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41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2
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及其制备工艺原料组成为:蓖麻油粕60‑76份、尿素6‑15份、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10‑25份、氯酸钾3‑10份、复合菌渣6‑10份、增效剂1‑3份、粘合剂2份。在肥料制备工艺中,蓖麻油粕及其他原料均需粉碎再进入混料器混匀,后至包裹机包装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有机无机养分配比合理,符合果树需肥规律,原料价廉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蓖麻油粕的杀虫特性,使本产品将施肥与防治害虫同步进行,解决了农药使用造成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为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提供了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生产
,尤其是一种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蓖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类作物,其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理想作物。我国蓖麻资源丰富,因为蓖麻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及栽培条件要求不高,年产量在20万公顷到30万公顷左右。蓖麻籽榨油后剩下的残渣称之为蓖麻油粕,蓖麻油粕的主要成分含量为:粗蛋白34.9%、粗纤维33.87%、粗脂肪7.37%、粗粉6.51%、钙1.10%、磷0.62%,蓖麻油粕的营养价值较高。但由于其含有蓖麻毒蛋白、蓖麻碱、CB-1A变应原和血球凝集四种有毒物质,所以长期以来不能直接做动物的饲料,而被长期当做肥料使用在农田。与此同时,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普及,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年生产总量达到400万吨,并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食用菌大规模生产后留下大量的菌渣作为废弃物被丢弃到环境中,影响环境美观,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将原本作为废弃物的菌渣添加到蓖麻油粕复合肥中,通过促进蓖麻油粕中营养物质的转化而有利于作物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及其制备工艺,从而提供一种含有营养均衡,符合果树需肥规律的多营养肥料,施用该肥的果树,树体长势均匀,果品质量优良。长期使用该肥料,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蓖麻油粕60-76份、尿素6-15份、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10-25份、氯酸钾3-10份、复合菌渣6-10份、增效剂1-3份、粘合剂1-2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合菌渣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20-30份重量数的蘑菇根、30-80份金针菇菌渣。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合剂由三异丙醇胺和黄原胶按照1:0.8-1的重量比制得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增效剂为聚天冬胺酸、聚丙烯酸钾、海藻酸钠、右旋糖酐帖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根据上述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的生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称取蓖麻油粕60-76份、复合菌渣6-10份,在温度50-60℃下烘干后磨碎并混合均匀,然后过50目筛孔,得到物料Ⅰ;步骤2:分别精确称取尿素、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氯酸钾、增效剂、粘合剂,磨碎后加入混料器,得到物料Ⅱ;步骤3:造粒:将物料Ⅰ和物料Ⅱ送入布料器中均匀布料于挤压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颗粒粒径为3.8-4.4mm,粒径不合格返回造粒机重新造粒;步骤4:烘干、冷却:将颗粒送入回转式烘干机中,烘干温度为70-110℃,烘干颗粒的含水量为1.5%,后将烘干的颗粒送入转鼓冷却机进行冷却,保证颗粒温度小于40℃,颗粒硬度为大于18N;步骤5:包装:经检验符合质量安全后包装,将烘干冷却物料送至包裹机装袋运出。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合剂胶结能力强,可显著提高肥料抗压强度和成粒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果树专用肥中蓖麻油粕来源于蓖麻籽的油渣,蓖麻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原料价廉易得,同时蓖麻油粕与无机养分配合合理,本专利技术肥料符合果树需肥规律,养分全面,肥效持久,可满足不同果树品种的生长需求。2.本肥料利用蓖麻油粕的杀虫特性,使本产品将施肥与防治害虫同步进行,解决了农药使用造成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为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提供了保证,达到施肥防虫一体,具有省时省工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废弃物菌渣与蓖麻油粕的复配,可促进蓖麻油粕中营养物质的转化和作物的吸收利用。3.本专利技术的果树专用肥,通过构建生物有机肥与无机肥料的科学合理配施,形成了环保节能型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利用其养分长效和速效相结合、菌剂活化土壤等作用,长期施用该果树复合肥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土壤、改善农作物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的制备工艺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各具体实施例中的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制备工艺流程均按照图1所示。实施例1:在猕猴桃果树上施用时,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重量份数:蓖麻油粕62份、尿素7份、过磷酸钙14份、氯酸钾5份、复合菌渣9份、增效剂1份、粘合剂2份。步骤1:取蓖麻油粕62份、复合菌渣9份,在温度50-60℃下烘干后磨碎并混合均匀,然后过50目筛孔,得到物料Ⅰ;步骤2:分别精确称取尿素7份、过磷酸钙14份、氯酸钾5份、增效剂1份、粘合剂2份,磨碎后加入混料器,得到物料Ⅱ;步骤3:将物料Ⅰ和物料Ⅱ送入布料器中均匀布料于挤压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颗粒粒径为3.8-4.4mm,粒径不合格返回造粒机重新造粒;步骤4:将颗粒送入回转式烘干机中,烘干温度为80-105℃,烘干颗粒的含水量为1.5%,后将烘干的颗粒送入转鼓冷却机进行冷却,保证颗粒温度小于40℃,颗粒硬度为大于18N;步骤5:经检验符合质量安全后包装,将烘干冷却物料送至包裹机装袋运出。在眉县横渠镇万家塬村7年生的徐香猕猴桃上进行为期一年的试验,试验田共2亩,在11月份给猕猴桃园土壤基施蓖麻果树专用肥80kg/亩,坐果膨大期追施10Kg/亩,常规对照果园按照传统施肥方式进行,两果园的园艺植保等管理措施同步进行。从表中可看出,施用蓖麻油粕果树专用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猕猴桃百叶鲜重增加,果实的纵径、横经、可溶性固形物和单果重均有增加,即施用蓖麻油粕的果树专用肥可提高猕猴桃叶片厚度,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运能力,对猕猴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有正向效果,可使其品质和产量双增加。表1.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在猕猴桃上的应用效果实施例2:在苹果树上施用时,果树专用肥肥料配比为:蓖麻油粕61份、尿素11份、过磷酸钙20份、氯酸钾3份、复合菌渣5份、增效剂2份、粘合剂1份。步骤1:取蓖麻油粕61份、复合菌渣5份,在温度50-60℃下烘干后磨碎并混合均匀,然后过50目筛孔,得到物料Ⅰ;步骤2:分别精确称取尿素11份、过磷酸钙20份、氯酸钾3份、增效剂2份、粘合剂1份,磨碎后加入混料器,得到物料Ⅱ;步骤3:将物料Ⅰ和物料Ⅱ送入布料器中均匀布料于挤压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颗粒粒径为3.8-4.4mm,粒径不合格返回造粒机重新造粒;步骤4:将颗粒送入回转式烘干机中,烘干温度为80-105℃,烘干颗粒的含水量为1.5%,后将烘干的颗粒送入转鼓冷却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蓖麻油粕60-76份、尿素6-15份、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10-25份、氯酸钾3-10份、复合菌渣6-10份、增效剂1-3份、粘合剂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蓖麻油粕60-76份、尿素6-15份、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10-25份、氯酸钾3-10份、复合菌渣6-10份、增效剂1-3份、粘合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渣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即,20-30份重量数的蘑菇根、30-80份金针菇菌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由三异丙醇胺和黄原胶按照1:0.8-1的重量比制得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为聚天冬胺酸、聚丙烯酸钾、海藻酸钠、右旋糖酐帖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树专用肥,其特征在于,一种利用蓖麻油粕生产的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美魏智博王鑫徐福利马巧荣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汉唐环保农业有限公司陕西汉唐农业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