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深基坑用支撑梁架结构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石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深基坑用支撑梁架结构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基坑和基槽都是用来建筑建筑物的基础的,只是平面形状不同而已。基坑是方形或者比较接近方形,基槽是长条形状的,而且有时候比较长。基坑是指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的为基坑。也就是说,一般定义深基坑为: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反之则为浅基坑)。在对深基坑进行临时支护时就需要使用到支撑梁架,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梁架支护宽度不同调节,不能适应于不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工程深基坑用支撑梁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梁(1)与第二支撑梁(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1)相对第二支撑梁(30)一侧中部嵌设有调距电机(2),所述第二支撑梁(30)相对第一支撑梁(1)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柱体(4),所述调距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花键连接有螺杆(3),所述柱体(4)相对调距电机(2)一端开设有与螺杆(3)螺纹连接的螺纹孔(5);/n所述柱体(4)两侧关于自身轴线分别与第一支撑梁(1)、第二支撑梁(30)对称连接有长度依次增大的第一水平连杆(8)、第二水平连杆(9)和第三水平连杆(10),与第二支撑梁(30)连接的所述第一水平连杆(8)、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深基坑用支撑梁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梁(1)与第二支撑梁(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1)相对第二支撑梁(30)一侧中部嵌设有调距电机(2),所述第二支撑梁(30)相对第一支撑梁(1)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柱体(4),所述调距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花键连接有螺杆(3),所述柱体(4)相对调距电机(2)一端开设有与螺杆(3)螺纹连接的螺纹孔(5);
所述柱体(4)两侧关于自身轴线分别与第一支撑梁(1)、第二支撑梁(30)对称连接有长度依次增大的第一水平连杆(8)、第二水平连杆(9)和第三水平连杆(10),与第二支撑梁(30)连接的所述第一水平连杆(8)、第二水平连杆(9)和第三水平连杆(10)的两端分别与柱体(4)、的第二支撑梁(30)固定连接,与第一支撑梁(1)连接的所述第一水平连杆(8)、第二水平连杆(9)和第三水平连杆(10)的一端与柱体(4)铰接,与第一支撑梁(1)连接的所述第一水平连杆(8)、第二水平连杆(9)和第三水平连杆(10)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13),所述第一支撑梁(1)相对第二支撑梁(30)一侧设有与第一滑块(13)配合的限位锁合装置;
所述第一支撑梁(1)与第二支撑梁(30)相对一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9);所述第一支撑梁(1)、第二支撑梁(30)均与侧板(19)之间设置有多个抵压装置,所述抵压装置包括第二滑槽(20)和与第二滑槽(20)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21),所述侧板(19)的上端设有移动座(22),所述移动座(22)的下端安装有滚轮,所述侧板(19)上端开设有与滚轮滚动连接的滚轮限位槽(23),所述第二滑块(21)与移动座(22)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竖直连杆(24),所述移动座(22)相对第二滑块(21)一侧固定连接有张紧弹簧(28);
所述侧板(19)上端固定安装有卷线电机(26),所述侧板(19)上端且在多个抵压装置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5),两个所述安装板(25)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卷线杆(27),所述卷线杆(27)的一端贯穿安装板(25)并与卷线电机(2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卷线杆(27)外壁分别与抵压装置中的移动座(22)共同固定连接有牵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深基坑用支撑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远离调距电机(2)的一端开设有对中槽(6),所述对中槽(6)内活动插设有对中杆(7),且对中杆(7)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梁(30)固定连接。
3.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