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22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包括污水罐、污水阀及清水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膜片阀及第二膜片阀,在所述污水阀的换向杆端部铰装有一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部卡装在第一膜片阀与第二膜片阀之间的滑动杆光杆部上;所述清水罐的进出口处通过一中间管连接有一三通,三通的一条支路与第一膜片阀的出口连接,三通的另一条支路与第二膜片阀的进口连接,第一膜片阀的进口连接进水管,第二膜片阀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实现了科学地设定动作时间及延时时间,避免了在管路及换向阀内造成的交叉感染问题、产品工作可靠性强、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洗胃机,特别是一种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
技术介绍
洗胃机是医院急症抢救的重要机器,它通过向胃内注入清水或药液,再从胃内抽出进行胃内物质置换,经多次重复,达到清除胃内有毒物质的目的。洗胃机包括清水罐、污水罐、各种管路阀门以及气动泵等构成,气动泵为清水罐及污水罐提供正压或负压,通过压迫或者收缩皮碗实现储液腔内液体的进出。污水罐通过换向杆实现污水的吸入储存及排放,清水罐通过单向阀实现清水的储存及排放。现有洗胃机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洗胃机的出胃管及进胃管为同一管路,容易在管路及换向阀内造成交叉感染,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另外,单向阀经长期频繁使用,其上的阀片会出现闭合不严的问题,导致其容易泄露,影响其工作的可靠性。通过对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并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公开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设计科学、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工作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易于实现的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包括污水罐、污水阀及清水罐,在污水罐的下部固装污水阀,在污水阀的上端通过管路连通污水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膜片阀及第二膜片阀,在所述污水阀的换向杆端部铰装有一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部卡装在第一膜片阀与第二膜片阀之间的滑动杆光杆部上;所述清水罐的进出口处通过一中间管连接有一三通,三通的一条支路与第一膜片阀的出口连接,三通的另一条支路与第二膜片阀的进口连接,第一膜片阀的进口连接进水管,第二膜片阀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而且,所述的第一膜片阀与第二膜片阀相对设置,并固装在污水罐与清水罐之间,第一膜片阀及第二膜片阀滑动杆的滑动方向与换向杆的伸缩方向相同。而且,在所述第一膜片阀与第二膜片阀的滑动杆之间设置有一段光轴,换向杆端部铰装的连杆在该光轴上滑动位移,并在到达滑动杆端部时带动滑动杆轴向位移以实现相应膜片阀的启闭。而且,所述的第一膜片阀及第二膜片阀均包括锥簧、滑动杆及膜片,滑动杆通过轴向位移驱动膜片轴向运动以截止或者开通管路。而且,所述的污水罐由上罐体、下罐体、皮碗及篦板构成,所述的上罐体与下罐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罐体与下罐体之间形成一空腔,在空腔内上罐体与下罐体的接缝处安装有皮碗,该皮碗将所述的空腔分隔为上部的气腔以及下部的储液腔,在所述空腔内部上罐体的顶部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篦板,该篦板将所述的气腔进行分隔,使其上部的空间形成附加空腔,污水罐上的气嘴设置在与附加空腔相对的上罐体侧壁上。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通过第一膜片阀的设置,使进水管经其与清水罐连接,避免了现有产品使用单向阀容易造成泄漏的问题,增加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通过第二膜片阀的设置,隔绝了出胃管及进胃管,有效避免了在管路及换向阀内所产生的交叉感染问题。2.本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利用原污水罐换向杆的轴向位移动作,将换向杆与相应膜片阀通过连杆实现延时联动,可实现科学地设定动作时间及延时时间,且结构紧凑,设计合理。3.本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通过将该联动结构中的污水罐进行改进,即通过附加空腔的设置,增大了气源的作用时间,从而达到了进出胃液量平衡的目的。通过篦板及皮碗的设置,将空腔分隔为上部的附加空腔、中部的气腔以及下部的储液腔,附加空腔的设置增大了整个污水罐的容积,使在流体控制的过程中,延长了吸液时间,从而达到了进出胃液量平衡的目的。4.