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用可过滤的带湿化的吸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25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用可过滤的带湿化的吸氧管,包括湿化瓶、进氧管、出气管、加水管、限位管、浮球、浮标杆、电器元件、报警器、连接块、连接管、密封圈、氧气管、微孔滤膜、活性炭、螺纹管和积液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水的浮力使浮球漂浮,随着湿化瓶内的蒸馏水减少,浮球带动浮标杆随水平面下移,当蒸馏水减少到预设值时,电器元件接触报警器,报警器会发生交警报;通过微孔滤膜截留住大颗粒的水蒸汽,使湿化后的氧气颗粒更均匀,截留的水蒸汽聚集到积液盒内,通过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用可过滤的带湿化的吸氧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氧管,具体是一种一次性用可过滤的带湿化的吸氧管,属于吸氧管应用

技术介绍
吸氧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一次性吸氧管是吸氧时的必要装置,一次性吸氧管一般是一根总吸管,连通两个分支管,分支管的末端有鼻习惯,吸氧时,将总吸管的一端与氧气罐和管道氧气的出口相连,鼻吸端放在鼻腔。氧气罐中的氧气十分干燥,需要经过湿化才能供病人吸入,但目前在进行氧气湿化时,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湿化瓶中的蒸馏水使用完从而及时添加蒸馏水,从而给病患带来不适;氧气经湿化瓶湿化后的水分子颗粒大小不均匀,大颗粒的水蒸汽会粘在患者的呼吸管道内,会使病患感到不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一次性用可过滤的带湿化的吸氧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一次性用可过滤的带湿化的吸氧管。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一次性用可过滤的带湿化的吸氧管,包括湿化瓶、报警结构和过滤结构,所述湿化瓶顶部固接进氧管,所述湿化瓶顶部固接出气管,所述湿化瓶顶部固接有加水管;所述报警结构包括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内壁滑动连接浮球,所述浮球顶部固接浮标杆,所述浮标杆顶部一侧固接有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下方固接有报警器,且所述报警器固接与湿化瓶顶部;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出气管,所述连接块顶部转动连接连接管,所述连接块顶部固接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一侧固接氧气管,所述氧气管内壁固接有微孔滤膜,所述微孔滤膜一侧固接活性炭,所述活性炭固接于氧气管内壁,所述微孔滤膜下方固接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螺纹连接积液盒。优选的,所述湿化瓶顶部开设有进氧孔,所述进氧管底端贯穿进氧孔并延伸至湿化瓶内腔底部,所述湿化瓶顶部开设出气孔,所述出气管顶端贯穿出气孔并延伸至湿化瓶上方。优选的,所述湿化瓶顶部开设有加水孔,所述加水管顶端贯穿加水孔并延伸至湿化瓶上方,且所述加水管顶部螺纹连接保护盖。优选的,所述限位管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开口,且所述限位管内壁滑动连接浮标杆。优选的,所述湿化瓶顶部开设有浮标杆孔,所述浮标杆顶端贯穿浮标杆孔并延伸至湿化瓶上方,所述报警器上方安装有电器连接块。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L型结构,所述氧气管位于螺纹管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水的浮力使浮球漂浮,随着湿化瓶内的蒸馏水减少,浮球带动浮标杆随水平面下移,当蒸馏水减少到预设值时,浮标杆带动电器元件下移并接触报警器,报警器会发生交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添加蒸馏水;2、本技术通过微孔滤膜截留氧气中的大颗粒的水分子,使病人吸入的氧气中的水分子颗粒更加均匀,被截留的水分子聚集之后流入积液盒内,通过螺纹管可以简单快速的倒出积液盒内的水,通过活性炭可以吸附从湿化瓶内带来的携带病菌的杂质,使氧气更加纯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湿化瓶,2、进氧管,3、出气管,4、加水管,5、限位管,6、浮球,7、浮标杆,8、电器元件,9、报警器,10、连接块,11、连接管,12、密封圈,13、氧气管,14、微孔滤膜,15、活性炭,16、螺纹管,17、积液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一次性用可过滤的带湿化的吸氧管,包括湿化瓶1、报警结构和过滤结构,所述湿