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49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湿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干燥机。其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的出风管、进风管、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蜂巢转轮、通风管道、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冷却水箱和发热桶,蜂巢转轮设置有除湿区进风管、除湿区出风管、再生区第一进风管、再生区第二进风管和再生区出风管;连接所述发热桶、蜂巢转轮的通风管道设置有相连接的正立U型弯部和倒立U型弯部,还包括前置过滤装置,前置过滤装置设置有基体管和过滤网芯,基体管设置于进风管、第二过滤器之间;过滤网芯可拆卸设置于基体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除湿干燥机,过滤网芯可拆卸设置于基体管,可方便快捷的更换过滤网芯,及时清理被堵塞的过滤网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干燥机
本技术涉及除湿干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除湿干燥机。
技术介绍
除湿干燥机广泛应用于塑料加工领域,现有的除湿干燥机连接管路设计不合理,粉尘易堵塞管路,清理时需要长时间停工检修,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除湿干燥机,易清理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湿干燥机,易清理堵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除湿干燥机,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的出风管、进风管、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蜂巢转轮和通风管道,还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冷却水箱和发热桶,蜂巢转轮设置有除湿区进风管、除湿区出风管、再生区第一进风管、再生区第二进风管和再生区出风管;所述第一过滤器、第一鼓风机、发热桶、蜂巢转轮的除湿区进风管依次通过通风管道串联;进风管、第二过滤器、冷却水箱、第二鼓风机和再生区第一进风管通过通风管道导通;第二过滤器与再生区第二进风管通过通风管道导通;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冷却水箱、第二鼓风机并列设置于机架的下端部;第一鼓风机设置于第二鼓风机的上方;连接所述发热桶、蜂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干燥机,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的出风管(1)、进风管(6)、第一鼓风机(3)、第二鼓风机(11)、蜂巢转轮(5)和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第一过滤器(2)、第二过滤器(7)、冷却水箱(8)和发热桶(4),蜂巢转轮(5)设置有除湿区进风管(6)、除湿区出风管(1)、再生区第一进风管(6)、再生区第二进风管(6)和再生区出风管(1);所述第一过滤器(2)、第一鼓风机(3)、发热桶(4)、蜂巢转轮(5)的除湿区进风管(6)依次通过通风管道串联;进风管(6)、第二过滤器(7)、冷却水箱(8)、第二鼓风机(11)和再生区第一进风管(6)通过通风管道导通;第二过滤器(7)与再生区第二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干燥机,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的出风管(1)、进风管(6)、第一鼓风机(3)、第二鼓风机(11)、蜂巢转轮(5)和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过滤器(2)、第二过滤器(7)、冷却水箱(8)和发热桶(4),蜂巢转轮(5)设置有除湿区进风管(6)、除湿区出风管(1)、再生区第一进风管(6)、再生区第二进风管(6)和再生区出风管(1);所述第一过滤器(2)、第一鼓风机(3)、发热桶(4)、蜂巢转轮(5)的除湿区进风管(6)依次通过通风管道串联;进风管(6)、第二过滤器(7)、冷却水箱(8)、第二鼓风机(11)和再生区第一进风管(6)通过通风管道导通;第二过滤器(7)与再生区第二进风管(6)通过通风管道导通;第一过滤器(2)、第二过滤器(7)、冷却水箱(8)、第二鼓风机(11)并列设置于机架的下端部;第一鼓风机(3)设置于第二鼓风机(11)的上方;
连接所述发热桶(4)、蜂巢转轮(5)的通风管道设置有相连接的正立U型弯部(101)和倒立U型弯部(102),蜂巢转轮(5)的除湿区进风管(6)设置于蜂巢转轮(5)的上端部,正立U型弯部(101)两端分别与发热桶(4)的下端部、倒立U型弯部(102)的一端连接,倒立U型弯部(102)的另一端与蜂巢转轮(5)的除湿区进风管(6)连接;
还包括前置过滤装置(9),前置过滤装置(9)设置有基体管(91)和过滤网芯(92),基体管(91)设置于进风管(6)、第二过滤器(7)之间;过滤网芯(92)可拆卸设置于基体管(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曼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高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