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向阳专利>正文

一种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34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所述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包括:容纳箱和支撑箱,所述容纳箱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箱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容纳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入管,所述第一导入管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容纳箱的内部和所述支撑箱的内部相互连通;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箱内壁的顶部;传输盘,所述传输盘的顶部固定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具有保障每次落球均为单个网球下落,避免网球下落时受影响卡在管道的内部,网球不会在落下时卡在传输盘与第一导入管之间,保障网球下落的稳定性,方便网球落入出球管后通过倾斜的结构与推板接触,从而保障网球发射时的接触和发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
本技术涉及网球发射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
技术介绍
网球运动是一种球类运动,通常在两个单打球员或两对组合之间进行,球员在网球场上隔着球网用网球拍击打网球,当需要进行网球训练时,网球需要认为进行发射到守球方,以方便守球方进行接球训练,通过不同位置的接球训练可以训练球员的应变能力。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网球训练用发射设备在使用时,发球管道与出球管道之间直接连接且相互连通,导致网球下落至发射管的内部的过程中会出现双球落下或多球落下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卡球的现象,导致落球数量不稳定。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解决了网球发球装置出球数量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包括:容纳箱和支撑箱,所述容纳箱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箱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容纳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入管,所述第一导入管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容纳箱的内部和所述支撑箱的内部相互连通;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箱内壁的顶部;传输盘,所述传输盘的顶部固定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底部,所述传输盘上开设有传球孔;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固定于所述支撑箱内壁的两侧之间,所述限位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入管,所述第二导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球管,所述发球管的左侧套接有出球管,所述出球管的左端贯穿所述支撑箱内壁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支撑箱的外部,所述出球管延伸至所述支撑箱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箱的左侧之间设置有伸缩调节杆;发球组件,所述发球组件设置于所述发球管的右侧且位于所述支撑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部与所述支撑箱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与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发球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部的左侧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表面为3/4齿面的结构,并且驱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齿板。优选的,所述齿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联动推杆,所述支撑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联动推杆的左端贯穿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且延伸至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并且联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板。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板与所述支撑架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联动推杆延伸至所述支撑架左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尺寸与所述发球管的尺寸相适配,并且联动推杆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联动推杆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板。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网球通过第一导入管后落在传球孔的内部,当网球位于传球孔的内部时,网球的顶部低于第一导入管的顶部,并且网球的中部位于传球孔的内部,传输盘转动时通过传球孔带动网球同步转动,并且传输盘与第一导入管之间的距离小于网球的半径,保障每次落球均为单个网球下落,避免网球下落时受影响卡在管道的内部,网球不会在落下时卡在传输盘与第一导入管之间,保障网球下落的稳定性,方便网球落入出球管后通过倾斜的结构与推板接触,从而保障网球发射时的接触和发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输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容纳箱,11、第一导入管,2、支撑箱,3、转动组件,31、传动轴,32、驱动马达,33、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4、传输盘,41、传球孔,5、限位盘,51、第二导入管,52、发球管,53、出球管,54、伸缩调节杆,6、发球组件,61、固定架,62、驱动齿轮,63、齿板,64、联动推杆,65、支撑架,66、第一辅助板,67、第一弹簧,68、推板,69、第二弹簧,610、第二辅助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输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包括:容纳箱1和支撑箱2,所述容纳箱1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容纳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入管11,所述第一导入管11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容纳箱1的内部和所述支撑箱2的内部相互连通;转动组件3,所述转动组件3设置于所述支撑箱2内壁的顶部;传输盘4,所述传输盘4的顶部固定于所述转动组件3的底部,所述传输盘4上开设有传球孔41;限位盘5,所述限位盘5固定于所述支撑箱2内壁的两侧之间,所述限位盘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入管51,所述第二导入管5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球管52,所述发球管52的左侧套接有出球管53,所述出球管53的左端贯穿所述支撑箱2内壁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支撑箱2的外部,所述出球管53延伸至所述支撑箱2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箱2的左侧之间设置有伸缩调节杆54;发球组件6,所述发球组件6设置于所述发球管52的右侧且位于所述支撑箱2的内部。容纳箱1的顶部设置有进球口,通过进球口可以将网球放入容纳箱1的内部,进入容纳箱1内部的网球通过第一导入管11向下移动,当传输盘4上的传球孔41位于第一导入管11的正下方时,网球通过第一导入管11后落在传球孔41的内部,当网球位于传球孔41的内部时,网球的顶部低于第一导入管11的顶部,并且网球的中部位于传球孔41的内部,传输盘4转动时通过传球孔41带动网球同步转动,并且传输盘4与第一导入管11之间的距离小于网球的半径,保障每次落球均为单个网球下落,避免网球下落时受影响卡在管道的内部,网球不会在落下时卡在传输盘4与第一导入管11之间,保障网球下落的稳定性,传输盘4上共设置有二十个传球孔,每次驱动马达32运行时,驱动马达32通过第一齿轮33和第二齿轮34带动传动轴31同步进行转动且转动角度为18°,传动轴31同步带动传输盘4转动18°,当传输盘4转动18°时,下一个传球孔41移动至第一导入管11的正下方,以方便下一个网球落入对应的传球孔41进行传输,当传球孔41转动至第二导入管51的正上方时,限位盘5的左侧开设有上下通透的落球孔,位于传球孔41内部的网球通过落球孔落入第二导入管51的内部,第二导入管51的内部与出球管53的内部相互连通,网球通过第二导入管51进入出球管53的内部,出球管5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方便网球落入出球管53后通过倾斜的结构与推板68接触,从而保障网球发射时的接触和发射的稳定性;当需要对网球进行发射时,驱动齿轮62的轴心处设置有一个发射马达,发射马达的底部与固定架61的顶部固定连接,驱动齿轮62表面的270°范围内为齿面的结构,驱动齿轮62上另外的90°为弧面的结构,当驱动齿轮62转动时,驱动齿轮62的齿面带动齿板63向右移动,齿板63带动联动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容纳箱和支撑箱,所述容纳箱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箱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容纳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入管,所述第一导入管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容纳箱的内部和所述支撑箱的内部相互连通;/n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箱内壁的顶部;/n传输盘,所述传输盘的顶部固定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底部,所述传输盘上开设有传球孔;/n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固定于所述支撑箱内壁的两侧之间,所述限位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入管,所述第二导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球管,所述发球管的左侧套接有出球管,所述出球管的左端贯穿所述支撑箱内壁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支撑箱的外部,所述出球管延伸至所述支撑箱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箱的左侧之间设置有伸缩调节杆;/n发球组件,所述发球组件设置于所述发球管的右侧且位于所述支撑箱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箱和支撑箱,所述容纳箱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箱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容纳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入管,所述第一导入管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容纳箱的内部和所述支撑箱的内部相互连通;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箱内壁的顶部;
传输盘,所述传输盘的顶部固定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底部,所述传输盘上开设有传球孔;
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固定于所述支撑箱内壁的两侧之间,所述限位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入管,所述第二导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球管,所述发球管的左侧套接有出球管,所述出球管的左端贯穿所述支撑箱内壁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支撑箱的外部,所述出球管延伸至所述支撑箱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箱的左侧之间设置有伸缩调节杆;
发球组件,所述发球组件设置于所述发球管的右侧且位于所述支撑箱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球训练用发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部与所述支撑箱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向阳李清榕陈德志曾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谢向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