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26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包括,换向单元,包括变向组件、与所述变向组件连接的横杆、连接于所述横杆两端的支架,以及与所述支架连接的传动杆;变径单元,包括中心轴、位于所述中心轴上的调节件、与所述调节件铰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的承载件,以及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两端的限位盘,所述承载件两端与所述限位盘连接;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位于所述中心轴一端,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的转动件、连接于所述限位盘的固定件,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固定件内;线缆经换向单元排线后进入变径单元收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排线单元在进行收线操作时,可自动根据收线盘上的绕线部分移动,均匀排线,且自动调节排线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安全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高速、高效、低成本、工艺适应性强已经成为生产企业追求目标,收线机是一种在电力维修、五金加工、石油化工、收线电缆等行业中广泛应用机械设备,经常使用到电缆进行通信,其中,在电缆使用完成后,需要对电缆重新进行回收利用。在进行地网电阻测试时,电流、电压测试线可长达600m左右,完成测试试验后,试验人员需要人工手动回收试验线,约耗费1小时,且回收过程中试验线容易互相缠绕,工作中80%的时间浪费在解开测试线缠绕及回收试验线的过程中,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为了使线缆完全绕在绕线盘上,需要人工进行协助操作,不仅浪费人力,而且人工协助容易导致绕线位置不准确,使绕线不均匀。同时由于不同型号的线缆粗细、长短都不一样,而现有的收线盘筒径固定,无法实现多种线缆收线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收线盘盘径固定、线缆过长或过粗时收集不完整、绕线不均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包括,换向单元,包括变向组件、与所述变向组件连接的横杆、连接于所述横杆两端的支架,以及与所述支架连接的传动杆;变径单元,包括中心轴、位于所述中心轴上的调节件、与所述调节件铰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的承载件,以及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两端的限位盘,所述承载件两端与所述限位盘连接;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位于所述中心轴一端,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的转动件、连接于所述限位盘的固定件,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固定件内;线缆经换向单元排线后进入变径单元收线。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变向组件包括滑块、位于所述滑块内的摆动件、位于所述摆动件内的摆动杆、与所述转动杆连接的传动轮,所述摆动件与所述滑块之间连接有轴承,所述传动轮抵触在所述传动杆表面,所述摆动件一端设置有外伸杆以及凸轮;所述换向单元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两端设置有转向桩,所述外伸杆延伸至限位杆上,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限位桩。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变向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滑块上的转向槽,所述转向槽内连接有限位滑块和抗压弹簧,所述抗压弹簧将所述限位滑块抵触在所述凸轮上;所述变向组件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一端在所述摆动杆内,所述压紧件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横杆沿所述变向组件移动方向设置有通槽,所述滑块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传动杆一端连接有输入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心轴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向相反,螺距相同,高度一致;所述调节件设置为两个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上,所述调节件设置有第三螺纹;所述承载件两端延伸形成滑动块,所述限位盘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限位盘的径向设置;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所述承载件内壁设置有第二铰接孔,所述连杆一端连接第一铰接孔,另一端连接第二铰接孔。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转动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端,所述转动端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所述转动件设置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的横截面与所述转动端的横截面一致,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转动孔套设在所述转动端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内壁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固定件的轴向延伸,并沿所述固定件的圆周分布;所述转动件沿圆周设置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内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端插入在所述容置孔内,另一端嵌入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容置孔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将所述限位块一端抵触在所述限位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还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转动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心轴上设置转动端的一端还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卡扣,所述卡扣的一端沿所述中心轴的径向伸出且为楔形,所述卡扣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卡扣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的外侧还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限位圈,所述转动件的端面抵触在所述限位圈。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支架,所述换向单元、变径单元以及调节单元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固定件外侧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啮合,所述电机同时与所述输入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排线单元在进行收线操作时,可自动根据收线盘上的绕线部分移动,均匀排线,且自动调节排线方向;需要收集的线缆过长时,通过设置的变径单元调节直径使之缩小,进而收纳过长的线缆,相比现有技术的单一径收线盘,本专利技术根须实际情况由调节单元转动来调节筒径收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中换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中变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中变向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中变向组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中摆动杆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中变径单元正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中变径单元的剖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中调节单元的原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中调节单元的爆炸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换向单元(100),包括变向组件(101)、与所述变向组件(101)连接的横杆(102)、连接于所述横杆(102)两端的支架(103),以及与所述支架(103)连接的传动杆(104);/n变径单元(200),包括中心轴(201)、位于所述中心轴(201)上的调节件(202)、与所述调节件(202)铰接的连杆(203)、与所述连杆(203)另一端铰接的承载件(204),以及连接于所述中心轴(201)两端的限位盘(205),所述承载件(204)两端与所述限位盘(205)连接;/n调节单元(300),所述调节单元(300)位于所述中心轴(201)一端,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轴(201)上的转动件(301)、连接于所述限位盘(205)的固定件(302),所述转动件(301)位于所述固定件(302)内;/n线缆经换向单元(100)排线后进入变径单元(200)收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向单元(100),包括变向组件(101)、与所述变向组件(101)连接的横杆(102)、连接于所述横杆(102)两端的支架(103),以及与所述支架(103)连接的传动杆(104);
变径单元(200),包括中心轴(201)、位于所述中心轴(201)上的调节件(202)、与所述调节件(202)铰接的连杆(203)、与所述连杆(203)另一端铰接的承载件(204),以及连接于所述中心轴(201)两端的限位盘(205),所述承载件(204)两端与所述限位盘(205)连接;
调节单元(300),所述调节单元(300)位于所述中心轴(201)一端,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轴(201)上的转动件(301)、连接于所述限位盘(205)的固定件(302),所述转动件(301)位于所述固定件(302)内;
线缆经换向单元(100)排线后进入变径单元(200)收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组件(101)包括滑块(101a)、位于所述滑块(101a)内的摆动件(101b)、位于所述摆动件(101b)内的转动杆(101c)、与所述转动杆(101c)连接的传动轮(101c-1),所述摆动件(101b)与所述滑块(101a)之间连接有轴承(101d),所述传动轮(101c-1)抵触在所述传动杆(104)表面,所述摆动件(101b)一端设置有外伸杆(101b-1)以及凸轮(101b-2);
所述换向单元(100)还包括限位杆(105),所述限位杆(105)两端设置有转向桩(105a),所述外伸杆(101b-1)延伸至限位杆(105)上,所述滑块(101a)上设置有限位桩(101a-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组件(101)还包括位于所述滑块(101a)上的转向槽(101e),所述转向槽(101e)内连接有限位滑块(101f)和抗压弹簧(101g),所述抗压弹簧(101g)将所述限位滑块(101f)抵触在所述凸轮(101b-2)上;所述变向组件(101)还包括压紧件(101h),所述压紧件(101h)一端在所述转动杆(101c)内,所述压紧件(101h)与所述转动杆(101c)连接有弹性件(101i);所述横杆(102)沿所述变向组件(101)移动方向设置有通槽(102a),所述滑块(101a)设置有滑动件(101a-2),所述滑动件(101a-2)位于所述通槽(102a)内;所述传动杆(104)一端连接有输入轮(106),所述滑块(101a)连接有排线孔(10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快捷变向的排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20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201a)和第二螺纹(201b),所述第一螺纹(201a)和第二螺纹(201b)的旋向相反,螺距相同,高度一致;所述调节件(202)设置为两个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201a)和第二螺纹(201b)上,所述调节件(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熙杨方龙武莫平孙静冉涛高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