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实现了科学地设定动作时间及延时时间,避免了在管路及换向阀内造成的交叉感染问题、产品工作可靠性强、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洗胃机上安装的机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在洗胃机上安装的机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膜片阀或第二膜片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污水罐的剖视图;图5为图4另一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污水罐、2-气嘴、3-清水罐、4-连接嘴、5-壳体、6-出口、7-第一膜片阀、8-连杆、9-污水阀、10-气缸、11-换向杆、12-进水管、13-出水管、14-胃管管路、15-排污管路、16-中间管、17-三通、18-第二膜片阀、19-滑动杆、20-锥簧、21-膜片、22-篦板、23-上罐体、24-皮碗、25-下罐体、26-气腔、27-储液腔、28-附加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一种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包括污水罐1、污水阀9及清水罐3,在污水罐的下部固装污水阀,在污水阀的上端通过管路连通污水罐,侧边通过排污管路15排污,通过胃管管路14连接胃管,其创新之处在于:还包括第一膜片阀7及第二膜片阀18,在所述污水阀的换向杆11端部铰装有一连杆8,该连杆的另一端部卡装在第一膜片阀与第二膜片阀之间的滑动杆19光杆部上;所述清水罐的进出口处通过一中间管16连接有一三通17,三通的一条支路与第一膜片阀的出口6连接,三通的另一条支路与第二膜片阀的进口连接,第一膜片阀的进口连接进水管12,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源,第二膜片阀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13,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胃管,各管路通过连接嘴4与外部相连,所有部件均安装在洗胃机的壳体5内。所述的污水阀由气缸10、换向杆11构成,通过气缸的轴向伸缩,推动换向杆轴向位移,由此在换向杆上所对管路进行切换。所述的第一膜片阀与第二膜片阀相对设置,并固装在污水罐与清水罐之间,第一膜片阀及第二膜片阀滑动杆的滑动方向与换向杆的伸缩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一膜片阀与第二膜片阀的滑动杆之间设置有一段光轴,换向杆端部铰装的连杆在该光轴上滑动位移,并在到达滑动杆端部时带动滑动杆轴向位移以实现相应膜片阀的启闭,即实现延时联动。所述的第一膜片阀及第二膜片阀均包括锥簧20、滑动杆及膜片21,滑动杆通过轴向位移驱动膜片轴向运动以截止或者开通管路,锥簧起膜片的弹性定位作用。所述的污水罐由上罐体23、下罐体25、皮碗24及篦板22构成,所述的上罐体与下罐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罐体与下罐体之间形成一空腔,在空腔内上罐体与下罐体的接缝处安装有皮碗,该皮碗将所述的空腔分隔为上部的气腔26以及下部的储液腔27,在所述空腔内部上罐体的顶部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篦板,该篦板将所述的气腔进行分隔,使其上部的空间形成附加空腔28,污水罐上的气嘴2设置在与附加空腔相对的上罐体侧壁上。该污水罐在使用时,即排污时,在气嘴处连接负压气源,负压气源开启,吸引皮碗逐渐上升,此时,篦板与皮碗之间的空间形成气腔,同时,逐渐吸引胃内液体由下罐体底部的进出液口排到储液腔内;污水罐内储满液体时,皮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包括污水罐、污水阀及清水罐,在污水罐的下部固装污水阀,在污水阀的上端通过管路连通污水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膜片阀及第二膜片阀,在所述污水阀的换向杆端部铰装有一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部卡装在第一膜片阀与第二膜片阀之间的滑动杆光杆部上;所述清水罐的进出口处通过一中间管连接有一三通,三通的一条支路与第一膜片阀的出口连接,三通的另一条支路与第二膜片阀的进口连接,第一膜片阀的进口连接进水管,第二膜片阀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包括污水罐、污水阀及清水罐,在污水罐的下部固装污水阀,在污水阀的上端通过管路连通污水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膜片阀及第二膜片阀,在所述污水阀的换向杆端部铰装有一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部卡装在第一膜片阀与第二膜片阀之间的滑动杆光杆部上;所述清水罐的进出口处通过一中间管连接有一三通,三通的一条支路与第一膜片阀的出口连接,三通的另一条支路与第二膜片阀的进口连接,第一膜片阀的进口连接进水管,第二膜片阀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膜片阀与第二膜片阀相对设置,并固装在污水罐与清水罐之间,第一膜片阀及第二膜片阀滑动杆的滑动方向与换向杆的伸缩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胃机污水阀与清水阀的新型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膜片阀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华翟贵生周鸿烈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同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