化瓶1顶部固接进氧管2,苏松户湿化瓶1顶部固接出气管3,所述湿化瓶1顶部固接有加水管4;所述报警结构包括限位管5,所述限位管5内壁滑动连接浮球6,所述浮球6顶部固接浮标杆7,所述浮标杆7顶部一侧固接有电器元件8,所述电器元件8下方固接有报警器9,且所述报警器9固接与湿化瓶1顶部;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螺纹连接出气管3,所述连接块10顶部转动连接连接管11,所述连接块10顶部固接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12一侧固接氧气管13,所述氧气管13内壁固接有微孔滤膜14,所述微孔滤膜14一侧固接活性炭15,所述活性炭15固接于氧气管13内壁,所述微孔滤膜14下方固接螺纹管16,所述螺纹管16螺纹连接积液盒17。所述湿化瓶1顶部开设有进氧孔,所述进氧管2底端贯穿进氧孔并延伸至湿化瓶1内腔底部,苏松户湿化瓶1顶部开设出气孔,所述出气管3顶端贯穿出气孔并延伸至湿化瓶1上方;所述湿化瓶1顶部开设有加水孔,所述加水管4顶端贯穿加水孔并延伸至湿化瓶1上方,且所述加水管4顶部螺纹连接保护盖;所述限位管5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开口,且所述限位管5内壁滑动连接浮标杆7;所述湿化瓶1顶部开设有浮标杆孔,所述浮标杆7顶端贯穿浮标杆孔并延伸至湿化瓶1上方,所述报警器9上方安装有电器连接块;所述连接管11为L型结构,所述氧气管13位于螺纹管16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外接电源和控制开关,然后将进氧管2的一端连接至氧气罐,然后从加水管4处向湿化瓶1内加入蒸馏水,然后将连接块10连接至出气管3上,然后即可使用吸氧管,在使用时氧气输送至蒸馏水底部,然后经过蒸馏水的湿化进入出气管3,然后通过连接管11进入氧气管13内,然后到达微孔滤膜14,微孔滤膜14可以过滤携带大颗粒水蒸汽的氧气,使大颗粒的水蒸汽被截留在微孔滤膜14一侧,微孔滤膜14一侧积累的水蒸汽凝结成水滴,聚集到积液盒17内,当积液盒17聚集一定量时,可以拧开积液盒17,将聚集液倒出,然后重新拧上积液盒17,经过微孔滤膜14过滤后的氧气在经过活性炭15,吸附从湿化瓶1处传过来的空气中的杂质等,使氧气更加纯净,在使用过程中湿化瓶1内的蒸馏水会减少,浮球6随蒸馏水的减少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用可过滤的带湿化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化瓶(1)、报警结构和过滤结构,所述湿化瓶(1)顶部固接进氧管(2),所述湿化瓶(1)顶部固接出气管(3),所述湿化瓶(1)顶部固接有加水管(4);/n所述报警结构包括限位管(5),所述限位管(5)内壁滑动连接浮球(6),所述浮球(6)顶部固接浮标杆(7),所述浮标杆(7)顶部一侧固接有电器元件(8),所述电器元件(8)下方固接有报警器(9),且所述报警器(9)固接与湿化瓶(1)顶部;/n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螺纹连接出气管(3),所述连接块(10)顶部转动连接连接管(11),所述连接块(10)顶部固接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12)一侧固接氧气管(13),所述氧气管(13)内壁固接有微孔滤膜(14),所述微孔滤膜(14)一侧固接活性炭(15),所述活性炭(15)固接于氧气管(13)内壁,所述微孔滤膜(14)下方固接螺纹管(16),所述螺纹管(16)螺纹连接积液盒(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用可过滤的带湿化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化瓶(1)、报警结构和过滤结构,所述湿化瓶(1)顶部固接进氧管(2),所述湿化瓶(1)顶部固接出气管(3),所述湿化瓶(1)顶部固接有加水管(4);
所述报警结构包括限位管(5),所述限位管(5)内壁滑动连接浮球(6),所述浮球(6)顶部固接浮标杆(7),所述浮标杆(7)顶部一侧固接有电器元件(8),所述电器元件(8)下方固接有报警器(9),且所述报警器(9)固接与湿化瓶(1)顶部;
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螺纹连接出气管(3),所述连接块(10)顶部转动连接连接管(11),所述连接块(10)顶部固接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12)一侧固接氧气管(13),所述氧气管(13)内壁固接有微孔滤膜(14),所述微孔滤膜(14)一侧固接活性炭(15),所述活性炭(15)固接于氧气管(13)内壁,所述微孔滤膜(14)下方固接螺纹管(16),所述螺纹管(16)螺纹连接积液盒(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用可过滤的带湿化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瓶(1)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献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