中沉淀有大量的有机、无机污染物,这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急剧减少,再加上部分污染物、垃圾的毒害作用,使河道水体中动植物大量死亡,河道水体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国内河道通用的清淤疏浚的方法主要采用人工冲淤,对河道两头进行筑坝围堰,把坝内河水排干,随后利用高压水泵对淤泥层进行冲刷,冲刷后淤泥首先集中放于河道一段中,最后通过泥浆车外运处理,但是在进行筑坝围堰时其阻水力度较大,需要大量的泥沙进行稳固,并且大范围的围堵施工量较大对于清淤的意义较小,拆除麻烦,而部分河道河水较浅,清理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污泥排泥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河道污泥排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河道内的漂浮物和藻类进行清理;步骤二、测算所需清淤河道的宽度,制作河道挡板墙横设在河道内截流,保障所述河道挡板墙上游的河水深度;步骤三、在挡板墙上游的河道内设置泥水搅拌装置将污泥较好的与河水均匀混合在一起;步骤四、通过污泥泵将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抽送并排送到泥水分离装置进行泥水分离;步骤五、将分离好的污泥运送到自卸车,将分离好的清水重新排送到河道内;步骤六、将所述河道挡板墙逐渐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配合所述污泥泵和所述泥水搅拌装置进行循环排送并分离清理;步骤七、将分离出的污泥进行统一存放,并定量对存放的污泥进行除臭干燥处理;步骤八、对清理后的河道进行统一杀菌处理,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进一步的,步骤一中通过筛网对河道内的漂浮物和藻类进行清理。进一步的,所述河道挡板墙的墙体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过流孔便于上游河水一定高度后进行排流,所述过流孔上安装有过滤层防止淤泥排入下游。进一步的,步骤四中的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筛输送部分和离心脱水部分,所述分筛输送部分通过对河床中的淤泥进行初步分筛,完成固体颗粒和泥水的分离,实现初级筛选,所述离心脱水部分通过离心力将泥和水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泥进行输送、存储和焚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河道污泥排泥施工方法通过单堵阻水墙实现水流一定深度的积累后进行污泥混合,颗粒状物体较少,污泥与水混合均匀容易排送和分离,工程量小,施工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河道污泥排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氯乙酸精馏残渣进行氯乙酸含量测定后排送到重组分处理槽,记录重组分处理槽的重量记为m1,氯乙酸含量记为n1;步骤二、开启重组分处理槽对内部氯乙酸精馏残渣进行搅拌,缓慢打开真空阀门并对槽内进行缓慢升温,将重组分处理槽内部压力控制在-30到-95kpa,温度控制在120-160℃;步骤三、将重组分处理槽内升温后得到的氯乙酸蒸汽进行冷却回收至氯乙酸受槽;步骤四、持续蒸馏并观测重组分处理槽的重量,直到重量维持不变后蒸馏完毕,关闭真空阀门并将重量记录为m2,并且取样分析槽内氯乙酸含量记录为n2从而计算氯乙酸回收率;步骤五、在重组分处理槽内加入氮气使得重组分处理槽内的压力控制在10到100kpa;步骤六、在重组分处理槽的搅拌状态下持续加入碱性物质进行碱解,温度控制在80-130℃之间,并将产生的尾气冷却后排至吸收装置,直至槽内pH值在6-9之间后停止加烧碱;步骤七、将碱解后的物料冷却后排送进行生化处理并停止重组分处理槽的搅拌;步骤八、对碱解物料排尽后的重组分处理槽进行干燥并装入新一批次的氯乙酸精馏残渣进行上述过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六中所述碱性物质为烧碱、片碱、纯碱、碳酸钙及氢氧化钙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碱性物质的浓度在10-3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蒸馏出的氯乙酸重量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m=m1-m2。在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氯乙酸回收率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上述实施例中,记录的m1为540千克,初始氯乙酸含量n1为57.5%,蒸馏后质量不变时记录的m2为320千克,氯乙酸含量为26.97%,重组分中氯乙酸回收率为72.7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污泥排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对河道内的漂浮物和藻类进行清理;/n步骤二、测算所需清淤河道的宽度,制作河道挡板墙横设在河道内截流,保障所述河道挡板墙上游的河水深度;/n步骤三、在挡板墙上游的河道内设置泥水搅拌装置将污泥较好的与河水均匀混合在一起;/n步骤四、通过污泥泵将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抽送并排送到泥水分离装置进行泥水分离;/n步骤五、将分离好的污泥运送到自卸车,将分离好的清水重新排送到河道内;/n步骤六、将所述河道挡板墙逐渐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配合所述污泥泵和所述泥水搅拌装置进行循环排送并分离清理;/n步骤七、将分离出的污泥进行统一存放,并定量对存放的污泥进行除臭干燥处理;/n步骤八、对清理后的河道进行统一杀菌处理,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污泥排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河道内的漂浮物和藻类进行清理;
步骤二、测算所需清淤河道的宽度,制作河道挡板墙横设在河道内截流,保障所述河道挡板墙上游的河水深度;
步骤三、在挡板墙上游的河道内设置泥水搅拌装置将污泥较好的与河水均匀混合在一起;
步骤四、通过污泥泵将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抽送并排送到泥水分离装置进行泥水分离;
步骤五、将分离好的污泥运送到自卸车,将分离好的清水重新排送到河道内;
步骤六、将所述河道挡板墙逐渐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配合所述污泥泵和所述泥水搅拌装置进行循环排送并分离清理;
步骤七、将分离出的污泥进行统一存放,并定量对存放的污泥进行除臭干燥处理;
步骤八、对清理后的河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军王万众杨孝功王金涛王荣泽格菁格艳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金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