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31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康复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包括设置在智能康复机两侧的垫板,两个所述垫板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配重组件和支撑杆,所述配重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管槽,所述支撑杆和管槽的顶端持平且固定连接有方形管,所述方形管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下方设置有悬挂杆,所述悬挂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绳,两个所述挂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绑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插销与不同配重块的插孔进行插接,使得活动杆能够向上提起不同数量的配重块,从而对减少的负重进行调节,更加适用于初次训练或是行走困难的使用者,避免对他们的身体造成负担,从而提高行走训练的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康复机
,具体为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辅助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技术是肢体康复的研究热点,这种技术可为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安全、高强度和以任务为导向的训练,能够全面提高康复训练效果,并且有助于减轻康复治疗师的负担,降低卫生成本,肢体障碍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可分为上肢功能障碍、下肢功能障碍和颈部功能受限,对于上肢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有双臂前后摆动训练和侧向摆臂训练;下肢障碍的康复训练包括下蹲训练和行走训练两种;在进行前面几种训练科目的同时,增加颈椎牵引矫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颈部运动机能。在进行术后的行走训练中,目前大多依靠智能康复机等设备进行训练,训练的同时,还会进行减少负重的训练,在使用者身上添加与设备顶部相连的绑带,利用绑带将人体向上轻微提起,减少自身负重,以提高行走训练效果,但是,现有的减重方式无法对减少的负重进行调节,容易对初次训练或是行走困难的使用者造成身体负担,无法起到有效的行走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包括设置在智能康复机两侧的垫板,两个所述垫板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配重组件和支撑杆,所述配重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管槽,所述支撑杆和管槽的顶端持平且固定连接有方形管,所述方形管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下方设置有悬挂杆,所述悬挂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绳,两个所述挂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绑带。优选的,所述配重组件由箱体、活动杆、配重块和钢丝绳组成,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垫板的顶部,且箱体的顶部与管槽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和配重块均设置在箱体内,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延伸至管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配重块活动套接,所述钢丝绳设置在管槽的内部,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延伸至方形管内且滑轮的外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和配重块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插孔,所述箱体正面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且条形槽的内部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尖端与插孔插接,所述插销与条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垫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垫脚,且垫脚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块。优选的,所述悬挂杆顶端的中部与穿过滑轮的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杆的两端向下倾斜。优选的,所述绑带为环形绑带,中部断开且通过绑扣连接。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配重块相互之间活动连接,且最顶部的配重块距离箱体的顶部存在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设置在智能康复机的两侧,使得使用者在利用智能康复机行走训练时,能够将绑带绑在腰部,绑带向下拉动挂绳,使得挂绳向下拉动悬挂杆,悬挂杆向下拉扯钢丝绳,使得钢丝绳沿着滑轮向下移动,钢丝绳的另一端向上拉动活动杆,使得活动杆带动配重块上移,利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实现对行走训练的减重,通过插销与不同配重块的插孔进行插接,使得活动杆能够向上提起不同数量的配重块,从而对减少的负重进行调节,更加适用于初次训练或是行走困难的使用者,避免对他们的身体造成负担,从而提高行走训练的康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调负重减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配重组件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配重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垫板;2、配重组件;21、箱体;22、活动杆;23、配重块;24、钢丝绳;3、支撑杆;4、管槽;5、方形管;6、滑轮;7、悬挂杆;8、挂绳;9、绑带;10、垫脚;11、条形槽;12、插销;13、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请参阅图1-5,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包括设置在智能康复机两侧的垫板1,两个垫板1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配重组件2和支撑杆3,配重组件2的顶部设置有管槽4,支撑杆3和管槽4的顶端持平且固定连接有方形管5,方形管5的底部设置有滑轮6,滑轮6的下方设置有悬挂杆7,悬挂杆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绳8,两个挂绳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绑带9。配重组件2由箱体21、活动杆22、配重块23和钢丝绳24组成,箱体21固定安装在垫板1的顶部,且箱体21的顶部与管槽4固定连接,活动杆22和配重块23均设置在箱体21内,活动杆22的顶端延伸至管槽4的内部,活动杆22的底端与配重块23活动套接,钢丝绳24设置在管槽4的内部,钢丝绳24的一端与活动杆22固定连接,钢丝绳24的另一端延伸至方形管5内且滑轮6的外周滑动连接。活动杆22和配重块23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插孔13,箱体21正面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11,且条形槽11的内部设置有插销12,插销12的尖端与插孔13插接,插销12与条形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插销12与不同位置的插孔13进行插接,能够将不同数量的配重块23稳定在活动杆22上,便于后续的减重。配重块23的数量为五个,五个配重块23相互之间活动连接,且最顶部的配重块23距离箱体21的顶部存在间隙,此处的间隙是指配重块23能够上升的距离,约为三到五个配重块23的高度。垫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垫脚10,且垫脚10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块,提高抓地力和稳定性。悬挂杆7顶端的中部与穿过滑轮6的钢丝绳24固定连接,悬挂杆7的两端向下倾斜。绑带9为环形绑带,中部断开且通过绑扣连接,绑带9可更换为其他绑缚带,例如对使用者肩部和腋下进行绑缚的绑带等,方便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设置在智能康复机的两侧,然后使用者根据负重减少需求,将插销12插入相应的插孔13中,然后将绑带9绑在腰部,绑带9向下拉动挂绳8,使得挂绳8向下拉动悬挂杆7,悬挂杆7向下拉扯钢丝绳24,使得钢丝绳24沿着滑轮6向下移动,钢丝绳24的另一端向上拉动活动杆22,使得活动杆22带动配重块23上移,利用配重块23的重力作用,实现对行走训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包括设置在智能康复机两侧的垫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垫板(1)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配重组件(2)和支撑杆(3),所述配重组件(2)的顶部设置有管槽(4),所述支撑杆(3)和管槽(4)的顶端持平且固定连接有方形管(5),所述方形管(5)的底部设置有滑轮(6),所述滑轮(6)的下方设置有悬挂杆(7),所述悬挂杆(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绳(8),两个所述挂绳(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绑带(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包括设置在智能康复机两侧的垫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垫板(1)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配重组件(2)和支撑杆(3),所述配重组件(2)的顶部设置有管槽(4),所述支撑杆(3)和管槽(4)的顶端持平且固定连接有方形管(5),所述方形管(5)的底部设置有滑轮(6),所述滑轮(6)的下方设置有悬挂杆(7),所述悬挂杆(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绳(8),两个所述挂绳(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绑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2)由箱体(21)、活动杆(22)、配重块(23)和钢丝绳(24)组成,所述箱体(21)固定安装在垫板(1)的顶部,且箱体(21)的顶部与管槽(4)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22)和配重块(23)均设置在箱体(21)内,所述活动杆(22)的顶端延伸至管槽(4)的内部,所述活动杆(22)的底端与配重块(23)活动套接,所述钢丝绳(24)设置在管槽(4)的内部,所述钢丝绳(24)的一端与活动杆(22)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24)的另一端延伸至方形管(5)内且滑轮(6)的外周滑动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之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