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桥梁梁端横向位移协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铁路桥梁梁端横向位移协调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铁路桥梁工程设计时通常会涉及到一个桥墩两侧的两片梁采用不同的桥梁形式,如一侧采用横向宽度较大的大跨度钢结构桥梁,另一侧采用横向宽度较小的小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同时两类桥梁应用不同地震防御策略的情况,即一侧是梁底安装抗震支座的抗震梁而另一侧是梁底安装隔震支座的隔震梁。抗震梁梁端只能在顺桥向移动,横桥向移动量较小。隔震梁除了能在顺桥向移动,还能在横桥向移动。因此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和温度等作用下,桥墩两侧桥梁的横向变位值不同,使得桥面钢轨横向位移不同。特别是无砟轨道桥梁对相邻梁端两侧的钢轨支点处横向相对位移有很严格的要求,需要使用技术手段,连接两片梁梁端,使他们在非地震工况下横向移动幅度一致。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辅助钢梁,但也只能解决两侧桥梁均为抗震梁的问题,连接两片梁梁端,使他们在非地震工况下横向移动幅度一致,无法解决抗震梁和隔震梁梁端正常情况需要共同位移,而地震情况下需要相对错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桥梁梁端横向位移协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组件(1)和控制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1)包括固定座(11)、限位轴(12)、协调榫(15)、隔振梁(17)和抗震梁(18),所述固定座(11)与所述隔振梁(17)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隔振梁(17)右侧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轴(12)与所述固定座(11)固定连接,且位于相邻两组所述固定座(11)之间,所述协调榫(15)与所述协调座(1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协调座(14)的前端,所述抗震梁(18)与所述协调榫(15)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协调榫(15)远离所述隔振梁(17)的一侧;/n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轴座(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桥梁梁端横向位移协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组件(1)和控制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1)包括固定座(11)、限位轴(12)、协调榫(15)、隔振梁(17)和抗震梁(18),所述固定座(11)与所述隔振梁(17)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隔振梁(17)右侧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轴(12)与所述固定座(11)固定连接,且位于相邻两组所述固定座(11)之间,所述协调榫(15)与所述协调座(1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协调座(14)的前端,所述抗震梁(18)与所述协调榫(15)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协调榫(15)远离所述隔振梁(17)的一侧;
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轴座(21)、卷绕轴(22)、限位钢丝(23)和限位电机(24)、振动传感器(26)和控制器(27),所述轴座(21)与所述隔振梁(17)固定连接,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协调榫(15)的底端,所述卷绕轴(22)与所述轴座(21)转动连接,且贯穿所述轴座(21),所述限位电机(24)与所述协调榫(15)固定连接,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协调榫(15)的底端,所述限位钢丝(23)与所述限位电机(2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限位电机(24)的底端,所述限位钢丝(23)远离所述限位电机(24)的一端与所述卷绕轴(2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电机(24)与所述卷绕轴(2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卷绕轴(22)的左侧,所述振动传感器(26)与所述固定座(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座(11)的前侧,所述控制器(27)与所述隔振梁(17)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隔振梁(17)的前侧,所述振动传感器(26)和所述限位电机(24)均与所述控制器(27)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桥梁梁端横向位移协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还包括榫体锚固(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静青,李国强,刘海亮,金令,刘成,冯祁,周斌,李先婷,杜传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