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灶生专利>正文

一种耐电解质型增稠剂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49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电解质型增稠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增稠剂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制备疏水单体进行复合制备改善材料的耐电解质性能,其中改性单体B的烷基链较长,易发生分子内缔合,对黏度保留率影响较大,同时少量的长链疏水单体引入共聚体系中时,降低长链疏水基团会影响共聚物的亲水性,对不同功能单体进行了组合通过它们的协同作用改善共聚物的耐电解质性能,这比单独使用单体进行改性的技术方案具有更加突出的技术效果,引入少量疏水单体后,不同分子链之间的长链烷烃相互交联,这种缔合作用形成的作用力可以减低由于同离子效应引起分子链的蜷曲,从而增加体系的耐电解质性能,改善传统增稠剂耐电解质性能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电解质型增稠剂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电解质型增稠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增稠剂材料

技术介绍
增稠剂是一种聚合物助剂,因其可以迅速的提高体系黏度及改善体系流变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印花、食品、建筑等领域。将少量的增稠剂加到需要的体系中,就可以大幅提高体系的黏度使其达到工艺及流变性的要求。印花是给织物局部施加染料或涂料,从而使织物获得花纹图案的加工过程。在印花过程中,为了防止印花花纹出现渗化,染料和药品必须调制成具有一定黏度的印花糊料才能清晰牢固的固着在织物上。印花糊料(增稠剂)是印花色浆的主要成分,因此增稠剂对纺织品印花的印制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合成增稠剂没有出现之前,纺织品印花用的一直是天然的或天然改性的增稠剂。后来随着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合成增稠剂,随后便被大量使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增稠剂聚合物的大分子吸收体系中的水分使大分子链得到伸展从而达到增稠的目的,或者是聚合物大分子生成胶束后与水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来限制体系中自由水分的移动达到增稠的目的。增稠剂是高吸水树脂的分支中重要的一支,也得到了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电解质型增稠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n(1)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二氯甲烷、25~30份正己烷、10~15份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置于三口烧瓶中,剧烈搅拌混合并冰水浴保温反应,对三口烧瓶中滴加丙烯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待滴加完成后,搅拌混合并置于室温下保温反应,得反应液并置于分液漏斗中,洗涤后干燥处理,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洗涤蒸馏液,按质量比1∶5,将洗涤蒸馏液与乙酸乙酯搅拌混合并重结晶处理,收集滤饼得改性单体A;/n(2)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二氯甲烷、25~30份十六胺、10~15份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置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电解质型增稠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二氯甲烷、25~30份正己烷、10~15份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置于三口烧瓶中,剧烈搅拌混合并冰水浴保温反应,对三口烧瓶中滴加丙烯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待滴加完成后,搅拌混合并置于室温下保温反应,得反应液并置于分液漏斗中,洗涤后干燥处理,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洗涤蒸馏液,按质量比1∶5,将洗涤蒸馏液与乙酸乙酯搅拌混合并重结晶处理,收集滤饼得改性单体A;
(2)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二氯甲烷、25~30份十六胺、10~15份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置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混合并置于0~5℃下保温反应25~30min,收集保温反应液并按质量比1∶3,将质量分数5%的丙烯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至保温反应液中,滴加2h后滴加完成后,洗涤、干燥后,室温下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洗涤液,按质量比1∶5,将洗涤液与乙酸乙酯搅拌混合并重结晶处理,收集滤饼得改性单体B;
(3)按重量分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丙烯酸、3~5份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15~20份丙烯酰胺和0.5~1.0份过硫酸铵溶液置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混合并收集得混合溶解液;
(4)按重量分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煤油、45~50份混合溶解液、10~15份司盘-80、6~8份改性单体A和10~15份改性单体B置于四口烧瓶中,搅拌乳化1,通氮气排除空气,待通入完成后,收集混合乳化液并按质量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灶生
申请(专利权)人:赵灶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