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包底材料和由该材料制备冲击区预制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39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包包底材料和由该材料制备冲击区预制块的方法。所述钢包包底材料包含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板状刚玉30~35份、白刚玉40~50份、电熔镁砂5~10份、α‑氧化铝粉5~15份、水泥2~5份、纤维0.5~1.5份、锆复合硅微粉0.5~1.5份、铝粉0.01~0.05份、减水剂0.05~0.15份、缓凝剂0.01~0.0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冲击区预制块与包底浇注料结合使用安全性高,所得预制块抗冲刷性强、热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维修工作量少,有效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节省了耐材使用量,具有较大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包底材料和由该材料制备冲击区预制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钢包包底材料和由该材料制备冲击区预制块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冶金工业中,钢包起到承接钢水和炉外精炼的重要作用,在承接钢水过程中包底不断受到冲刷,且接钢、浇钢过程温度波动较大,包底冲击区使用环境恶劣,要求苛刻,冲击区性能直接影响到包底甚至整个钢包的使用寿命。为此,开发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钢包包底冲击区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包底材料和由该材料制备冲击区预制块的方法,该冲击区预制块抗冲刷性强、热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包包底材料,包含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板状刚玉30~35份、白刚玉40~50份、电熔镁砂5~10份、α-氧化铝粉5~15份、水泥2~5份、纤维0.5~1.5份、锆复合硅微粉0.5~1.5份、铝粉0.01~0.05份、减水剂0.05~0.15份、缓凝剂0.01~0.05份。作为优选,所述板状刚玉的组成为:粒径为3~5mm的组分与粒径为5~8mm的组分质量比为10~15:15~25。作为优选,所述白刚玉的组成为:粒径为0~1mm的组分与粒径为1~3mm的组分的质量比为12~40:15~25。作为优选,所述电熔镁砂的粒径为0~1mm;所述铝粉的粒径为150~250目。作为优选,所述α-氧化铝粉的组成为:粒径为1~2μm的组分与粒径为2~4μm的组分质量比为5~10:1~5。作为优选,所述纤维的组成为:钢纤维与聚乙烯纤维的质量比为0.5~1:0.05~0.15。作为优选,所述减水剂为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缓凝剂为柠檬酸和酒石酸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冲击区预制块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所述组分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所得混合料进行成型,得到成型料;将所述成型料进行养护处理,得到所述冲击区预制块。作为优选,所述水与各组分的质量比为5~7:100。作为优选,所述成型料进行养护处理后再进行烧结。作为优选,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500~1700℃,所述烧结的时间为2~4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本申请提供的钢包包底材料制备的冲击区预制块中不含碳,避免了对钢水的污染。并且所得预制块与包底浇注料结合安全性高,不会出现砖缝渗钢的现象,包底冲击区预制块抗冲刷性强、热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冲击区寿命达到115次以上,维修工作量少,有效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节省了耐材使用量,具有较大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包包底材料,包含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板状刚玉30~35份、白刚玉40~50份、电熔镁砂5~10份、α-氧化铝粉5~15份、水泥2~5份、纤维0.5~1.5份、锆复合硅微粉0.5~1.5份、铝粉0.01~0.05份、减水剂0.05~0.15份、缓凝剂0.01~0.05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包底材料包含板状刚玉30~35份,优选为32~33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板状刚玉中Al2O3含量优选大于90wt%,进一步优选大于99wt%。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板状刚玉的组成优选为:粒径为3~5mm的组分与粒径为5~8mm的组分质量比优选为10~15:15~25,进一步优选为11~14:18~2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板状刚玉中粒径为3~5mm的组分包含粒径等于3mm的成分,不包含粒径等于5mm的成分;所述板状刚玉颗粒中粒径为5~8mm的组分包含粒径等于5mm的成分,包含粒径等于8mm的成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包底材料包含白刚玉40~50份,优选为42~47份,进一步优选为44~45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白刚玉中Al2O3含量优选大于90wt%,进一步优选大于99wt%。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白刚玉的组成为:粒径为0~1mm的组分与粒径为1~3mm的组分的质量比优选为12~40:15~25,进一步优选为15~35:17~2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白刚玉中粒径为0~1mm的组分不包含粒径等于1mm的成分;所述板状刚玉颗粒中粒径为1~3mm的组分包含粒径等于1mm的成分,包含粒径等于3mm的成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包底材料包含电熔镁砂5~10份,优选为7~8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熔镁砂中MgO的含量优选≥97.2wt%,进一步优选≥99wt%。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熔镁砂的粒径优选为0~1mm,进一步优选为0~0.075m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包底材料包含α-氧化铝粉5~15份,优选为8~10.5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α-氧化铝粉的组成优选为:粒径为1~2μm的组分与粒径为2~4μm的组分质量比优选为5~10:1~5,进一步优选为6~9:2~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α-氧化铝粉中粒径为1~2μm的组分包含粒径等于1μm的成分,不包含粒径等于2μm的成分;所述α-氧化铝粉中粒径为2~4μm的组分包含粒径等于2μm的成分,包含粒径等于4μm的成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包底材料包含水泥2~5份,优选为3.8~4.2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包底材料包含纤维0.5~1.5份,优选为0.6~1.1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纤维的组成优选为:钢纤维与聚乙烯纤维的质量比优选为0.5~1:0.05~0.15,进一步优选为0.6~0.9:0.08~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乙烯纤维优选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包底材料包含锆复合硅微粉0.5~1.5份,优选为0.8~1.05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包底材料包含铝粉0.01~0.05份,优选为0.02~0.03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铝粉的粒径优选为150~250目,进一步优选为170~210目,更进一步优选为180~200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包底材料包含减水剂0.05~0.15份,优选为0.08~0.1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减水剂优选为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包底材料包含缓凝剂0.01~0.05份,优选为0.02~0.03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缓凝剂优选为柠檬酸和酒石酸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冲击区预制块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所述组分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所得混合料进行成型,得到成型料;将所述成型料进行养护处理,得到所述冲击区预制块。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与各组分的质量比优选为5~7:100,进一步优选为6:100,所述组分与水的混合时间优选为2~4分钟,进一步优选为3分钟。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成型优选振动机成型,所述振动机的振频优选为50~70Hz,进一步优选为60Hz;振幅优选为0.3~0.6mm,进一步优选为0.4~0.5mm;电机功率优选为3~4Kw,进一步优选为3.2Kw;振动时间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包底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板状刚玉30~35份、白刚玉40~50份、电熔镁砂5~10份、α-氧化铝粉5~15份、水泥2~5份、纤维0.5~1.5份、锆复合硅微粉0.5~1.5份、铝粉0.01~0.05份、减水剂0.05~0.15份、缓凝剂0.01~0.0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包底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板状刚玉30~35份、白刚玉40~50份、电熔镁砂5~10份、α-氧化铝粉5~15份、水泥2~5份、纤维0.5~1.5份、锆复合硅微粉0.5~1.5份、铝粉0.01~0.05份、减水剂0.05~0.15份、缓凝剂0.01~0.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包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刚玉的组成为:粒径为3~5mm的组分与粒径为5~8mm的组分质量比为10~15:15~25;所述白刚玉的组成为:粒径为0~1mm的组分与粒径为1~3mm的组分的质量比为12~40: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包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熔镁砂的粒径为0~1mm;所述铝粉的粒径为150~25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包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α-氧化铝粉的组成为:粒径为1~2μm的组分与粒径为2~4μm的组分质量比为5~10:1~5。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王团收任林赵现华张盛耿鹏高梅刘美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